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双流40年来行政区划的变迁,是真正的“沧海桑田”。双流的版图由最大时的1135平方公里,变成了现在466平方公里,“缩水”了2.35倍。地理上的变化一方面反映的是地方治理和体制改革的动向,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时代进步带来的变迁。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40年的改革开放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改革开放之初至跨世纪之前,基本体现的是城乡融合大发展的需要,而进入2000年之后,体现出的则是新时代和与世界接轨的大开放格局。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改革开放之前

体现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1950年1月双流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川西行署区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9年双流县曾一度与华阳县合署办公,当年6月23日,温江地委《关于合并县级机构意见的报告》决定,撤销双流县建制并入温江县,保留原华阳县。

这个时期由于解放初期社会稳定的需要,属于军事管理行政区域方式。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双流的人民公社大量增加。当时全县共3个区、15个公社、2个镇。1965年,撤销华阳县建制,华阳县三镇十八公社并入双流县。这个时期,双流的人民公社多达33个。

1976年1月,省委、省革委召开了关于扩大成都、重庆市郊区行政区划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并解决好城市供应,做好工业支援农业,促进普及大寨县的工作。当年,仁寿县籍田区划入双流县,共有11个乡。也是在这一年,双流由温江地区划归成都市管辖,面积为1102.98平方公里,形成了如今的双流行政区域前身。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体现城乡融合发展态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沿海地区风起云涌,广大城市、乡村迎来发展机遇。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城乡一体发展势不可挡,这也印证在了双流行政区划的调整上。

八十年代初是双流版图最大的时期,达到1135平方公里。由于人民公社体制淡出历史舞台,这个时候也是双流乡镇最多的时期,达到46个。1982年,双流县政区分为城关片15个乡镇,中兴区(华阳)9个乡镇,太平区6乡,永安区6乡,籍田区10乡。

九十年代,双流县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原机投镇、通江乡合并成立通江镇;撤销原东升乡、永福乡、城关镇,合并建立东升镇;九江乡、升平乡合并为九江镇;黄水乡、杨公乡合并为黄水镇;擦耳乡、红石乡合并为金桥镇;黄佛乡、回水乡合并为黄龙溪镇;永安乡、红花乡合并为永安镇;正兴乡、新秦乡合并为正兴镇;籍田乡、红武乡合并为籍田镇;煎茶乡、沿溪乡、刘公乡合并为煎茶镇;大林乡、玉皇乡、水池乡合并为大林镇;柑梓乡并入彭镇;中兴乡、协和乡、鹤林乡并入华阳镇;中和乡并入中和镇;太平乡、白家乡、文星乡、永兴乡、金花乡改置金花镇。

1996年,省政府调整成都市武侯区和双流县部分行政区划,将双流县通江镇所辖5个村划归金花镇管辖,并入武侯区;通江镇所辖其余10个村划到武侯区机投镇;同年5月,双流中和镇3个村,华阳镇4个村被划归高新区桂溪乡管辖,通江镇晋阳片区划转武侯区。

1992年至1999年期间双流还不断推进撤乡建镇工作,由原来最多的40多个乡镇变成17个镇9个乡。在此时期,双流总面积为1068平方公里。之所以这二十多年时间行政区划调整变化这么大,是因为成都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在不断扩大,同时双流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撤乡建镇的力度随之加大。双流在此时期版图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的需要。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跨世纪之后

体现出城市大开放格局

双流的行政区划最大的变化还是在2000年之后,体现在三个方面。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变化一:

与城市接轨形成街道管理体制

2004年成都市召开乡镇改革工作会,增加街道办事处,推行“并村并组建社区”,与城市管理接轨。当年6月,双流并村并组建社区工作完成。通过调整,26个镇原有村(含社区)501个,撤并为267个;原有村(居)民小组4003个,撤并为2094个。村组建制的大幅减少改变了原有乡村格局,城乡融合进一步显现。

在这之后,2004年9月东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2005年8月白家和文星两个镇改为西航港街道办事处,2006年9月华阳、中和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2011年,九江镇、黄甲镇、公兴镇改为街道办事处,2014年,设立协和街道。至此,全县形辖8个街道、18个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变化二:

成都城市向南拓展形成“新区管理模式”

从2008年到2015年,在双流的版图上出现的新变化是,双流的土地变成了成都的城市新区。

一是高新区。2008年11月,西航港街道临江村正式划归高新区桂溪街道;2010年4月,中和街道辖区整体和华阳街道辖区会龙村、观东村、红松村、石河村、蒲草村以及天府大道以东的劲松村部分组和东寺村部分组,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成都高新区范围。至此,原双流的中和街道和华阳、西航港部分区域成为高新区的一部分。

二是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013年12月,新兴、万安、白沙、兴隆、合江、太平、永兴、三星、大林、煎茶、籍田11镇,剑南大道南段、元华路以东的华阳街道区域及正兴镇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正式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接管。

2014年1月22日,增设协和街道办事处,辖剑南大道以西华阳街道和正兴镇段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的区域。至此,新双流直接管理的面积为466平方公里。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双流版图被浓缩成精华

变化三:

双流版图全部成为成都城市区域部分

2015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2016年1月18日,双流区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双流的所有版图均纳入成都城区范围。

但,由于改革开放需要,双流版图上的变化并未就此结束,2016年3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双流区政府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启动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其中属于双流区域的有约39.2平方公里;2017年3月,成都正式获批建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示范区规划管理面积100.4平方公里涉及双流部分;2017年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在四川自贸试验区119.99平方公里的版图中,双流占了34.01平方公里。

不管是原双流的一部分并入高新区,还是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设立;不管是双流的撤县设区还是临空经济示范区、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这些都说明双流已融入了成都中心城市,她行走在与世界接轨的路上,被打上了新时代大开放的深深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