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帶你踏上晉升的「平凡之路」

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其實,政府機關何嘗不也是一座大大的圍城,城外的人擠破腦袋想進入,城裡的人很大一群活得稀裡糊塗。

今天,渝政君就又來為大家一本正經地分享經驗趣事,談一談大家特別感興趣的晉升事宜。

我知道晉升和待遇一定是許多讀者特別感興趣的,但因為工資待遇有特別規定,一般而言不會有人在網上進行真實地公佈。而渝政君也是頭戴各種“緊箍咒”,只能帶著大家趟一趟晉升之路,以滿足各位看官的需求和好奇。

晉升的“平凡之路”就意味著,所要分享的是一條多數人走過的正常之路,對於那些極少數的天之驕子、深厚背景之人,可以直接跳過。

因為這是一條寒門普通的奮鬥之路。

“平凡之路”還意味著只能分享科級、處級的晉升,體制內廳局級幹部任免已經不是我等屁民可以輕易窺探的。而就渝政君所在的渝市而言,科級、處級尚仍處於日常能夠接觸的範圍。

首先,你經過了千軍萬馬的競爭進入了體制之內,順利度過了一年試用期,那麼之後有一件事你就必須要做——初任(轉正)公務員定級。此時,無論你是新進的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畢業於哪所學校關係不大,但你的學歷和連續工齡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筆者所在的渝市而言,大學本科(無需學位),公務員定位科員,事業單位定位九級職員。研究生(需碩士學位),在單位空缺崗位情況下,公務員定副主任委員(任副科),事業單位定八級職員。但如果沒有空缺崗位,職務參照大學本科,工資職級參照仍然副主任科員或者八級職員執行。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的定主任科員。

而連續工齡往往在新任職的時候能夠發揮非常特別的作用。具有1年以上連續工齡的,可以比照同等條件人員執行職務。實際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部分1年以上連續工齡的人員,可以直接定為副主任科員。這意味著你比同時進入單位的人員在職務晉升上可以少奮鬥三年。

三年啊,這又是多少個青蔥歲月。

初任(轉正)定職之後,真正的奮鬥才算開始。

這之後,科員需要三年才有資格晉升為副主任科員(非領導職務),或者副科(領導職務)。工資待遇上差別不大,副科實職需一年試用期,同時需要有核定的領導職務,例如副主任、副科長。而非領導職務也要有相應的職數,一般來說數量為領導職數的一半。

而副主任科員或者副科再一步晉升便開始有了一些差別。晉升正科級實職的,需要在副主任科員或者副科職位上工作滿兩年以上,同時必須要有核定的正科實職空缺。而晉升主任科員非領導職務的,則需要滿三年時間,同時,副主任科員可以經過程序無異議後直接任免。但副科晉升則需要單位有主任科員職務空缺,否則無法進行。

按照這樣的程序,當某些部門實職無空缺的時候,優先取得非領導職務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即時無法晉升你也能保住科級的工資待遇。而按照現行可上可下的政策規定,一旦失去科級實職而又缺乏非領導職務兜底,那麼你將一夜回到科員時代。

以上是科級晉升路上的一些基礎條件,下面我們再來普及一下規則程序。

科級晉升至少需要四步,動議、民主推薦、考察和任免。個人建議,越是年輕,越有想法的小白們儘量將各個環節做足、不漏,這是對漫漫人生的負責。

而這樣的晉升你至少需要做到兩點,取得單位黨委領導支持,不得罪單位絕大多數同事。其他就是正常履行程序。

在渝市,多數人而言科級即是職業的盡頭,體制內有很多人20幾歲就是科級幹部,到退休依然如此。就筆者所在的某區某個較為重要的部門,一個筆桿子,曾經的辦公室主任,50幾歲了仍然是正科級身份。這其中的故事,外人難以窺探,只是偶爾聊起,令人唏噓。

因此,從科級到處級幹部,是公職人員第一次大的跨越。我們先來談基本條件,從公開的資料來看:(一)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二)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三)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任職年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但是,重點來了、新情況來了,依然是渝市為例。在2016年區、鎮換屆選舉中,出現了新的情況。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並非必須,一般應當具備兩個以上任職經歷並非必須,副職轉正職應當在兩年以上並非必須。

同時,事業單位七級職員、村黨組織書記和大學生村官成為了晉升的特殊群體。特殊往往意味著必須,必須又往往意味著優先。

這兩個“往往”是多少人奮鬥終身也無法企及的機遇。

而程序,就筆者接觸的實例而言。需要這樣幾個關鍵性的步驟,單位推薦、區一級組織部考察、區一級常委會討論決定。多數時候,每一個處級幹部晉升的背後至少有非常關鍵的兩股力量在發揮重要作用。你所在單位黨委一把手的選擇和推薦,你所在區級一名副廳級領導的提攜和關心。

另外,在黨的序列之中,組織、紀檢、統宣等,往往在職務晉升中會對自身系統的科級幹部有所偏向,加之其本身處級職位較多,相對獨立。這種晉升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以上是副處級實職的晉升,而副處級至正處級的晉升,則是由全區統一安排、統一協調。這其中能力因素已經不再是唯一,重要部門、重要崗位需要從全盤進行考量,能力之外“人”的因素更為重要。

但是當前中國的政治經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些基本規則。若黨委一把手調任,行政一把手多數時候可以接任,以此類推。若上級空降一人為黨委一把手,當行政一把手空缺,多數時候會從本單位選任一人作行政一把手,一進一出更利於單位發展和穩定。反之,若上級對一個單位黨委、行政一把手雙雙從外部任命,多數時候該單位發生了不和諧的可能性較大。

以上,即是從科員到處級的一條平凡晉升之路。就筆者自身而言,多數時候能夠將這樣一條路走盡已是非常難得。而這其中也許會有讀者認為渝政君所言過於單純、過於理想,其中那些裙帶關係、利益交換等等黑暗是無處不在的。

對此,我既不否認,也不肯定。既然是平凡之路,那麼我們應該看到並且懷有的是光明和平常之心。人生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應驕傲自滿,恰到好處的不卑不亢,才是走向終點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