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借光的匡衡後來怎樣了?

包包237526197


匡衡是西漢經學家,曾官至丞相。他曾以“鑿壁借光”的苦讀事蹟而被人廣為皆知。


匡衡小時候家裡很窮,根本沒錢上學。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雖然窮,但是他很喜歡讀書。於是他就到一個大戶人家去打工,但不要工錢,只是希望能讀他家裡的書。白天干活,夜晚讀書。



因為家裡沒錢買燈油,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牆壁鑿了一個洞,這樣就把鄰居家的光引了過來。在這個微弱的光下,匡衡開始發奮地苦讀。


然後呢,是不是他就會成為大學問家,當大官呢?後來的他到底怎樣了?


其實事實遠遠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匡衡的仕途並不是很順,而且他的結局也很讓人大跌眼鏡。現在就隨有書君一起來看看,那些年他到底都經歷了什麼?


一、 坎坷的科考之路


漢朝時,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就有資格去參加考試,從而獲得相應的官職。

在考試中獲得甲科,可以做郎中。獲得乙科,可以做太子舍人。而獲得丙科,就只能補文學掌故。


按說匡衡那麼刻苦的讀書,應該在考試的道路上很順暢的。可是他前前後後考了九次,才取得的丙科,被補為太原郡文學卒使,也就是太原郡的一個文史小官。


但是匡衡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潛心專研《詩經》,也為他日後的仕途打下了基礎。


二、 專長成就了他的仕途


匡衡由於熟讀《詩經》,所以對《詩經》造詣很高。他的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的經學家們所推重,而且也讓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奭也對他深有好感。


劉奭即位後,即漢元帝。匡衡被劉奭開始重用,他被升任為郎中、給事中。



沒過多久,京城發生了日蝕、地震。在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古時候,發生這種情況是很不吉利的,它被認為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不少朝代的“皇帝”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反應,竟認為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要檢討自己的施政得失。


而在這時,匡衡便引用《詩經》中上行下效的道理,勸諫漢元帝減少奢靡之風,多行善意之舉。元帝聽了頗為受用,於是就加封匡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在後幾年裡,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而且特別喜歡《詩經》。他經常聽匡衡講《詩》,對匡衡的才學是十分地讚賞,所以再次任匡衡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此時成為了代丞相,封安樂侯,輔佐皇帝。在職期間,匡衡多次上疏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並且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他引經據典,深得元帝的信任。


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期了。可是在人生最輝煌中,他卻因人性私慾,走了下坡路。


三、 一己之私成了仕途的終點


兒時的刻苦讀書,雖在科舉中一路坎坷,但是因為學識,終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可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匡衡卻犯了糊塗,終因一件事被免了官。


漢元帝時,匡衡被封為安樂侯,當時他的封地只有三十一萬畝。但是他卻被私慾矇住了雙眼,開始找機會鑽空子。他利用郡圖出錯這個理由,非法擴佔了四萬多畝地,並且沒有告訴任何人。


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他的所作所為終被人知道。朝中的人以他擴大國界為由告到了漢成帝那裡。(公元前33 年,漢元帝病逝,漢成帝即位)於是成帝派人去調查,調查的結果確實如此。



漢成帝大怒,把匡衡貶為了庶民。成為庶民的匡衡回到家鄉,也許是因為羞愧,沒過幾年,也就病死了。


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曾勉勵了多少學生學習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但是卻不曾想他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私慾就是一顆毒瘤,它不斷地腐蝕著你,隨著它的擴張,早晚它會讓你跌落低谷,再也爬不上來。


貪汙腐敗這個最大的私慾,讓從古至今多少人之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所以說讀書固然是為了出人頭地,但是讀書首先是讓你明白自己要成為 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具備什麼樣品格的人。私慾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我們需要抵禦的。


當下的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的內心,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的主角匡衡簡直是勵志的代表,那麼他後來怎麼樣了呢?
刻苦學習的匡衡在學術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擅長解讀《詩經》,當時的人曾經說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這裡的匡鼎指的就是匡衡,意思就是說匡衡解說的《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匡衡對《詩經》的瞭解程度可見一斑。然而,這樣厲害的匡衡的入仕之途並不順利。匡衡幾次參加博士弟子課考試都沒中,最後才中了一個丙科,並被授予了“平原文學”的官職。匡衡名聲在外,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匡衡的才華和他所擔任的官職不相匹配,還有很多人向漢宣帝上書希望皇帝能夠重用匡衡。漢宣帝一度派人考察匡衡,但最終仍沒有重要他。不過匡衡的名氣倒是越來越大了。
漢宣帝去世之後,漢元帝繼位,匡衡逐漸受到了重用。前面說到過匡衡學問做得很好,這也成為了他的政治優勢。匡衡經常引經據典,使人誠服。漢元帝永光二年(前43年),常有日食、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在“天人感應”思想佔統治地位的時期,上天的意志和統治者僅僅地捆綁在一起,自然災害通常被認為是上天對做錯事的統治者的懲罰。於是漢元帝詢問群臣是否是自己做錯什麼事,上天要懲罰自己。這時候匡衡上了《上政治得失疏》,認為災害的出現並不是皇帝的錯,錯就錯在臣子沒有發揮榜樣作用帶壞了老百姓,社會風氣惡化,致使上天發怒。匡衡還進一步提出朝廷應加強對人們的道德教化,官員應該發揮帶頭作用,提高百姓的品德。漢元帝對匡衡的奏疏十分滿意,逐步提升他的官職。
建昭三年(前36年),匡衡代相,賜封安東侯。身居高位之後,匡衡曾欲推行新政策,但終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匡衡選擇了明哲保身,曲意逢迎。當時朝廷中有一個名叫石顯的宦官,權勢熏天,一句話就可以要了重要官員的命。很多人都很懼怕他,匡衡也不例外。石顯的種種惡行匡衡一清二楚,但他最終選擇了視而不見。這就引起了一部分官員的不滿,他們認為匡衡和石顯實為一丘之貉。匡衡真和石顯同流合汙尚有爭論,但其放任石顯做惡確是事實。
漢元帝駕崩後,漢成帝繼位,很多人包括匡衡在向新皇帝上疏言明石顯罪狀,石顯最終被打倒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官員彈劾匡衡,指責其為虎作倀。漢成帝一開始並未理會這些奏疏,反而保全匡衡。之後,匡衡的兒子酒後殺人鋃鐺入獄,匡衡請求皇帝責罰自己,但皇帝也沒有把他怎麼樣。但當匡衡私自侵佔土地法違法行為被揭發的時候,他終被罷官並被貶為庶人。
當初意氣風發發少年最終變成這幅模樣,匡衡的人生經歷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參考資料:
馬燕然:《漢儒相匡衡研究》
觀博海:《匡衡從偷光到盜地》

歷史研習社


“鑿壁借光”,有叫“鑿壁偷光”,是一個成語典故,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小時候,課本上我們都聽說過。“鑿壁借光”的故事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匡衡。

匡衡小時候“鑿壁借光”的勵志故事,人盡皆知,影響了一代代讀書人,那麼當年那個勵志少年,長大後怎麼樣了?世間很多事情,往往猜到了開始,卻猜不到結局!(頭條號:峰子奇觀 發佈)

有句話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匡衡,小時候在課本上被奉為刻苦讀書的榜樣,非常勵志學習的偶像,而且匡衡後來學業大成,不僅成了一代大學問家,而且當上了宰相,還被封了侯。出身寒門的匡衡“強勢逆襲”,一鳴驚人,出人頭地,曾經彷彿成了不少讀書人的理想追求。


“鑿壁借光”典故

首先,峰子哥和各位親愛的看官們,回顧一下小時候那個“鑿壁借光”故事,追憶一下童年時光。

匡衡小時候,勤奮好學,家境貧寒。家中沒有蠟燭,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刻苦讀書。縣裡有個叫文不識的大戶人家,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不求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原因,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家中藏書任由匡衡取閱(用書資助匡衡)。後來,匡衡成了一代大學問家,成為西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對《詩經》的研究造詣相當深。


步入仕途,聲名鵲起

匡衡長大後,開始步入仕途。不過,匡衡的仕途之路,一開始並不順利。

匡衡先後八次參加朝廷考試都沒考中,最後,終於在第九次時匡衡才勉強考中了個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匡衡可能並不是非常聰明那種人,但他確實是很勤奮的那種人。

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而匡衡只考中了丙科,所以只被補了個文學卒史。

當然,皇天不負有心人,人生沒有白吃的苦。匡衡雖考場不順,但因之前刻苦打下的紮實基礎,隨後卻在社會上聲名鵲起。(頭條號:峰子奇觀 發佈)

當時人流傳一句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匡鼎”即指匡衡,此話是說匡衡解說的《詩經》,見解獨到,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當時許多人都喜歡聽他講解詩經。。恰恰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也非常喜歡詩經,所以匡衡經舉薦很快成了儲君漢元帝身邊的人。


封侯拜相,位極人臣

漢宣帝駕崩,漢元帝登基。

匡衡被任命為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當時京城長安一帶出現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引用《詩經》的奏書得到元帝讚賞,得以升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漢元帝酷愛儒術文辭,尤愛《詩經》,多次聽匡衡講經,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於是匡衡的身價也一步步水漲船高。後來,匡衡躋身丞相之位,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在歷史上,可謂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一個著名典型。

連司馬遷在筆下都感嘆,說像匡衡這樣不出長安城門,卻能在十年之內登上西漢丞相尊位,實在是“時也!運也!”(頭條號:峰子奇觀 發佈)


勵志少年,淪為貪官

匡衡,身居丞相高位之後,也曾欲推行新政,但終無法實現,而選擇了明哲保身,曲意逢迎。當時宦官石顯,受到皇帝專寵,把持朝政,權勢熏天,眾人畏懼。

石顯結黨營私,亂徵加重賦稅,搞的民怨四起,劣跡斑斑......而身擔丞相重任的匡衡,對石顯種種惡行一清二楚,卻最終選擇視而不見。

甚至,有坊間傳言,匡衡和石顯同流合汙(尚存爭論)。不過,漢元帝駕崩後,漢成帝繼位,很多大臣(當然也包括匡衡在內)向新皇上疏石顯罪狀,權宦石顯轟然倒臺了。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官員彈劾匡衡,指責其為虎作倀。新皇漢成帝沒有理會彈劾,也沒有為難匡衡。之後,匡衡的兒子仗勢欺人,因酒後殺人,而鋃鐺入獄。

又後來,匡衡淪為了一個因私慾而貪的貪官,因私自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被人揭發,丟了烏紗帽,被貶為一介庶民。匡衡返回故鄉後,鬱鬱而終。

匡衡因貧窮而發奮圖強,因努力而名利雙收,因忘形而身敗名裂。從當初意氣風發的少年勵志模範,最後淪為了貪官,匡衡的人生經歷引人深思。

【撰文:峰子哥;點關注更多有趣歷史!歡迎點贊、轉發、評論交流!】


峰子奇觀


鑿壁借光的匡衡後來怎樣了

武俠小說裡經常提到武藝不分正邪,關鍵在於掌控它的人,匡衡其人其事,正可套用這人框架,當然,到了匡衡這裡,武藝就變成了文采。匡衡其人求學之刻苦,可稱讀書人的楷模,卻也被視為千百年來入仕為官讀書人的反面教材。

據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古代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記載,“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匡衡終於排除萬難修成了“絕世武功”:“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反。”這個時候的匡衡,就算沒有諸葛亮坐臥隆中胸懷天下大勢的本事,至少也已經有了楊修快出曹操三十里的急智,觀其名望,也算是步入了上流社會,逆襲上位妥妥的。

匡衡打響了名聲,得到時為太子的元帝的好感,元帝即位後,即任用其為郎中,後累遷為博士、給事中。據《漢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當官不久,長安發生日蝕、地震,他抓住機會上疏,力勸皇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極力促成道德教化的推廣,因此得到元帝重獎,遷為太子少傅,還掛了個光祿大夫的閒職。


眾所周知,匡衡最長者,非其為官、治學之才能,而是說《詩》,漢元帝對《詩》的偏嗜,給他打開了方便之門,匡衡終於以三寸不爛之舌成為御史大夫,走向了權力中心。漢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代丞相之職,得封安樂侯,理全國政務,位極人臣。

匡衡參與討論國是,每以《詩經》為據,“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經之指,則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元帝后期,寵信宦官石顯,匡衡開始走起了下坡路。成帝即位後,匡衡發“大招”扳倒了石顯,卻也與同僚有了嫌隙,不久便被人彈劾“專地盜土”被免為庶人。


相信很多人在知道匡衡長大了成為貪官的事之後,會有種被矇騙的憤怒。不過匡衡這種貪,不如說是為政治上的失利所付出的代價——他不見得是真貪的,何況那個時代,“專地盜土”,是每個上層貴族心照不宣的事情。當然,即便匡衡真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那類貪官,也是怪不到讀書的頭上。


古今事


大家對“鑿壁借光”的故事肯定不陌生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他這“鑿壁借光”的故事成了勤學的楷模,按道理匡衡的人生是輝煌的,的確匡衡在政治上沒有達到位極人臣前道德操守還不錯,只是到了位極人臣之後卻變得私慾難平,以公謀私,貪戀權利。所謂少時窮困潦倒,等享受到了權利的滋味後,人性就會變得扭曲起來,匡衡也不例外。匡衡在後期的政治上有三大汙點。

第一個汙點,就是對漢元帝的寵臣太監石顯處理的時,前後態度矛盾,落井下石,過於圓滑和投機了。在漢元帝時候,匡衡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成為丞相,被封為樂安侯,還賜予六百戶的封地。巨大的名利和財富,讓匡衡迷失了自己的心智,變得明哲保身起來。漢元帝有個寵臣太監叫石顯的,石顯是個小人,能言善道,哄得元帝很開心,因為是太監嘛,所以心理十分扭曲。石顯依著元帝的寵信哄騙元帝排擠忠良、殺害大臣、加重賦稅、剝削百姓。匡衡的恩師蕭望之就受到石顯的陷害,匡衡並沒有搭救。所有的官員混不下去,紛紛要求元帝殺了石顯,元帝不理睬。大臣們就希望作為丞相的匡衡去勸說元帝啊,可惜任憑大臣們喊破了喉嚨,匡衡就是不說一句話,說白了,匡衡才不會去得罪石顯呢!得罪了石顯,自己的地位和財富就不保了啊!因此,大家和匡衡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三年後元帝死,成帝繼位。成帝不喜歡石顯,匡衡看到了機會,立刻上書,列舉石顯種種罪狀,反正說石顯壞的不不能再壞的人了,必須立刻處死才能平民憤。成帝乘機貶石顯為民,最後死在了路上。奸臣雖然除去了,大臣們對匡衡的為人更加不齒。

第二個汙點,就是寬恕了自己犯下大罪的兒子。匡衡有個兒子叫匡昌,有一次匡昌喝醉酒,一怒之下殺死了一個人。很快匡昌被抓進了監獄,最搞笑的是匡昌的下屬和弟弟竟然合謀想劫獄,這件事情被揭發後,匡衡按道理應該是綁子投案自首啊,可是匡衡想的是如何讓自己不受牽連,於是匡衡脫下官帽,披頭散髮,光著腳在成帝面前哭求成帝原諒自己,看在匡衡年老的份上,成帝原諒了匡衡。匡衡作為父親不反思在教育兒子的問題,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真讓人唏噓啊!

第三個汙點,就是利用自己的權利侵佔土地。因為匡衡是樂安侯嘛,所以按照規定匡衡是有3100頃土地的。由於丈量有誤,就多出了400頃的土地,當屬下告知匡衡時,匡衡並不想交出多出來的土地,畢竟到手的肥肉白吃白不吃嘛,要知道多出的土地收到的糧食都全歸自己啊,多麼好的事啊!於是他就利用自己的地位叫當地的官員不能向上面報告,當地的官員被威脅了,就不敢說出去了。沒過多久,大臣就揭發了匡衡非法侵佔土地,大臣們都彈劾匡衡。成帝命人一查,確有其事啊!面對鐵一般的證據,匡衡啞口無言,於是成帝免去了匡衡所有的職務,讓他回家養老去!

匡衡最終在晚年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自己人生的原點,成為了一個農民。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農村的生活很讓匡衡不適應,匡衡再也不愛看書了,只能在淒涼的夕陽中度過自己的餘生。“鑿壁借光”那一點月光照亮了匡衡的仕途,只是匡衡的心靈卻沒有多少被照亮啊,一切都是人為所致啊,牆壁好鑿,內心的貪慾的堵石難鑿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的主人翁匡衡,是西漢末期人物,年幼時苦讀,最後官至丞相,後又因利益燻心,因偷竊被貶為庶民,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中國式教科書永遠是隻教人一味的讀書,其實真的應該把整段故事都放進去,這樣學生們自然有自己的判斷,好比總是鼓勵學生天才是99%的努力,而忽略了還有1%的天賦。那麼匡衡為何會被貶為庶民呢?後半截的故事就由羽評告知大家吧!(就當補上小時候沒學到的)

因為貧窮而奮發,奮發而有名有位,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敗名裂——匡衡的一生

前半段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們就從匡衡走上仕途說起,匡衡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舞臺上大放光芒,每每朝中議事,都是高談闊論、引經據典,大家都說匡衡很有才華,自己的官職也隨之不斷上升,由光祿勳到御史大夫,再到丞相,最後封為樂安侯。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都是匡衡應得的,正是他努力勤奮所得來的。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可你們有沒有聽過男人從政心就黑?匡衡就是典型的例子,匡衡位高權重,可能覺得自己的位置來之不易,漢元帝時期,宦官中書令石顯專權,經常陷害忠良,可是身居高位的匡衡並沒有站出來指責,直到漢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譚聯手彈劾石顯,揭露他和黨羽的種種罪惡。

雖說匡衡也彈劾了石顯,可是似乎並沒有得到朝中大臣的原諒,很多人都說匡衡身為輔佐大臣,一開始不上奏皇帝,還阿諛奉承,根本沒有盡職盡責;此時又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匡衡的兒子匡昌因為喝酒打死了一名百姓,按道理殺人償命,可是匡衡力求保住兒子,這也無可厚非,最主要的是因為大臣們彈劾匡衡另外一件事,什麼事呢?就是匡衡佔領了百姓的田地,匡衡年老卻犯了偷竊的罪名,朝廷封賞給匡衡的封地,匡衡竟然利用朝廷測量的誤差,私自吞併了其他土地,此時匡衡的仇家抓住機會,向漢成帝奏明,最終三件事一起,被漢成帝削去了爵位,貶為庶民。

這個結局大家是不是萬萬沒想到?事實證明做人還是要行得正坐得端。知道真相的網友都說:“小時候覺得鑿壁借光是個很勵志的故事,長大後才知道匡衡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鑿你家牆壁你樂意?一看人品就有問題”。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歷史


匡衡在漢成帝時官居丞相,但是他捲進了西漢末年的政治派系鬥爭,當然結果不好。



公元前33年,漢成帝即位,朝中勢力三足鼎立,石顯率領著牢梁、五鹿充宗等人是一派,丞相匡橫和御史大夫張譚是一派,而大司馬、大將軍、皇帝舅舅王鳳率領著王家兄弟和杜憲、張湯自成體系。三派鬥爭,一時間風起雲湧。

首先匡橫和張譚向石顯發難,這兩個人當年元帝時為保護太子,跟隨石顯,亦步亦趨,如今成帝即位,石顯的後臺元帝不在了,馬上翻臉不認人。“顯既失倚,離權,於是丞相、御史條奏顯舊惡”,成帝當時不掌權,權力在王鳳手裡,王鳳順水推舟“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顯徙歸故郡,憂懣不食,道死。諸所交結以顯為官者,皆廢罷”打發石顯回原郡,石顯路上就氣死了,黨羽也紛紛被貶值和打擊,王鳳藉著匡橫的力量揮手之間就覆滅了當年不可一世的石顯集團。

唇亡齒寒,接下來就輪到匡橫了。王鳳的一個小兄弟王尊上書彈劾匡橫和張譚“丞相衡,御史大夫譚,知顯等顓權擅勢,大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懷邪迷國,無大臣輔政之義,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後,衡、譚舉奏顯,不自陳不忠之罪,而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於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稱,失大臣體!”你匡橫和張譚知道石顯在元帝時作威作福,為患朝廷,為什麼當時不彈劾反而阿諛奉承他們?現在他們彈劾石顯,把使用石顯的罪過都推到了先帝身上,這是不忠不義!

這算是把匡橫釘到死,匡橫不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狡辯,所以上一卷說匡橫緊跟石顯,亦步亦趨,為自己日後留下了敗筆。“衡慚懼,免冠謝罪,上丞相、侯印綬。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連乞骸骨讓位;上輒以詔書慰撫,不許”匡橫上書謝罪,屢屢辭職,儘管沒有批准,可是從此一蹶不振。到了公元前30年,“匡衡坐多取封邑四百頃,免為庶人”同年,“張譚坐選舉不實,免”匡橫因為封地劃分多了400頃,張譚因為推薦的人信息有誤,這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個人就全被免職!王鳳的兄弟王商為丞相,匡橫和張譚勢力自此消亡。


胡觀世事


匡衡是誰?匡衡就是鑿壁借光的主人公。小時候老師和家長沒少拿過來和自己做對比。可你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嗎?大家都再說他對《詩經》研究,我就不說了,說說他當官之後~

他學富五車,成為有名的學問家,就連太子劉奭都拜他為師。可以說匡衡很幸運,公元前四十八年,劉奭上位,漢元帝,匡衡很快就被提拔為光祿大夫,公元前三十六年就被提拔成丞相,百官之首,並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

食邑六百戶什麼意思?就是這六百戶人家以後就是你的私有財產,他們繳納的租金稅收全部是你的。

現在知道古代的千戶侯,萬戶侯了吧!

到了六百戶,考驗他的時候就到了。

當時給匡衡分地的時候,多給他量了二十六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小縣城的面積了。多了這麼一大塊地,匡衡不可能不知道的,再說了,他下屬也是彙報過的,可是在利益面前,匡衡讀的聖賢書,全餵了狗,他給吞了!



說實話,如果他把這事告訴漢元帝,漢元帝見他這般實誠,一高興也就給他了,也就更信任他了。可他並沒有說出來。

後來,其他侯爺舉報,說他侵佔土地,漢元帝發怒了,你是我老師,又是丞相,一塊地你還貪,若不好漢懲罰你,天下人會怎麼說我?於是下令,把匡衡貶為庶民。
所以說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雖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卻貪得無厭,最後也是一無所有。在這裡,勸告大夥一句:行的正,坐的直,靠雙手吃飯,且不可投機取巧。


悟坑長老


他前前後後一共參加了九次考試,最終也只有中了丙科,在漢代時候考試結果的等級按照甲乙丙劃分,丙在這幾個等級之中最低,因此即使分配官職也是最無用的。 仕途之路上對匡衡來說也算坎坷了,不過正因為他之前鑿壁偷光苦讀因此使他頗有學問,正是這樣的學問幫助他使他在之後的仕途之路上能一步一步地前進。匡衡此人也很聰明,所以他抓住了一個機會向元帝上書勸諫,這次的勸諫使元帝對他的印象更好,他也因此成為了太子劉奭的老師,而他勵志苦讀的的收益也高達精神更是在朝廷中廣為流傳,這位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漸漸在朝廷中大放異彩。 由於漢代獨尊儒術,因此皇帝對儒術文辭都十分推崇,而匡衡的《詩經》尤其好,匡衡也憑藉這樣的優勢加官進爵,成為光祿大夫,此後也是一路晉升,到丞相韋玄成病逝之後,匡衡因為深得皇帝喜愛於是被進為宰相,封為安樂侯。 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到位極人臣,匡衡的一生本應是一個傳奇,但成為宰相之後所做的貪汙之事使他前途盡毀,在一次丈量土地出現失誤時,匡衡將錯就錯,使其封地多出了四百多畝,而由此侵佔獲得的收益也十分可觀。由於匡衡在當時和朝中同僚有嫌隙,因此這事最終也被彈劾,最終這位曾經無上榮耀的一朝宰相被貶為平民。


沉思的比目魚


《西京雜記》記載了“鑿壁偷光”的典故:“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今屬山東棗莊)人,西漢著名經學家。匡衡出身農民家庭,世代務農,自幼家貧,卻又非常喜歡讀書。

匡衡白天沒時間讀書,要給別人打工換一些錢買書,夜裡鑿開牆壁,藉著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

匡衡如此刻苦勤奮,都在看哪些書呢?他拜博士為師,精通《詩經》,對《詩經》理解得尤為透徹,人們聽他講《詩經》,簡直是一種享受,心情非常舒暢。

當時漢朝官方規定:博士弟子精通六經中的一種,就可以通過考試做官。匡衡很努力,卻連續考了九次,勉強考中丙科,屬於第三等考生。

考取甲科的考生可以任郎官,乙科考生可以做太子舍人,丙科考生只能做個補文學掌故的小文官。匡衡被派往太原郡,補文學卒史。

匡衡講《詩經》非常有名,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劉奭對匡衡頗有好感。

漢元帝即位之後,提拔匡衡為郎中,後升任博士、給事中、丞相,受封安樂侯。

京城長安發生日食、地震期間,匡衡引用《詩經》,說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勸諫漢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

漢元帝非常讚賞匡衡的意見,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以匡衡繼承相位。

漢成帝在位的時候,匡衡多次上書彈劾結黨營私的宦官石顯,最終遭到排擠。

匡衡晚年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其侯國的封地原本為三千一百頃,他以郡圖有誤,為自己擴大了封地,非法佔地四百頃,遭致同僚的彈劾,漢成帝以“專地盜土”罪名將其廢為庶人,沒收了封國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