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不会的时候,正是一念不生之时,即刻回光返照……

沩山禅师听到良价所举的“无情说法”公案之后,

便说:“我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

这样的无情说法,我这里也有。

在你不会的时候,正是一念不生之时,即刻回光返照……


要遇到根基相当大的人,才能相机相契,所以说“罕遇其人”。

良价说:“某甲未明,乞师指示。”

沩山禅师把平日所用的拂尘竖着举起来,问良价:“会么?”

这就是无情说法,你能领会吗?

良价说:“不会。”

良价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明白、未领会。

其实,这个时候是最亲切的了。因为如果你会了、理解了就是情见,就有道理可得了。

相反,在你不会的时候,正是一念不生之时,即刻回光返照,这是什么?当下就见性了!

可惜良价总以为还有个道理在,会错了意,机会也就错过了。良价接着说:“请和尚说。”沩山道:“

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由父母所生的这个肉身嘴巴,始终不能对你讲。

为什么呢?因为任你千说万说,总是说不到。

这是言语说不到、思维不能及的,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了即不中,知道了就不是了。

沩山在这里暗示良价,无说是真说,无闻是真闻,这就是无情说法。

遗憾的是,这时候良价仍颟顸不明白。人们往往执着见闻觉知所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即执着在这个所见所闻上,那么,无所见无所闻就不是了。

岂不知,这个无所见无所闻的能见能闻的真性,是从来不间断的,是没有相续痕迹的,是如如不动的,故佛性又称“如如”。

由此可见,人们妄想执著的习气是多么浓厚深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