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嗎?滿足這1個條件「百分之100」可以退房

調控能降低降低房價嗎?樓市和房價是永恆不破的話題,截止2018年7月中旬,全國累計調控220次,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小幅上漲,有城市房價最高連續上漲15個月,最低連續上漲13個月。樓市、房價、買房、賣房都是炙手可熱、經久不衰的詞彙,雖然在“住房不炒”的號召下各地調控頻頻加碼,但是依然擋不住樓市高漲的勢頭,房價普遍越來越高成為現實。至於很多人問“調控能降低房價嗎?”小編借用任志強的一句話“

調控不是為了讓房價下跌,房價下跌不利於市場穩定,調控的本質是穩定房價,讓房價不能大幅上漲,但是也不能大幅下跌,在一定範圍內漲跌是可以允許的。”業內人士都認為調控的本質莫過於此,所以如果你是剛需,不管房價現狀如何、不管樓市行情將會如何變化,該買房依然還得買房。現階段,房地產的暴利性依然不減,都說調控嚴厲了,開發商賺的錢少了,但是作為企業不賺錢還賣什麼房子,如果真的虧本,那麼土拍市場為什麼還那麼熱鬧?道理很簡單,房地產仍然處於暴利階段,至少這個階段目前仍未結束。

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嗎?滿足這1個條件“百分之100”可以退房

剛需買房本就不易,隨著樓市繼續高歌猛進,房價水漲船高,剛需買房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在買房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問題: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嗎?樓市指聞提示,這個問題需要區別對待,如果你在買房前期的認籌階段,認籌金是可以退掉的,但是如果簽訂了購房合同,那就得按照合同辦事,不管是《商品房買賣合同》或者《二手房合同》都具有法律效應。今天樓市指聞就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如果你買的是期房,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只要滿足這1個條件100%可以退房,那就是找到開發商的違約責任,找開發商違約責任很難嗎?其實並不難,下邊我們具體說說怎麼找到開發商違約責任。

一、如果你買的房子在認籌階段,不想要了如何退房

首先在買房前要搞清楚一件事兒,認籌金不等於定金,定金不等於訂金。認籌金是指開發商在正式出售房子之前(可能預售證都沒辦下來)通過各種宣傳、炒作手段(例如開盤時房價優惠、優先選擇權等)給予購房者所謂的“優惠政策”吸引人們繳納部分資金,讓購房者表達買房誠意,也為了開盤時人氣足夠多。這種認籌金是國家明文禁止的行為,不合法。所以,

如果你繳納了認籌金,然後不想買房子了,可以放100%的心,認籌金絕對可以退給你的。因為法律上說開發商是違規操作,如果開發商不退給你認籌金,完全有理由通過法定途徑解決,不過認籌金退還時間問題根據開發商不同而不同。

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嗎?滿足這1個條件“百分之100”可以退房

二、已經繳納首付款,但是按揭貸款辦不下來,房子怎麼退掉

這個也是有辦法的,不過需要滿足一個條件之後才能100%退掉房子。首先說的是,如果首付款已經繳納,銀行不放款概率不太大,如果真的按揭貸款不能放款,開發商會通過自己的各種關係幫忙辦理下來。如果真的按揭貸款辦不下來的話,想要退房有1種辦法可以100%退掉:那就是找到按揭貸款不是因為個人原因導致的。買房和按揭貸款是兩個獨立的法律行為,二者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按揭貸款辦不下來,大致原因是2個:一個是購房者個人資質不夠導致銀行按揭貸款無法辦理,從法律方面解釋是單方違約,需要購房者承擔法律責任;另一個是開發商原因導致購房者按揭貸款辦不下來,這個是開發商責任,需要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但是需要購房者能夠找到開發商足夠的違約證據,然後進行起訴解決。

所以,如果已經繳納首付款,但是按揭貸款辦不下來想退房的話,就需要找到按揭貸款無法辦理是開發商責任導致的,這樣通過合理途徑解決就可以退房

三、已經簽訂購房合同,房子不想要了怎麼退房

如果購房者已經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簡稱購房合同),那麼要想退房就只有一個條件,滿足這個條件就100%可以退房:找到開發商對《購房合同》違約責任。你可以依據合同裡的約定條款,逐條查看,對照開發商實際履行情況,看開發商是否違約。一般來說根據《購房合同》約定可以退房的條款常見如下:

1、按照購房合同規定的交房時間,實際延遲交房了。交房時間在合同裡都有明文規定,確切的日期,通常而言《購房合同》約定延期交房可以退房的事件是30天到90天,如果實際交房日超過這個時間,那麼就可以根據合同條款進行退房。

買的房子不想要了可以退嗎?滿足這1個條件“百分之100”可以退房

2、雖然合同簽訂了,但是開發商證件不全,因此合同無效。這種情況其實不用多說,因為開發商證件(五證)不全導致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法定效應,該項交易就無效,開發商必須予以全額退款並且賠償期間利息。

3、購房者不知情前提下,開發商私自變更了房屋設計、戶型、朝向、格局等100%可以退房。這種違約很常見,開發商在購房合同約定的戶型與實際交付戶型不一致的可以退房。但是有個條件,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需要開發商約定戶型的詳細說明,實際情況是開發商往往會迴避戶型的說法,合同根本不會提現戶型、格局等,由此導致的違約雙方往往糾纏不清。

4、房屋實際面積超出3%的範圍。合同約定實際交付的套內面積要與合同約定面積在3%偏差以內屬於合理,如果偏差超過3%,購房者100%可以要求退款並且開發商賠償期間利息責任。

其他可以退房輕型,樓市指聞就不一一說道了,可以依據《購房合同》中的退房條款即可。

以上這三種情形,在認籌階段房子不想要了100%可以退房;在首付款繳納後貸款辦不下來需要找到開發商責任方可退房款;簽訂購房合同之後需要依據開發商違約責任,只要達到其中任意一條“退房”責任,就可以100%退房

買房路上有我陪你,更多購房知識,點擊關注我吧!你也可以把這些信息分享給身邊即將購房的夥伴,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