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

说起微电子技术强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美帝西欧,其次必然是咱们隔壁的日本,普遍观点都认为日本军用微电子技术发达,的确世界电子市场中,日本一直都是主力军之一,在军民两个领域中日本的微电子技术都是非常强悍的。

但是,注意,但是日本微电子技术制作的雷达却一直水平不高,甚至可以用不入流来形容,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军购市场太小和官僚体制僵化严重有关,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日本雷达那些悲伤的故事。

说到日本的雷达那首先就不能不提F2战斗机的J/APG-1雷达,当时号称是全世界第一款战斗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20年前的确是很不错的机载雷达(当然钱也不错)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日本F2及机载J/APG-1

但因为日本自卫队规模的限制,采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通常一个武器研制生产周期一般为几十年,但是自卫队采购规模很小,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没有进行升级,甚至都没有进行改装,所以这款当时看来很不错的雷达,在和今天各路AESA相比起来,就显的很落后了。

要知道以今天的军用微电子技术来说半年的时间,就能将产品性能进行跨代式升级。而服役17年不对机载雷达进行升级,是绝对不适合今天爆发式增长的微电子技术的,与之对比,我国的歼10比其晚服役4年,如今都已经升级到歼10C,当然最近隔壁传来消息,日本打算为其服役近20年的F2进行升级,其中主要项目就是将J/APG-1升级为/APG-2,不过项目进度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除了F2的J/APG-1雷达之外,与F2相配套的AAM-4B空空导弹,也是一个不能不说的另类。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现如今主流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都是采用传统机械扫描导引头,因为在空空导弹那么小的直径下,很难塞下大功率的AESE,比如美国AIM-120采用的是砷化镓的发射机,平均功率有200W,跟F16的机载雷达APG-66的功率差不多,而要换成AESE的话,至少需要60-80个阵元单位组成发射机才能有那么大的功率。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美帝AIM-120

而AMM-4B空空导弹203毫米直径根本塞不下那么多的阵元单位,这就导致AMM-4B空有砷化镓AESE高昂的价格和AESE快速扫描的优势,但是功率跟不上,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其它国家都不着急上AESE引导头的原因。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说完战斗机,再说一下预警机,众所周知日本的预警机E767其实是美帝E3的换马甲版,是在载机波音707退市后,用767平台的出口版,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猴版,而美帝原装的E3对外宣称的探测距离为380公里,而日本猴版E767对外宣称的探测距离是多少呢?800公里,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800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机枪手”的800不过人家是公里。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800公里啊!比美帝原装货探测距离高出一倍都不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根本原因是美日两国对探测距离的测算标准不同,美帝的测算标准同我们的空警2000一样,都是在正常巡航高度(30000万英尺或9000米高度),探测海平面目标的距离,而这个高度的地平线距离刚好是380公里左右,所以美帝一般就公布380公里探测距离。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美帝的E3和上图的E767很像是不是。

而日本不同,是拿两万米高度目标探测得来的数字游戏,为的原因其实和AMM-4B一样,世界第一的纪录。

说完空中的,再看一下海上的,在055之前还没有哪国的海军宣称自己军舰有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即使是美帝也只是宣称将在未来的伯克3上安装双波段相控阵雷达。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伯克3双波段雷达示意图

但是,注意但是,又来了,日本是个例外,秋月级,日向级很早就宣称装备有双波段雷达,小伙伴们吓坏了有木有!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其实现在流行的双波段雷达都是将X波段雷达和S波段雷达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根据两种雷达测量相同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点,来分辨目标,其中X波段精度高,S波段探测距离远,X波段可以用来进行火控,S波段进行搜索和跟踪,这样就可以取消原来的照射雷达,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攻击的火力通道数量。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日像上的根本就不是实际意义的双波段雷达,只是很像而已

而秋月级,日向级,看着和中美的双波段很像,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它的X波段雷达只是一个单纯的火控照射器,因为在日本研制FCS-3舰载火控系统的时候,是想用AAM-4空空导弹的舰载版来防空,而AAM-4是主动雷达引导头,所以不需要像半主动制导那样需要火控照射雷达,只用四面C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就可以了。

但悲剧的是,日本搞到一半发现舰载版AMM-4弄不出来,只好换用美帝的ESSM导弹(美帝爸爸果然好用)可ESSM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时舰体已经设计定型了,不容易再装火控照射雷达了,可怎么办咩?有了!引进德国断续波照射技术,给雷达加四个小的相控阵雷达负责照射,这样一来既解决了ESSM半主动制导的问题,对外还能宣称是双波段雷达,一举两得有木有,可实际这就是个照射器,而且功率口径不足,比起传统设计没有多大优势。

说完秋月日向,再来说说日本最新的朝日级,哝,就这货。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用了最新的四面相控阵对海搜索雷达,而且还是最新潮的氮化镓技术,性能和价格都是刚刚的。按照咱们正常人的逻辑思维,这么好的硬件,这么有限的机会,为什么不直接做成多功能雷达?连秋月级上的X波段照射雷达的活一块干了多好?

可就是不行?这雷达是反潜部门下的单子,就只能用来搜索潜艇潜望镜用,防空导弹照射?那关我屁事?!


理想中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详解日本雷达那些事!​图注:25DD在原来的相控阵上面又增加了一层,专用反潜雷达

这要是搞在我朝,军工部门早让海军的口水给淹死了,前苏联都没有这么僵硬固化的思维!

可是没办法,日本雷达的开发压根就没有综合概念,也不考虑多用途,明白告诉你,我就用这么好的原件,做这么不入流的雷达,你能奈我何?

好了,今天小编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咱们聊一聊隔壁的三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点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