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虎」變身「周蜜蜂」:淘寶店主周正龍和他的精準扶貧對象


圖/文 劉飛越 2018年6月,拍虎風波結束六年之後(2012年出獄),63歲的周正龍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淘寶店掌櫃,專門銷售家鄉的土特產:“土蜂蜜、土豆和農家自醃臘肉。” “我賣的東西,除了我自己的蜂蜜之外,主要是我扶持的十個深山貧困戶的東西。”提起他這個淘寶店,周正龍新話匣子就被打開了。

周正龍介紹,身為獵人的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養蜂手藝,有著幾十年的養蜂經驗。拍虎風波出獄之後,他重操舊業,養蜂收割土蜜,自己因此也賺了點錢。 “2018年3月初,鎮裡搞精準扶貧,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幫助10個貧困戶脫貧。我一想那就幫他們養蜂吧。”說起這件事,大嗓門的周正龍象是連珠炮一樣講開了。

他說,他先仔細考察了山裡的一些農戶,選出確實困難又能吃苦耐勞的人家作為他的精準扶貧對象。他幫他們制定了養蜂計劃,幫他們訂做蜂箱,定期挨戶傳授養蜂和收割蜂蜜的技術。 “他們的蜂蜜收割了,我就從山上背下來,再幫他們找銷路。有的家裡還種一些土豆,醃製一些臘肉,吃不完的我也幫他們賣。這些都是原生態的土特產,城裡人喜歡。”周正龍說,開始的時候蜂蜜銷路並不好,有人建議他開個網店。


“我不會用電腦,就把我兒子找來,讓他給我開了個店。我又去註冊了一個商標,簡單拍了點產品照片就掛到了淘寶店鋪裡。”周正龍說,淘寶店開張之後,還真是有人慕名買這些產品,土蜂蜜的銷路也逐漸打開了。 現在,周正龍是個大忙人,每天都要走路十幾裡山路,去山裡看這些扶貧對象養蜂的情況,順便把收割的蜂蜜帶下山來。有的貧困戶沒有錢買蜂箱和蜂種,周正龍就免費給他們定做蜂箱,或者想法找人資助貧困戶發展養蜂業。

“我跟村裡籤的精準扶貧的協議到今年年底結束,現在這十家貧困戶共養了200多箱蜂,有些陸續開始產蜂蜜,有些還在學習技術中。我覺得,只有教會了他們技術,他們才真的能脫貧。”說這話的周正龍表情凝重,目光堅毅。 2018年7月,我走訪了周正龍的七個精準扶貧對象,其餘三個最近都在外出。

黃萬青,65歲,今年養了5箱蜂,他的框裡揹著的是剛從山上取的蜂蜜。以前靠種地生活,一年下來剛夠老倆口吃飯。大兒子33歲,天生小兒麻痺症,腿瘸,在安康一飯店洗碗,二兒子31歲,在廣東一廣告廠打工,有慣性病,賺的錢不夠看病。黃萬青家去年拿到低保,他過年花了160元買了一套深藍色衣褲和一雙運動鞋,昨天縣裡開精準扶貧會,他穿著出門衣服來開會,他有五六年沒有買過新衣服。今天是他養蜂第一次搖蜜,搖出9斤蜜。


米登軍,44歲,養了18箱蜂。此前為曠工,在河南桐北縣一鐵礦下井十年。去年賣蜂蜜3000元,今年計劃可以賣5000元。他的父親1998生病,這些年賺的錢都給父親看了病。2017七月父親病情加重他就回來照顧父親。計劃以後在家養蜂。兒子18歲,讀高中。

張正友,70歲,家裡養了120箱蜂,他養了十年蜂。5月搖了一次蜂,搖了200多斤,被周正龍回收,賺了一萬多元。以前全靠零賣,銷路不穩定,現在周正龍開了淘寶店,有了銷路,賣蜜不愁了。今年還要搖兩次蜜,還能出400斤。一年靠賣蜜就有30000元的收入。去年雨水多隻取了200斤蜜,一斤50元。今年周正龍回收蜜,一斤60元。今天他和老伴來打工拆房子,一人一天150元的工錢。

熊昌平,44歲,去年開始養蜂,有25箱蜂,賣蜂蜜收入6、7千元。今年鄰居的蜂得病,傳染了他家的蜂,蜂都跑了。目前只剩下8箱,蜂群小,一年取一次蜜,8月份取。今年投資7000元買蜂箱搖蜜機等設備,準備以後大力發展養蜂。以後產量多了周正龍會回收,在淘寶店上賣。他的大女兒出嫁,還有個小兒子,在讀小學六年級。


張必成,46歲,養了18箱。去年賣了兩萬多元,他除了養蜂,還在國道邊補汽車輪胎。

朱太軍,53歲,2017年開始和周正龍學養蜂,目前有45箱蜂。今年周正龍幫忙給做了一天蜂箱。今日搖蜜20斤,預計今年能搖出200斤蜜。

易明友,56歲,2015年養蜂26桶,由於技術不行蜂都跑了沒有成功。2017年又開始在周正龍的幫助下養蜂,目前只養了兩桶蜂。去年只有一桶蜂,今年5月份自然來了6、7千隻蜂。當時他在地裡種洋芋,回來了才發現蜂箱裡有蜂了。

周正龍除了走訪扶持的貧困戶外,自己也在找新的養蜂場地。今天他和兒子上山看新的養蜂場地,他們爬了兩小時多的山路,來到一個半山腰的開闊地,他張望著四周雲霧繚繞的群山,說:“這裡真是養蜂的好地方,要是這裡養蜂賺不了錢,真是天理難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