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網上經常有搶孩子、偷孩子的貼子,鹿媽認為,太平盛世依然要時刻警惕,防患於未然,為了我們的寶貝孩子,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家長們除了保持警惕,平時做好預防工作之外,還要學會孩子走丟的應對方法,如何快速找到孩子。

一般來說孩子走丟的24小時是找回的黃金時間,粑粑麻麻該怎麼找呢?請大家認真地閱讀以下內容。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孩子被偷、走丟和誘拐情況

孩子被偷,往往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孩子走丟和被人誘拐,大多數發生在寶寶會走之後,就在麻麻一個不留神的時候,寶寶就不見了。

相信每個麻麻都是聰明的藍精靈,咱們一起開動腦筋,都說說自己能想到的,以及自己正在做的,防止丟孩子的做法,以及丟孩子之後,在找回幾率最大的 “關鍵24小時”裡,如何快速尋找!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孩子走丟後,家長該咋找

“孩子走失的第一個24小時,是最關鍵的尋找期。統計以往的兒童被拐賣案件,錯過此段時間,孩子大都已被倒手轉賣,這對後期的尋找是極為不利的。”警方介紹,針對寶貝走失之後,家長如何尋找最有效的問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少年兒童犯罪預防專家王大偉博士有一個“十人四追法”在網上已經廣泛流傳。這個方法簡單快速,卻又非常細膩,絕對不能搞錯操作細節。

第一、原地不動

第二、廣播尋人法

第三、十四人追法

儘可能原地不動、然後再發動親友10人向四個方向尋找。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搜尋分成粗細兩層,第一層粗的搜尋就是在2公里以內,沿著大路趕快去追,這要安排4個人,就是一個方向起碼1人以上趕快出去追;細的搜尋就是在2公里之內,到主要的火車站、汽車站去找,也是4個人以上。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有時候歹徒把小孩抱走後,他會火速趕往火車站、汽車站,買張票馬上就上車,所以我們要爭時間搶速度,如果能比他快,就能把他截住。曾經有這樣的真實案例,就是母親剛丟了孩子之後,馬上組織人,分頭追趕。

結果一到火車站,犯罪分子正檢票呢,一把就把他揪了回來。“十人四追法”中,除了8個人,另外2個人做什麼呢?一個去報警,一個人要留在家裡。因為有的時候,小孩子自己能夠找到家。

警方介紹,110接到兒童走失報警後,會第一時間和事發地的派出所聯繫。指揮中心同時會將這一求助信息發到其他各個派出所和交警等相關部門。也就是說,警方在接到關於孩子走失的報警後,所有城區馬路上的巡邏民警,包括交警等,都會投入到尋找失蹤孩子的行列中來。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時刻謹防身邊的人販子

①、除自己家裡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包括僱工、老鄉、新認識的朋友等。

②、不要以為搶奪孩子的人一定是惡狠狠的,有些人販子是笑臉相迎,披著羊皮的,有的為達目的,甚至可以在身邊潛伏一段時間,甚至拋出親孫子做誘餌,讓自己的孫子先陪著你家的孩子一起玩,目的就是要你麻痺大意放鬆警惕,尋找機會下手。

③、少帶孩子到沒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場合去,實在要帶出去,應由有社會經驗的成人帶著,而不是小保姆。外出看燈會廟會展會、舞獅、動物園、遊樂場、車站、碼頭,不帶7歲以下兒童,如果非要帶則應該由舅舅或爸爸專職負責帶孩子,而不是女性親屬帶孩子出門。

④、兒童外出穿鮮豔衣服,便於尋找。身上貼個不乾膠或者口袋裡放一個卡片,寫上父母名字電話。孩子要背熟父母和家裡電話,最好還能說出一個好鄰居的電話。一旦遇到危險,他(她)就能夠儘快通知別人。父母可以與孩子商定一個基本原則(比如去商場):如果萬一走失,不要到處亂找,而是直接去商場的大門口等父母。

⑤、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帶著孩子時,不論什麼情況,都要小心謹慎,不能把孩子放離視線之外。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教會孩子四個自救技能

有的父母一直稀裡糊塗,孩子基本處於隨機成長模式。一旦遭遇走失的突發狀況,孩子儲備的“自救”能力不足,反而會使事情的發展越發嚴重。如果你僅僅告訴孩子,“陌生人給的糖果不要吃”或者“找不到媽媽,就找警察”是遠遠不夠的。

四個基本技能,你孩子掌握如何?

第一,教孩子記住自己的居住地。

教孩子不僅要記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還要讓孩子記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區名字和門牌號。

第二,教孩子熟記親人的電話。

讓孩子熟記親人的聯繫方式,尤其是爸爸媽媽和家裡的電話,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如何撥打電話。

第三,教孩子撥打緊急電話號碼。

應該教會孩子撥打110求助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救護電話。緊急情況,父母電話長容易忘記,也許這些電話在必要的時候能用上。不過一定要記住告訴孩子緊急的時候才能撥打,平時不能亂撥,給人家添亂也不好。

孩子走丟後24小時快速找回的方法,內有必看防拐15招!

第四,教孩子識別好人和壞人。

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一些5類人群值得信任:

一是老人,老人經歷滄桑,人生走到最後他們大部分是善良的,不會喪失良心去毀掉一個小孩子;

二是孕婦和有小孩子的父母,這類人一般都在享受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他們能切身體會到孩子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三是穿軍警制服的群體。有事找警察叔叔,這個意識也從小灌輸給小朋友;

四是學生群體。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他們的思想相對還是很純潔的,絕大部分值得信任,尤其是他們以一個集體出現的時候,尤富正義感。所以當小朋友找不到父母的時候看到路過一群學生模樣的人完全可以信任;

五是大的機關單位或超市商場統一著裝工作人員,迷路的孩子可以走進這樣的一個集體裡尋求幫助。

另外,鹿媽特別整理出15條關於培養孩子防侵害意識的要點,以及事情發生後的最佳處理方法,分享給大家。

誠摯地邀請您:為身邊那些認識或不認識的寶貝轉出去吧,您的一次轉發,或許能救一個孩子。

↓↓↓

1、避免孩子被侵害、培養防侵害意識不是靠偶爾的說教,而應該是持續不斷的行為。最好每月用30分鐘對孩子進行持續的防侵害教育。

2、提前約定:如果走散,在某個具體的地點等待。而不是僅僅告訴孩子“原地”

3、路邊是拐賣孩子的高發區,儘快遠離路邊,不逗留!

4、不要只是強調“陌生人”的概念,陌生人也可以在2小時後被孩子默認為熟人。必須要強調“爸爸媽媽不在的情況下,別人給的東西不吃”。

5、跟別人交流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遠離衣衫襤褸的流浪漢。

6、如果老師想單獨從一個群體帶離自己,一定要對他說:老師你帶我去哪裡,我要跟爸爸媽媽說一下。

7、父母來去的行蹤都要讓孩子知道,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告知家長行蹤的習慣

8、路上主動進行風險篩查,形成避開危險點(比如大排檔、歌舞廳等地方)的行為習慣。預防比現場教育更重要

9、癖好性犯罪嫌疑人的特點:一般沒有固定工作,有輕微潔癖,控制慾。

10、男孩到了13歲,父親應多跟孩子溝通,尤其生理上的事情。

11、戀童癖等各種類型的犯罪嫌疑人,是社會毒瘤,

不可能根除,但可以降低他們犯罪率,那就是用正確的方法防範。

12、優先求助軍人、警察、情侶、人群。

13、根據對犯罪人員的犯罪路線進行分析,家半徑10公里以內發生案件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14、要知道警察不是萬能的,孩子被拐後的24小時黃金期往往被浪費。因此,一定要第一時間自救

提前列應急聯動名單(由親朋好友組成),或建立微信群。目的就是第一時間調動最多和廣泛的資源!如:1人盯警察,1人在家,其他人合理分配人力,把好十字路口、車站碼頭這些關口。

15、孩子丟失後,第一時間找攝像頭,調動一群人而非一個人去尋找。

不管您是否有孩子,請您愛心接力一下,把這篇文章給有孩子的,特別是小孩子的父母們看一下,您的小小善舉,能拯救無數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