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傳(附:我對瞎混的一點見聞)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瞎混者,玉城東溝人也,字純。

混幼家貧,加之遲鈍,未曾進學,故不曾雕琢,本性混然天成,乃成一自然人也。遂使黔首不知縣令而知瞎混者也。

初,混謀生於街,衣不遮體,居無定所。幾經輾轉,棲身縣醫所,凡經年,未再移也。

混性直,忠於事。凡遇婚喪嫁娶者,均赴義工,雖無烹飪絕藝,卻不計粗笨活計,不辭勞。主家喜,得以賞餄粩果腹,立而食,淨具以還。未曾一日白食。偶有大戶堂會,必舞之蹈之,竭盡所能,博人一笑。

時街面汙穢,混乃自尋舊帚,清掃不綴,無寒暑。

貧賤不盜。混以撿拾棄物為計,清貧度日,無隔夜飯食。冬,朔風夾雪,飢寒交迫,卻恪守其真,不飲盜泉之水,不啖嗟來之食,破爛換的幾文,即使稀粥餬口,未聞伸手乞討。

窮則獨善其身,混雖貧卻屢收棄嬰,棄嬰皆患重疾,走而避之眾,混抱而親之,解衣衣之,分食食之,視同己出,令圍觀者感而淚下。久之,遂有善人濟以衣物,混蓋施眾嬰。嬰或三、兩日亡,而人間得享愛心,無憾矣!

戊戌仲秋,好事者尋混,美食佳餚,光鮮衣衫,口稱嚴父,混得意洋洋,渾忘未曾婚配,何來孝兒?竊以為自此漂泊生涯止,身後有靠,沾沾自喜,暈暈乎至舟車市,假兒告車主試駕,車主見混衣光鮮、袖多金,遂慨然許之,假兒絕塵而去,久而不回,怒撕混袖,視之乃廢舊紙張,查混系無產者,無奈釋混。

又十春,混屆古稀,蹣跚老矣,一日感寒,鄉鄰恐不治,送口頭所,一時探望者雲聚,皆曰曾受混恩,床前屋外,時有涕聲,望日,殘雲低沉,混撒手人寰。

究混一生,未育一子,而得享天年,赤條來去,了無牽掛,真性一世,未害一人,世人亦無一人加之罪,幸乎悲乎?

餘嘗求古人之心,或曰善曰義,何者?本性也。近友人小酌,詢近況,笑而應曰:瞎混,瞎混。歸來抱愧,吾與混,天壤之別也!糊塗乾坤,洞察世事幾人歟?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丙申年四月十五日

附記:我對平民瞎混的一點見聞

瞎混,行唐口頭鎮東溝村人,姓趙,年少父母雙亡而成孤兒,天性純真,遊走本縣各村,以苦力換取食物,略顯“傻氣”,故常被人捉弄。我讀小學時即認識瞎混。記得小時候在村小旁,瞎混發牢騷,給窯溝村老趙家出了一圈糞,沒給吃飽,還給吃了個蠍子。後來,大概92 年左右,我結婚後在縣城租房住,碰到瞎混在縣城,主要以撿垃圾、幫工等維生。他還經常到我的房東家幹活,如剝玉米等。後來就聽說,它和縣城一個同樣遊蕩的傻女人(似乎叫傻醜妮兒)晚上住在縣醫院或車站候車室,過著夫妻般的生活。撿垃圾掙了錢,就和傻梅子在飯館吃碗麵;據說生了好多孩子,有人來偷孩子,傻梅子發瘋地護著自己的孩子;有別的傻子想找傻醜妮兒幹那事兒,傻醜妮兒亂打亂踢,不得成就,這傻女人一心只和瞎混好。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瞎混喜歡趕廟或趕集,湊熱鬧。有一次,我走在口頭村北公路上,恰好路遇瞎混大步流星迎面走來,問後才知道他竟要步行到三十多里外阜平縣東城鋪去趕廟。這是我最後見到瞎混。後來就聽說有人把瞎混打扮成他爹,穿戴整齊,揹著個鼓囊囊的皮包(似乎裝著很多錢),到靈壽縣買拖拉機(抑或汽車),那騙子假裝著試車,把瞎混留作人質逃跑的事兒。再後來就聽說瞎混死了。

作為一介帶傻氣的流浪漢,瞎混的確在全縣名氣很大,很值得在縣誌上留下一頁。因其脾氣好,樂幫人,說話憨直逗樂,而招人待見。他的故事在全縣傳播,人們既帶著些許同情,也視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如今,瞎混已去世十來年,行唐少了一個百年不見的奇人,一個供人開心的對象。這也是如今人們仍然能提起瞎混的一個原因。早就想記述一下瞎混的傳奇故事,卻一直未能動筆。今天看到微信群裡有關瞎混的故事,就寫了這些話,算是對瞎混——這個一生受罪、與人為善而樂觀開朗的普通人的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