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致富祕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看幾眼,輕鬆成爲炒股達人!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富人的致富秘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看幾眼,輕鬆成為炒股達人!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人人都渴望財富自由,那麼有沒有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改變思維賺錢呢?

賺錢的七句話

富人的致富秘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看幾眼,輕鬆成為炒股達人!

第一句:你要做羊,還是做狼?

永遠是10%的賺錢,90%的人賠錢,這是市場的鐵律不論是股市,還是開公司,辦企業,都不會改變。天下人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窮人,但富人永遠是少數,窮人永遠是多數。這是上帝定的誰也沒辦法可是賺錢總是有辦法的,就是你去做10%的人,不要去做大多數人做少數富人。你需要換思想轉變觀念擁有富人的思維你就得研究的辦法研究富翁的思想和行為。

第二句:對錢有濃厚的興趣!

問蒼茫大地,誰主財富。為什麼他能賺錢,你不能賺錢,追根溯源想賺錢,首先你要對錢有興趣,對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然錢不會找你。錢不是罪惡,她是價值的化身是業績的體現是智慧的回報,物以類聚,錢以人分,你必須對錢有濃厚的興趣感覺賺錢很有意思很好玩。你喜歡錢錢才能喜歡你,這絕不是拜金主義而是金錢運行的內在規律不信你看那些富翁都喜歡錢都能把錢玩得非常了得。

第三句: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

天下賺錢方法千千萬但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萬法歸一,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複雜的方法只能賺小錢,簡單的方法才能賺大錢,而且方法越簡單越賺大錢。比如比爾蓋茨只做軟件就做到了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專做股票很快做到了億萬富翁。具體講每個行業都有賺大錢的方法他們的方法很簡單你要研究賺錢總結自己的簡單賺錢方法然後堅持它不要輕易改變簡單的方法賺大錢,複雜的方法賺大錢這是賺錢的第三定律。

第四句:賺大錢一定要有目標

年年歲歲花相似,賺錢方法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你賺錢一定要有目標,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沒有目標的人是為有目標的人完成目標的,有大目標的人賺大錢,有小目標的人賺小錢,沒有目標的人永遠衣食發愁。要賺錢你一定要有目標,一定要有野心,這是賺錢的第四定律。

第五句:一定要用腦子賺錢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財富時代,你一定要用腦子賺錢,你見過誰用四肢賺大錢的?一些運動員賺錢不菲,但邁克爾喬丹說: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腦子打球。用四肢只能賺小錢,用腦子才能賺大錢。賺錢始於想法富翁的錢都是想出來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會用腦子賺錢的你就是把他變成窮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為他會用腦。

第六句:要賺大錢一定要敢於行動

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行動你不可能賺錢不敢行動你賺不了大錢敢想還要敢幹現在人們談論財富越來越多,但許多人說得多做得少要知道:說是做的僕人,做是說的主人!我們許多經濟學家談論財富頭頭是道,但他們誰富了,德國行動主義哲學家費希特說過:行動,行動,這是我們最終目的。要想富快行動不要怕先邁出一小步然後再邁出一大步記住利潤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第七句:想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

天下聰明人很多但為什麼絕大數人都不富?在財智時代要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你學過賺錢嗎?我們在小學沒學過賺錢在中學沒學過賺錢在大學還是沒學過賺錢。財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分而財商100%需要後天學習提高。孫正義李嘉誠史玉柱等所有大富翁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會賺錢,但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二是有很強的學習力。正是由於他們善於學習賺錢方法,所以他們超越常人,登上財富巔峰。向成功者學,像成功者那樣子增長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財商總結賺錢的秘籍很快你就會變得富有!


都說股市上90%的散戶都在賠錢,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作為散戶,如何才能成功的在股市上賺到錢呢。

這其實真的是個思維問題,因為炒過股票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散戶,絕大多數人也是賺到過錢的,只是不能保持罷了,所以,如果能夠克服散戶思維,即使是散戶,也是可以賺到錢的。

那麼,什麼是散戶思維呢,如何克服散戶思維呢?

1.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看看你是否會處理,就知道你是不是散戶思維了。

你購買了兩個公司的股票,公司1和公司2,各投入了1萬元,6個月後,公司1的股票漲了,變成了12000元,公司2的股票跌了,變成了8000元。

這時候,你是會賣掉已經漲了的公司1的股票呢,還是會賣掉虧錢了的公司2的股票呢?

讓這個問題在你的腦子中停一會兒,然後我們先來看一下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一個實驗。

2.

卡尼曼教授交給受試者50美元,然後拿出一個硬幣問:你願意參加一個遊戲嗎?我拋硬幣,如果頭朝上,你就可以再得到50美元,如果頭朝下,就把50美元還給我。當然,也可以拒絕和我賭,直接拿50美元走人。

如果你來參加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擇呢。

大部分受試者的心理是:來一趟白得50美元,已經很好了,如果賭一下,搞不好空手回去,於是大部分受試都都選擇直接拿50美元走人。

之後,卡尼曼教授又做了另一個實驗,每個受試者進來的時候,先給了他們每人100美元,教授還是拿出那個硬幣邀請受試者參加遊戲,如果硬幣頭朝上,就可以帶著這100美元離開了,如果頭朝下,就空手離開。如果拒絕玩這個遊戲,會從你身上拿回50美元,然後才會放你離開。

這時候再想想,如果你參加了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呢。

在這個實驗中,大部分人選擇了賭一把,因為一開始的100美元是已經到手了的,而被人搶走50美元可是相當不爽的,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拼一下。

在卡尼曼教授的這兩個實驗中,其實受試者只要不參加遊戲,得到的就是50美元,而選擇賭一把的人,得到100美元和什麼也得不到的可能性都是50%,但是,因為採用的方式不同,大家的反應卻完全不一樣了。

3.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實就是人們的一個普遍的一種思維在起作用,損失厭惡,也叫沉沒成本厭惡,其實也就是前面介紹的散戶思維了。

沉沒成本,其實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簡單說就是,你以前為一件事花進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沉沒掉的,按說不應該影響你下一步的決策。

但是因為你付出過了,所以如果失去了,就會在心理上無法接受,這就是為什麼在卡尼曼教授的實驗中,如果一開始就得到了100美元的人,就不願意再付出50美元了。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沉沒成本也在很多方面有所表現,下面看一下兩個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一個是看電影,一個是吃飯。

4.

例子一:你興致勃勃的去看電影,10分鐘之後你就知道這是一部爛片,後面的情節你其實完全不想看了,那麼,想一想,你是會馬上起身就走,還是堅持把爛片看完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既然電影票已經買了,錢已經花了,那就看完吧。

例子二:你去飯館,點完菜後,發現有一個菜非常不好吃,那麼你是會把它吃完,還是不吃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菜已經點了,付錢是一定的了,就湊合菜吃完吧。

可是仔細想一想,這些成本已經付出了。不管你吃或者不吃,在成本方面,其實是完全一樣的,而不吃還能保持身體健康,腸胃舒暢,吃下了,除了讓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外,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其實。

這些事情的結果一點兒也不難分析利弊,可是大部分人為什麼會進行錯誤或者沒有任何好處的選擇呢?

這其實和我們大腦的運行機制有關,我們個體有時候真的很無辜呢?

5.

人類大腦的運行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過去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對當下的判斷有很大影響的。很多重要的經驗還會固化在我們的基因裡,例如人類害怕蛇,就完全是經驗,固化在基因裡的,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會有這個經驗。

從好的一面說,這提高了我們決策時的速度,降低了大腦的負擔。但是,從壞的一面說,這種大腦運行的方式,也讓我們不能客觀地判斷當下的形勢。

而且,人類還會為自己的這些其錯誤的經驗想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做的時候心安理得。

網上一段著名的總結:很多時候,我們在消極荒廢時,還以為是在放鬆;在傷害別人自尊時,還以為是直率;在隨便放棄時,還以為是在選擇;在喝得酩酊大醉時,還以為是豪爽;在不思進取時,還以為是低調。

很多老人家,剩下飯菜後,即使已經吃飽了,也會再把這些剩下的菜全部吃掉,然後會認為自己是節約,孩子是浪費。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公司1的股票和公司2的股票。

6.

其實,一個公司股票下跌通常說明這個公司業績不好,如果繼續持有,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比漲回去更大。而一個股票不斷上漲的公司,通常在同行業中具有競爭性,股票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那些下跌的公司更大。

可是大部分散戶的想法是:從公司1的股票上已經賺了,應該落袋為安,於是很多人將公司1的股票賣掉了,而公司2的股票虧了,如果現在賣掉,真的就虧定了,於是就留在手上,在他們的心理,會覺得只要不賣出,就不會虧損。

事實上,股市是一個買賣自由的市場,股票價格並沒有合算或者不合算,如果一支股票的股價下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原來對它的價格判斷錯誤,過高地估計了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

而散戶的行為,永遠是賣掉好的股票,留下爛的股票,所以才會一直虧錢,這件事和智力沒有關係,是人的思維定式的問題,就是前面說到的散戶思維在起作用。

7.

因此好的投資人都懂得在投資時,要具有極為客觀的思維,也就是說一切的判斷都以事實為依據,對結果不作事先假設。

這個說起來容易,但要真的做到,其實很難很難,因為它跟固化在我們頭腦中的本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大部分人成了被收割的散戶。

所以,想賺錢,想在股市中成為幸運的10%,就改掉散戶思維吧,不要再被直覺所困擾斷,不要被經驗所左右。

就象巴菲特所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富人的致富秘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看幾眼,輕鬆成為炒股達人!


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必須正確理解股市的本質。

你離真相越近,離成功也就越近。最重要的問題:股市是什麼?可能有些人沒有細想過,但任何一個股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拿自己的鈔票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當然沒有終極的正確答案。在現階段我的理解是:股市是財富的再分配場所,推動股價升降的背後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體價格是通過多、空雙方競爭來實現的。我所有的思想都是圍繞著這句話而發的。在股市偶爾賺錢很容易,但想長時間笑傲股市,必須對以下這幾個問題進行持續地探討。

1、財富是什麼?它對你自己有何意義?它對別人的實際影響力如何?

2、你瞭解自己嗎?你瞭解別人嗎?你瞭解人性嗎?

3、競爭是什麼?你瞭解它嗎?你在採用什麼方式競爭?結果如何?別人是怎麼競爭的?

富人的致富秘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看幾眼,輕鬆成為炒股達人!

要正確地認識到:在股市競爭獲勝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其它行業。

原因在於:1、炒股獲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進入門檻低。這些因素導致了股市裡競爭的強度比在其它行業激烈和殘酷得多。由於人性的缺陷和對競爭規律認識的不足,絕大多數人必定將成為犧牲品。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嚴峻的現實:股市掙錢很不容易!!但的確著存在著一些長期以來一直比較成功的人。那麼,成功之路到底在何方呢?

高手們成功方法不盡相同,只有探詢他們的心路歷程,我們才能發現他們取勝的關鍵。

股市是人性的競爭,在股市能夠長期生存下來的人無疑是強者,高手們真正意義上的強大是他們的心靈,所有高手的共同特點是他們能夠在心性(類似持久的精神狀態)層次上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在市場上持續獲得競爭優勢,就是說,高手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心之刀。但提取他們共同的素質,我們就會發現:

1、他們都有達觀、積極面對困難的心境和心態。這屬於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層次。

2、他們都是有堅定信仰、不盲從的人。

3、他們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喜歡面對挑戰。

4、他們善於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從我作起。

5、他們冷靜、耐心與堅韌。

6、他們有大局觀、遠見卓識。

7、他們非常瞭解自己的缺陷並有有效的制約方法。

8、他們熱愛股市,願意為自己的事業獻身。

你在巴非特、索羅絲、林奇等高手身上看到這些素質的影子了嗎?你看到這些才是高手真正實力的精華嗎?


散戶牢記三大紀律

投資股市獲取一定的投資收益,是件既不神秘也不復雜的事,完全有章可循。我們只要認真學習,不斷實踐,注意學人所長,避己之短,自會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回顧自己在股市搏擊的十幾年歷程,我體會到,在入市的時候,有這樣三大紀律一定要遵守。

一、不滿倉

在具體實戰過程中,很多人喜歡滿倉操作,這樣往往把自己置於被動之地。據觀察,能夠做到買上股票就一路上漲的概率非常小,絕大部分投資者買入後,或是當日或是次日,都有被套的經歷。如果滿倉操作,股票被套之後,就只有著急後悔的份了,從而失去了再次低點買入攤低成本的機會。我的經驗是,決定介入某隻股票的時候,先買入60%的倉位,然後根據該股日後的技術圖形和大盤的狀況,在其上下%左右的空間裡,再買入30%的倉位。此後,無論是該股如何上漲,都要留有10%的資金作為機動。

在股市裡,沒有永遠正確的操作,動輒一次性滿倉殺入的操作方法,顯然是盲目和不理智的,堪稱炒股第一大忌。

二、不逆勢

投資股票就如同開車在馬路上行走一樣,必須沿路順行,遵守紅綠燈的節制,才會安全到達目的地,才會避免交警的罰單。也就是說,投資股票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大勢,要在大勢確立上升的初期介入,從而確保一路綠燈暢行。如果違背了這一根本,在大勢逆轉的時候也要買入股票,就如同開車逆行,即使沒有交警處罰你,又有誰敢擔保,你不會和疾駛而來的物體發生摩擦呢。果如是,不但受傷的是你,而且責任也全在你,必是得不償失。

在股市裡,沒有永遠的幸運兒,不要心存僥倖。順勢者昌,逆勢者傷,堪稱是股市中的金科玉律。

三、不貪婪

追求炒股利潤的最大化,是大家共同的心願。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卻又敗在了追求最大化這一目標上。我們股民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本來買入這個股票後,我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獲利了,可是,還沒有漲到我的理想價位,沒賣,結果又跌了回來,又被套了。“可以說,我們手中大部分被套的股票,在起初介入的時候,都有過或多或少的盈利,正是由於我們的貪婪,沒有及時止盈,最終轉盈為虧,直至深套。因此,如何掌握股市技術指標,戒掉貪婪,適時止盈頗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