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5月30日,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设计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冯家坪村金沙江“溜索改桥”工程进行引桥现浇箱梁最后一次混凝土浇筑,该次施工完成标志着桥面实现贯通。按工程进度,这座紧邻鹦哥溜的“溜索改桥”预计6月可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两岸群众的出行条件。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溜索是居住在我国西部大山深处群众的一种原始出行方式,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出行手段。使用溜索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须品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布拖县冯家坪溜索(云南境称之为“鹦哥溜索”)有“亚洲第一高溜”的称号,是连接金沙江两岸的溜索中最险峻的一个,该溜索离金沙江江面高度约260米,横跨金沙江两岸,长470米,两岸山势险峻,其下波涛汹涌。鹦哥溜是云南村民到达四川的主要通道,很多村都是由沿着岩壁上开凿的羊肠小道连接,时常发生人、骡马落崖的悲剧。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凉山州布拖县冯家坪溜索现状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凉山州布拖县冯家坪溜索现状

交通运输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商定将在“十二五”期间,合作实施贫困地区“溜索改桥”工程,结束“溜索时代”。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承担了凉山州2座和甘孜州46座溜索改桥的设计任务。溜索改桥是国家为改变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设施落后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承载着百万群众的期待与梦想。时间紧、任务重,不得有丝毫懈怠。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于2014年9月至11月、2015年7月至8月,分别进入甘孜、凉山州,开展“溜索改桥”项目外业工作,先后完成两州13个县域内48座桥梁的现场测量工作,整个行程94天,总里程逾万公里。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在甘孜州外业测量期间,许多地方已是皑皑白雪。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外业组人员行走在国道天险,穿梭于高原峡谷,凛冽的寒风中,飘洒的雪花下,高寒、缺氧、温差大,海拔高、道路险、冰雪重。他们白天承受着海拔5000米的剧烈高原不适,一个县一个县,一个点一个点的测量放线,收集数据,对地质和水文进行现场调绘,晚上选择村间民房就住,对测量数据进行梳理归类,并将当天整理的成果及时传回该院,有效保证了内业人员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有时需要徒步前行十几公里,有时需要利用溜索飞渡峡谷。大家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筑路”精神,很好完成了工作保证了溜索改桥施工图设计顺利推进。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由于溜索改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开工以后对后服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项目开工至今先后对凉山州溜索改桥项目后期服务13次,对甘孜州的46座溜索改桥项目也进行了多次设计回访和后期服务次。总计行程近4万多公里,解决路了施工现场的大量问题,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寒心铁索变暖心大桥——“溜索改桥”设计者背后的故事

(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