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文化“惠民文化演出”走基层

达州市文化“惠民文化演出”走基层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艺术表演团体到基层演出。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演职人员们如何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田间地头?记者随团4天,记录了他们幕后的故事。

突发情况 演出被迫中止

4月19日中午,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在开江县靖安乡中学的“惠民文化演出”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演员卸妆、服装打包、音响拆除、道具装车……下午2点30分,下一场演出将在该乡竹溪村李家院子开始,中午的时间紧迫,所有人只能随意扒几口便饭。

李家院子不大,音响师肖涛将阵列扬声器摆放在观众的背后,并取消演员们的返听。“这样摆音响行不行?”面对大家的质疑,肖涛拍着胸脯保证:“这就像歌厅里唱卡拉OK,效果绝对不错!”

村委会提前一天便通过广播发出了演出预告,为了占据有利地形,村民们扶老携幼早早赶到了演出现场。演出准点开始,主持人报幕后的第一个节目便是由演员马琳演唱《幸福来》。可刚唱了一句,扬声器却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破音,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迫使演员退场,表演中止。“也许是插头出了问题!”工作人员排查了一遍线路并重启音响设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只要播放伴奏的时候启用话筒,扬声器就会发出巨大的爆破音。

急得上火的演出领队李义忠认为是音响师未按常规摆放扬声器造成了这样的问题,而音响师认为是电压不稳造成的结果。

没有音响设备,就意味着舞蹈和声乐、器乐表演时,无法播放伴奏带;唱歌和小品表演时,没有扩音,严重影响演出效果。时间飞快流逝,观众们却没有退场的意思。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待,有人提议:来一场“无声”的演出,让演员们都扯大嗓门吼。但没有效果的表演,立即被大家否决,所有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症结终于被找到了——原来李家院子背后的开江农业示范区正在建设农旅示范点,十多名工人正在稻田里修建阳光餐厅,数台电焊机、切割机、搅拌机全功率运行,导致电压波动干扰到了音响。

“工人兄弟!你们歇一歇,让我们来为你们跳一支舞!”协商很快达成,观众队伍里多出了十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音乐再次响起……高档的音响设备呈现出了最佳效果,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延迟开演 等候群众看戏

达州市文化“惠民文化演出”走基层

4月26日下午的演出在宣汉县普光镇铜坎社区。作为川气东送的起点,铜坎社区除了本地居民外,还有很多普光气田的工人。通过高速公路,这里离达城不到1个小时车程,奔波了近一个月的演职人员,庆幸今天能在天黑前回家。

下午2点30分,既定的演出时间到了,背景音乐响起后,主持人李庆宏准备上台报幕,副领队兼前台主任赵敏示意她再等等:“观众太少了!”屈指可数的观众让社区主任罗建昆也感到很尴尬:“这几天正值春耕,大家在忙农活,工人又没有下班,估计晚些时候才有观众。”惠民演出没有群众观看,就沦为了一种形式。赵敏决定将演出延迟,等群众多了再演。

“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2012年以前叫达州市艺术剧院,是由市歌舞团、川剧团、杂技团、京剧团合并组建而成,是我们市上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属于市文体广新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在省及全国比赛演出中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干了一辈子文艺演出的赵敏和记者聊起了过往:“多年前,我们下乡演出要收票,每个观众20元钱,借用学校或乡政府的礼堂表演节目,每场能卖好几百张……不过也有卖几十张的情况。2014年,下乡演出成了一项惠民工程,由政府出资采购,我们免费给群众演出,今年一共要演出40多场。”

送戏下乡是我市的一项惠民工程,“群众看戏,政府买单”的演出方式不仅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观众也比曾经售票的时候翻了好几番。为了能让更多的群众观赏到精彩的演出,市文化艺术中心选择表演的时间一般是逢场天或节假日,场地则选在中小学的操场或新农村聚居点。

忙完了农活,工人也下了班,观众多了起来。演出正式开始……

遭遇堵车 热心观众当司机

4月27日的演出在宣汉县桃花镇。铜坎社区的演出结束得很晚,道具组和音响组的工作人员连夜坐小货车到桃花镇中学布置场地。27日早上9点,全镇的中小学生整齐地坐在了操场上,场镇上的居民也蜂拥而至。

大家都翘首以盼精彩的演出,可满载数十名演员的大巴车却被堵在距桃花镇10公里的山路上。

拉石头的大货车在陡坡上抛了锚,堵住了所有过往车辆。演出的时间到了,工作人员只得上台向观众致歉并说明堵车的情况。

“堵住了不要紧,我们可以去接啊。”几名前来观看演出的热心群众自发地开着面包车前去接演员。演出因堵车被推迟了40分钟,为了回报热情的观众,大家的演出更加努力。

该镇镇长李华说,“群众看戏,政府买单”的文艺下乡方式,既有效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演出,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对基层群众起到潜移默化的宣教作用。这种形式远比常规的做报告、搞宣讲、拉条幅等更有效果。细雨纷飞 幸福歌声入画来

5月8日,达川区麻柳镇的演出一如既往,上午在学校,下午在农村。当天细雨连绵,观众或打着伞或披着雨衣,对于很难看到一场高水准歌舞演出的他们而言,这种难得的机会即使淋雨也不能错过

演出正常进行,露天表演的演员们虽然一上场就湿透了,但是他们依然尽心尽责地演到最后一刻。不论刮风下雪,不论寒来暑往,文化艺术中心演出队里不仅有即将退休的演奏家,也有青春勃发的年轻舞者,马琳、苟海泉、丁友全、聂绍宏……这一个个舞台上的骨干演员,为基层群众起舞,为幸福生活欢歌,他们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把艺术的种子播撒下去。

4天的采访结束了,脑海里学生和群众观看演出的欢乐场景历历在目,开场舞《幸福来》的歌声依然萦绕耳旁:“幸福的人儿笑逐颜开,幸福的家园欢乐满怀……”

那就让幸福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