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峡大坝、住湖北宜昌(旅游日记 2016——13)

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农历十月初四

早晨7.00邮轮到达了秭归县码头,三峡游到此结束,游客全部下船,乘大巴车前去游览三峡大坝。

今天是三峡游的最后一天,但是三峡只游览了瞿塘峡巫峡两个峡,还差一个西陵峡没游呢。原来左天夜里我们的“公主号”就是在西陵峡中航行过来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西陵峡的下段了。

西陵峡因在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

西陵峡西起巴东官渡口,东止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20公里。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自上而下共分四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宽谷。

西陵峡的大部分区域已被三峡库区淹没,但还有下段宽谷的30公里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态。

这时我才弄明白了,邮轮为啥都停在秭归码头了。要想游西陵峡下段还没被淹没的30公里的流域,还要在宜昌市再另选择旅游线路。

大巴车驶出秭归县城,大约在8.30分就到达了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坛子岭景区。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非常像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

坛子岭海拔262.48米,是三

峡坝区15.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最高点,站在坛子岭上可以近眺大坝,俯瞰长江。三峡大坝的雄姿一览无遗,尽收眼底。还能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县城的远景。

坛 子 岭

坛子岭景区以高度的递增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主要有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点,向游人们展示了修建三峡大坝的全部过程。

站在坛子岭上 看到的最让人感到震撼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规模举世无双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在坛子岭上见到的五级船闸

船闸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为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三峡大坝坝前的正常蓄水的水位是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是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米,凡是船舶要通过船闸就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建造这样一座船闸共用了6年的时间,炸平了18座山头,开凿出了这条176米长的航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巨大工程啊!

三峡工程时间表

在三峡大坝展览馆里,我知道了:

三峡工程的全称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

一座堤后式水电站

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

一架升船机

三峡水电站共安装了26台水轮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相当于18座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的总量,相等于18座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年发电量为847亿度。

在展览馆里我还拍了一张三峡水利枢纽的全图。真是工程浩大,风景这边独好!

11.00时离开了坛子岭后又来到了长江边,在这里能看到三峡大坝的全貌。

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段在宜昌市的三斗坪区域内,距离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包括主体建筑物和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2308米、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是175米。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

站在长江边,望着将滚滚长江被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也可能是见景生情吧,在我的脑海里也掀起了思绪的层层浪花。

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的漫长历程。

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1924年,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曾数次提出了“建设三峡水利电力工程”的设想和计划。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华民族政府先后于1930年至1932年组织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察队,并完成了《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但是趋于政府的无力、无能,是这一计划也成了纸上谈兵。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推行“金元外交”,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达成了《利用美贷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并开始赋予实施。但是到1947年由于中国内战的爆发,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从建国初期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筹划和中国国力增强,三峡大坝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终于正式开工了,经过全国人民12年的共同努力奋战斗终于在2006年5月20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全线竣工。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站在长江边,望着远方这高大宏伟的三峡大坝,让我从内心里感到: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观完三峡大坝,三天的“长江游”也就结束了。旅行社的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宜昌市区,我和老伴打了台“的士”,在宜昌火车站附近找了个酒店住了下来,下午休息,晚间去超市逛逛,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和宜昌的市容。

今日支出:住宿120元、晚餐70元、

超市75元、的士20元,共计28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