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成功不僅因爲害怕失敗,更因爲你害怕成功!

你沒成功不僅因為害怕失敗,更因為你害怕成功!

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種恐懼,讓我們不敢去做自己本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

人們害怕變成在最完美的框架內,以最大勇氣和能力所能達到的樣子,也就是害怕成功。

但是每個人又對成功十分嚮往!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對自身傑出成就的畏懼或想躲開自己卓越天賦的心理。

我們很想取得成功,但面臨成功時,卻又總伴隨著心裡猶豫。

我們既自信,但同時又自卑;我們對傑出人物既敬仰,但又總是有一種敵意。

我們敬佩最終取得成功的人,而對成功者,又有一種不安、焦慮、慌亂和嫉妒。

我們不僅躲避自己的低谷,也躲避自己的高峰。

這種心理發展到極致,就是自毀!

即面對機會、成功或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時,總是浮現“我不配”、“我受不了”的念頭,最終與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

《聖經》上有一段故事,說的是先知約拿奉上帝之命前往尼尼微城去傳話,這本來是難得的使命和崇高的榮譽。

可當他完成了這項使命,榮譽擺在面前時,約拿卻感到了畏懼。

於是,他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讓人紀念他,覺得自己名不副實;他表示做這件事是不得已的,他把眾人目光引到神那裡去。

這種在渴望機遇,但是當機遇真正到來時自我逃避,退後畏縮的心理,便是馬斯洛所說的“約拿情結”。

正是這種心理,導致我們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

約拿情結其實是我們平衡內心壓力的一種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機會,但是在機會面前,只有少數人敢於衝破壓力,認識並擺脫自己的約拿情結,最終抓住機會取得成功。

德國一家電視臺有一檔叫《誰是未來的百萬富翁》的智力遊戲節目,通過答題可以贏得豐厚的獎品。

這個遊戲的規則是:每闖過一關,贏得了關卡獎勵後,需要參賽者自己選擇是否進入下一關。

下一關的獎勵會比上一關更加豐厚,直到最後一關,累計可以贏得一百萬大獎。

但是,如果未能闖過下一關,那麼之前贏得的所有獎金就都沒有了。

在節目開播的前幾十期裡,沒有一個參賽者能夠獲得一百萬大獎,因為所有優秀參賽者都選擇了見好就收。

只在獎金累計到十萬的時候他們便放棄答題,退出比賽,而真正一路過關斬將、戰鬥到最後的人始終沒有出現。

直到幾年後,一位叫克拉馬的年青人,在獲得十萬大獎之後決定繼續挑戰。

他破天荒地挑戰到五十萬獎金的關卡,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不放棄,衝擊一百萬終級大獎。

最終,他獲得了節目開播以後的第一個一百萬大獎。

其實成就克拉馬的不是他的學問,而是他的心理素質和雄心。

在獲得五十萬獎金之後的題很簡單,只需要略加思考就能輕鬆答出,但是很多人太在乎眼前擁有的,就沒有膽量挑戰這一關。

正是約拿情結阻礙了這些人進一步挑戰自我,他們的信念是:“沒有嘗試就不會失敗;沒有失敗就不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設限心理,使得很多人雖然可能比克拉馬更有能力、更有智慧,卻達不到克拉馬所能達到的高度。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只能一世平庸,成功者永遠只是少數的重要原因。

約拿情結讓人的真正實力大打折扣!

假設你想開創事業,讓自己變優秀、變卓越、變成功!

你就必須要敢於打破約拿情結,敢於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其實豐功偉業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金億謀說:能阻礙你成功的人,永遠只有你自己!

好,今天到此!

關注我,讓你每天思想都不一樣!

——END——

金億謀

創業領袖

一本創億董事長

創業思維理論開創者

《總裁創業模式》主講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