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害怕”,家長再不重視,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

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曾潛伏著一個可怕的怪獸,這個怪獸,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就是夜裡衚衕口那個昏暗的公共廁所,每次去完都要一路狂奔回家,後來廁所接觸不良的燈泡修好了,沒有了黑暗也就再也不會壯著膽子,上完廁所之後慌張的逃走了,孩子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是需要一盞明亮的燈去指引,而這個“燈”的最佳人選,只有備受他們信任的父母,不要覺得孩子說害怕是“孩子氣”,給他一束光,驅散那些陰影陪伴他變得更加勇敢。

孩子總說“害怕”,家長再不重視,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

感覺害怕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害怕、憂慮是人的天性,有助於人們應付新情況,避免危險。對於孩子來說,害怕的事物多種多樣,可能是害怕陌生人、黑暗,害怕站在高處、雷電、甚至有些孩子還害怕毛絨玩具。孩子其實就是一張白紙,他們對於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對於恐懼也沒有任何感知能力。說到底,孩子之所以會“膽小”,其中最大的因素,莫過於父母。父母是孩子來到世界認識的第一人,父母傳遞給孩子怎樣的表情、感覺,孩子就會接收到怎樣的表情、感覺。害怕鞭炮,是因為父母一再強調它很危險;害怕蟲子,是因為父母表現出明顯的厭惡;害怕黑暗,是因為父母曾把孩子孤身一人留在黑暗中。

孩子總說“害怕”,家長再不重視,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

父母應該給男孩更多關懷,給女孩更多勇氣。對於男孩,父母要注重和孩子的情感聯結,讓孩子感受到真切的關懷與溫暖。對於女孩,父母要鍛鍊她們的勇氣與膽量,鼓勵她們大膽地探索世界。克服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它。讓孩子知道,他所害怕的東西是可以被談論,被瞭解,被觸摸的,它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沒有真正可怕的地方。孩子跟你說:“媽媽,我很怕黑。”你就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覺得黑暗很可怕。”“但我也知道,黑暗裡沒有藏著會傷害你的東西。”要看到真實的孩子,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他的恐懼根源,陪伴他帶著恐懼的情緒,去挑戰,孩子會願意突破自己的。要讓孩子看到真實的世界,知道很多可怕的東西只是幻想,現實中並不存在,而真正的現實可愛又迷人。這一切一切,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只要你在孩子害怕的時候,篤定地握緊他的手,他就會知道,世界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能戰勝他的父母。

孩子總說“害怕”,家長再不重視,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

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當他們自身能力提升後,很多問題就不再是事兒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培養他們的能力,幫助和陪伴他成長。隨著孩子對自己身體素質的自信、平衡感的提高、情緒管理力的提升,克服恐懼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當我們感到害怕時,可以承認我們不夠勇敢。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有勇氣去解決生活的困處。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不是不能害怕,而是懷著害怕。我們依然前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