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疆那么多好的农副特产走不出新疆?

西域三十六国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起来新疆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来一些新疆的美誉,比如“瓜果之乡”、“歌舞之乡”等等。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还要属新疆的各种特产,各种干果、美食、瓜果等等。但是还有一点就是新疆的很多特产只能在当地才能够买到,到网上很难买到正宗的新疆特产。

其一物流交通

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并不难分析,比较喜欢网购的人都知道新疆地区一般是不再包邮的行列的。所以这就看出了新疆地区的快递物流在发张上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另外就是新疆地区处于我国的西北边缘,路途太过遥远,快递物流时间过长的引起的。我个人认为这是限制当地特产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毕竟目前的电商行业如此迅速的发展,对新疆特产商而言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电商发展的前景,只不过目前的基础设施限制了当地特产业的发展。

记得上大学时有位同学是新疆的,当初我们很多同学都想从他那里卖一些当地的干果特产。同学很豪爽就答应了,同学说我们家种的就有,送你们都没问题,但是邮费得你们自理啊!虽然当时觉得很好笑,不过想想物流行业在当地确实是很不完善啊。

其二品牌

问题中提到新疆的农副产品的品牌意识很差,这一点说的很对。新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可以说很多,在质量口感上绝对可以称之为国内农产品中的精品了。记得几年前什么美国蛇果、车厘子流行的时候,自己也跟风买了点尝了尝,真的可以说没啥好吃的,价格还死贵。但是反观国内的瓜果市场,我们并不缺精品高质量水果,但是为何就没有人家美国进口的水果在价格上占优势呢?难道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吗?

其实究其原因,中国人在思想当中有一种水果就是那种拉着一大车随便挑随便捡十块钱能买一大包的东西,并不是装进盒子里美得像装饰品一样的东西。这就说明了中国人在水果方面的品牌意识不够强。当然新疆地区这种问题就更严重了。个人认为可能是当地人从小接触到的水果就是在这样的,并没有意识到当地的水果比外地的水果好多少,所以品牌意识不够强。

其三市场混乱

其实近几年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新疆的瓜果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各种品牌也是有的,就比如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葡萄、无花果、杏子等等都是很有名气的。但是名气是有了,市场上真正的新疆原产水果却不多,很多都是打着新疆名号的冒牌产品。这对于新疆水果的发展无疑存在很大的影响。很多人花钱买来了口感一般的“新疆水果”自然是会给新疆的水果品牌带来不好的市场口碑了。

其四配套设施

此外就是新鲜瓜果行业的配套设施不完备。瓜果行业想要走出去,运输、冷链设施等都造成当地瓜果行业很难走出去。就算有些瓜果种植户的水果有人收购,收购价也是低的伤人。这里面不仅有果农的问题,果农水果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果农盲目追求产量,造成水果质量已不如从前。并且缺乏合理的种植理念,容易一窝蜂的种植同一种水果。而水果收购商还需要顾忌包装、运输、人工等各项费用。种种原因造成果农和水果收购商都不是很满意。

以上来自科学兴农。


科学兴农


我家是阿克苏红旗坡的,家里也有些红富士冰糖心苹果🍎,今年卖果子是很困难,我总在想,既然我们这里是产地,应该说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说收苹果的老板吧,他们来到地头收苹果,路途遥远,吃住都在当地宾馆,收到了苹果在雇车拉到内地,在通过网络平台,包邮销售,价格翻了好几倍,作为产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走电商平台自己销售吗?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1.路途遥远,运费就比果子贵,5元每公斤的果子,快递的运费就要6~7元/公斤,试想一下到了消费者手里是什么价格?2.真正的阿克苏红旗坡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在11月中下旬才开始采摘,(打过霜的红富士苹果才会凝结冰糖心),可是10月份的内地已经满大街都是所谓的“阿克苏红旗坡冰糖心”苹果啦!就算红旗坡的红富士再有名,也经不起李鬼的透支,时间久了,试想一下,消费者花了真冰糖心苹果的价格,买到了假冰糖心苹果,时间久了,就算摆在眼前的是真的,他们也不会去买!3.在整个环节中,当地政府也没做到对金字招牌冰糖心红富士的保护,任由其他地方的李鬼苹果对真正冰糖心红富士的侵蚀,大家都是到阳澄湖大闸蟹,每年都是在中秋左右上市,今年因生长原因,要延长到中秋之后才上市,今年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网络媒体都在报道此事,让广大消费者知道什么时候买才可以买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当地的合作社和政府都在想法设法维护自己的品牌,甚至给每个螃蟹都带上了“身份证”,而红旗坡既没有上了规模的合作社,也没看见政府牵头去做保护品牌的实际举动,(今年因苹果滞销,听家里人说中央台要来拍片做宣传,我原想这下苹果有销路了,结果就开了一个所谓的订货会,领导在台上讲讲话,也没见中央台及网络的宣传,红旗坡果农的苹果该滞销的滞销,该贱卖的贱卖,感觉没什么效果?)难道果农的惨状和政府无关,难道这个好品牌没给政府带来经济的发展?个人愚见:政府牵头和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做好品牌的维护,哪怕每亩地交些品牌维护费,相信果农为了不在有像今年苹果滞销,也十分愿意的。再者不能再去吃阿克苏红旗坡冰糖心红富士苹果这个金字招牌的老本了,政府与内地科研单位合作,改良提高冰糖心苹果的品质,不要在像现在还用以前的种植技术,产量固然重要,提升品质才是王道,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吃到高品质绿色的产品,同时也提高了果农的实际收入,再者组织有意愿的农户学习电销平台,网络销售,和快递公司合作降低运费成本,及提高送达时效,让消费者花较少的钱,吃到高品质放心的冰糖心红富士苹果。不至于现在的果农完全靠收果子的经纪人说了算,导致辛勤劳作一年的果农,辛苦劳作了一年,看到自己的果子滞销或者被贱卖,而消费者为高昂价格的冰糖心红富士苹果买单,中间的大部分利润被“二道贩子”拿走,长久这么下去,不仅仅挫伤的是靠天吃饭果农的积极性,对作为农业为主的当地经济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新的市场环境要有新的市场头脑,政府和果农一起变革才会闯出一篇新天地!(本人愚见,请大家吐槽!见谅!)


猫和鼠65662557


因为新疆离内地太远了,我国经济最发达、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当属长三角、珠三角,乌鲁木齐距离上海约四千公里,驾车需要四五天,搭乘火车需要40个小时,坐飞机直飞也要5个多小时,与上海直飞新加坡的时间差不多,而乌鲁木齐到广州深圳就更远了。高昂的物流成本导致很多人没有口福享受新疆特产。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新疆农副特产主要是红枣、葡萄干、核桃、巴旦木等干货坚果,保存容易、运输方便,所以才能全国畅销。鲜果主要有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和苹果,也是比较抗压的品种,而新疆产的无花果、桑葚、小白杏、西瓜等在内地则比较少,尤其是无花果和桑葚,特别容易坏,一般也是做成干货卖到内地。

新疆还有一大特产是冷水鱼,比如乔尔泰(狗鱼)、高白鲑、五道黑、哲罗鲑、伊犁河裸腹鲟等,活鲜运输成本更高,想吃也只能去新疆了。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农技专家


鲜农场


不是卖不出去,是卖出去也不敢相信!我就是新疆人,在内地工作,很多写着新疆苹果,新疆哈密瓜,新疆这个,新疆那个的,其实和新疆一点不沾边。就我这样的业务选手,都看得出差别。

我每次回新疆,只要一发朋友圈,无数的人需要代购。为什么?当地没人卖吗?也不是,还是大家的信任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好的东西慢慢被挤兑。

从新疆来说,红枣,核桃,苹果这老三样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很多内地商人,看中这个商机,在新疆大举圈地,改良品种。现在的枣树也就不到2米,上面几乎看不见叶子,密密麻麻全是枣。你们说,这还能好吃吗?

一味的追求产量,忽略了对质量的要求。有时候,农副产品的生产也需要一些工匠精神!

不得不提日本,弹丸之地,气候也没有独特的优势,地形土壤更是平淡无奇,到日本很多的农副产品确实全球知名。

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遗憾,小时候的葡萄没了,杏子没了,桑葚没了,西瓜没了,苹果,红枣,核桃,哈密瓜也慢慢差了,无花果,水蜜桃几乎见不到了。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能回去精耕细作,找到童年的味道!


听者杂谈


首先,距离导致的运输和储存成本的增加,新疆地理位置确实偏远,物流欠发达,比如库尔勒的香梨运到北京,需要从库尔勒运到乌鲁木齐,然后再从乌鲁木齐中专运到北京,即便走航空也要5天左右的时间,不仅仅是时间成本,运输成本也大大提高。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损耗的部分,加上又是一笔成本。种种原因,导致了新疆的农产品运到内地的价格整体偏高,而农户其实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受益。

第二,新疆所有的农产品,虽然名气较高,但市场辨识度不高。大家都知道新疆的农产品好,但是卖到内地的农产品鱼龙混杂,没有标准的识别度。

第三,整个种植与销售的系统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产业链整合,市场化程度很弱。比如觉得种枣赚钱,就整体都种枣去了,也无法预判下市场,调研下市场是否可以去化这么大量的产品。经过几年时间,枣园培育好了,枣子的市场又不好了,农民不可能把枣树砍掉,转种别的农场品,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弱的。这样就导致本地同质化成品恶性竞争,同时也导致了新疆农场品的单一结构,不够丰富,市场竞争力较低。

第四,新疆整体经济建设落后,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本、人才和技术流入,导致相关产业链整体水平落后。

第五,过分追求增产,对农场品精细化种植不够,导致近几年有些农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影响整体新疆农场品的口碑。


西行客


现在大家都知道新疆的东西好,尤其是瓜果,因为独特的自然风貌,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

新疆真的不缺好东西,也不缺好的市场,只是缺少好的平台对接。只是目前在政策扶持上面还不到位,也缺少好的市场引导。

目前大家绝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打价格战的层面,认为只要价格低,市场就能认可,事实上还真就不是那么回事。导致对接平台商家为了生存,必须压低价格,进行竞争,产品品质就得不到保证。所以也就得不到市场认可。

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些思维营销方式。

现在全国都在搞互联网“+”,怎么样才能把互联网“+”,运用到农业项目中,怎么样才能把农副产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这是大家都在摸索的新课题,并且这个模式也不是大家都通用的。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企业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哈密百果园商贸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他们一下,他们公司一些好的经验倒可以值得大家相互借鉴参考一下。

哈密百果园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新疆农副产品,土特产直销的公司。并成功注册了商标“瓜果联盟”,他们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根据消费人群,把市场细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并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制定其专属的市场营销模式,比如新疆的哈密瓜,根据市场的需要,分类进行种植。走高端市场的产品,不论是从生产种植到采摘,还是到客户体验,服务等等细节上都进行了细化。在产品筛选上更是严格把关,层层筛选,真正做到了优中选优。这样的产品不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得到了保证,这样高逼格的产品一经推向市场,马上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到了提高。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还和北京红芒果网达成了深层次的合作,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新疆-磊哥


说绿色通道通新疆这一点,如果这一点做到,市民的菜篮子问题不用当政者大伤脑筋。这是其一。说品牌问题,新疆的东西内地仿不来,做好品牌保护,吃过一次过嘴不忘。这是其二。说优势问题,地不是问题,产量不是问题,日照及昼夜温差使新疆地产蔬果达到内地根本无法企及的问题。拿寿光的蔬菜、陕西的苹果大枣、缅甸的西瓜、哈密瓜来做比较,除却季节因素,口味口感根本没有可比性。细节性在于番茄能产业化、深加工,其他的呢。蒜苔、大蒜苹果内地能建村镇级冷库果库,新疆呢。这是其三。个人认为,俄罗斯的面粉、波兰的苹果、荷兰的牛奶都能运往沿海地带,且价格与本土产品几乎无差别,甚至更低,新疆要比他们近的更多,怎么却没有了优势。所以第一项太重要。前面提到的几个国家,都是经亚欧第二条大陆桥进来的上述产品,必过新疆。另一点也可以注意,既然提到发展支援新疆,高速高铁也确实更多更快的在往那个方向延伸,比如包头到哈密的、比如格尔木到罗布泊附近的,那么既然当一条战略性的投资,可不可以网开一面,在内地输往内地的任何货车少收不收过路费,空车返回时运费自然更低,有更好的流通自然有更好的价格优势。新疆是个好地方不能只挂嘴上,降低过路费,放狼进新疆激发当地潜力。综上所述,一时起意打得多了。想想新疆的啤酒花,醉醉的,就这么慢慢消亡。想想新疆的机票,买一张我感觉票价我可以去意大利。绿色大通道,应良好融入一带一路,真正的大通道,至少新疆要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对我国更重要。


西门小雪


这个问题风险我在五年前就告诫过打算开干果加工厂的朋友。新疆的好东西卖到内地你不见得有效益。为什么呢?你做产品的,需要中间商,内地销售商,层层赚取利润,价格太高消费者不接受,能接受的价格,产业链往上游传导压力,压低生产商的价格,不夸张的说,你生产商赔本卖,人家批发和零售也要赚钱的。解决方案我也提出来了,但是只有大企业才能盘活,实力不够的只能当炮灰,为什么呢,资本都流向房地产了,谁愿意干实业啊?具体细节不说了,说了也没用,人微言轻。

有时候还是不甘心,因为我生活在新疆,热爱这里的环境,希望这里发展好。


55稞


几干公里以外货物运输贸易非常不便。毫无竞争力。新疆南北一干六百公里,东西也是一干六百公里,而且必须要走河西走廊才能进入内地,黄土高原必过翻越大山,沿途均是欠发达地区。出产产品同质严重。陆路运费又太贵。竞争优势不明显。



4年前去新疆,实了2公斤大枣(鸡蛋大小)花60元,枣子干得有些硬,但吃起来却粘粘糯糯的。待吃完后又在网上买了1公斤,(经销商是河南),岂料枣规格大小是蛮大,但一揑就瘪,可见水分特多,同理,赚的钱特多,更令人担忧的这水份是否加了污水!我于是上网找发货地在新疆的电商,终于买到了原质原价大枣。 今年糟糕了,打开所有网,居然找不到一家从源头发货的电商,全是打着新疆名义,有的发货地居然在上海南京!而原枣的质量则全无了。 从此中看,新疆人吃了质朴亏,但愿新疆果农能大批建电商从源头发货,让国人吃到货真价实的新疆果实。



今年去了趟新疆,转了10几天,才发现平时买的新疆哈密瓜估计产地不是新疆的,本地的皮特别薄,横切后中心的瓤只有很小的面积,贴着皮的果肉都甜滋滋的,不会寡淡无味,如果不是果皮粗糙了点,简直连皮都能吃掉的节奏。葡萄干也是,颗粒大,以前见过的都是很小的。直接找在那里开店的商家买干、坚果快递也划算,我们平时买1斤的价格差不多是他们那1公斤的了,如,巴旦木,网购36元一斤,新疆的卖40元/公斤,灰枣,网购20多,30的都有,新疆的卖30元/公斤,再加上4元/公斤的快递费也划算,5-7天到。农户手上的价格就更实惠了,库尔勒梨,3元/公斤的果子比平时商超里5、6元/斤的都好,果型大,更甜、更脆。只是新鲜水果就不好这样买,不能快递,路途遥远,难以保证收到完整的瓜果,商家也拒绝这样交易。




路途太远货运出疆难,一公斤香梨3元,运费要6-7元。大家想想到口里能不贵吗?新疆的产品领先每个省,就是运费贵,速度慢,才让内地兄弟姐妹吃不上物美价廉甘甜产品。


一颗爱你的心


6月20日,火洲吐鲁番,来自北京、广州、沈阳、成都等6位家乐福(中国)门店店长第一次来到超市直采哈密瓜产地,在农田里现场订货。“新疆农产品品质好,这是公认的。哈密瓜、葡萄等鲜果和干果类产品在我们门店销售得非常好。”沈阳家乐福文化店店长郭颖的一番话,引起在场店长们的共鸣。“不过到了吐鲁番,我才知道,哈密瓜还有这么多的品种,第一次知道原来绿皮的哈密瓜不是生的。”郭颖补充道,作为直接面向销售终端的店长,他们对新疆的农副产品都知之甚少,更何况普通的消费者?新疆产品要想“走出去”,自治区都采取哪些措施,目前还有什么难题,如何破解?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

展会效应日渐凸显

4月27日至5月6日,以“新疆品质绿色天然”为主题的2012年北京“新疆商品大集”中,新疆86家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747.7万元,签约及意向金额2600万元,大枣、核桃、沙棘、薰衣草、红花籽油等新疆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受北京市民欢迎。

这只是新疆农产品在展会中的一个缩影,2011年,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签约金额高达162亿元;上海名优特农产品展示会捧得129亿元的购销大单。“新疆名优特农产品巡回大巴扎”还在南京、扬州、南通、常州、无锡、盐城、苏州等城市巡回。

5月26日,义乌新疆名优产品展销厅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开门迎客。作为一个面向国际采购商的平台,开业第一天,义乌人对新疆商品的热情就让销售人员大呼想不到,“我们还没开始营业,义乌消费者就已经在店外等候了。”

从北京参加完“新疆商品大集”和“新疆精品大集”,紧接着又“转战”义乌的新疆御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姝含,对此颇有感触,“在内地办新疆商品展,给我们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内地企业合作的机会,也让当地消费者了解了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自己单独来闯市场,肯定没这样的效果。”

让多渠道销售成常态

“展会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新疆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持续的常态化销售。”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和宜明说。

2011年,商务厅与家乐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截至目前,已与家乐福总部签约合作的新疆农民合作社有31家,涉及农民6.88万人,采购量达1.7万吨,金额超过1.3亿元。新疆已成为家乐福在中国的第二大直采基地。

不仅是家乐福中国,越来越多的新疆商品开始进入到内地的大型超市。截至5月20日,新疆10家企业的164种产品通过联华超市筛选,于6月中旬进入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卖场。上海大润发超市也将在上海中心店开设新疆产品销售专柜进行试销,将有20多家新疆企业与其合作。

除超市外,电子商务的形式,也让不少企业尝到了甜头。新疆果业集团成立的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去年11月11日、12月12日的淘宝网聚划算促销活动中,分别实现单日单店销售285万元、545万元的骄人业绩,连续刷新淘宝网全国最高零食、特产的销售记录。“我们将在乌鲁木齐高新区北区建立占地300亩的新疆农产品物流配送总仓以及新疆电子商务创业园区,实现新疆农产品统一采购和配送,年物流配送总量将达到20万吨。”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玺满怀信心地说。

物流短板亟待解决

6月6日,自治区商务厅主办的新疆特色产品市场开拓工作座谈会吸引了近百家企业。企业家们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也纷纷提出了闯市场遇到的各种问题。

企业家们在交流时都提到了物流问题。“新鲜水果长途运输,容易损耗,还增加成本。”库尔勒火澜丹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订单不少,可火车排不上,飞机运不出,最终导致货物出不去。”

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民忧虑地说:“一些消费者说新疆的哈密瓜不甜,既有过早采收的原因,也有外省的冒牌哈密瓜,把新疆的牌子砸了。”

据自治区商务厅初步统计,新鲜果菜冷藏保鲜比例不到10%,运输费用占收购成本的20%—50%,平均损耗率超过20%。因为运距远和冷链物流的不足,使得很多产品过早采收,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新疆的哈密瓜品质好,但供应时间短,受三亚、内蒙古、甘肃的冲击比较大。”北京家乐福望京店店长张黎说,“很多消费者一看到哈密瓜就以为是新疆产的,结果品尝后发现,口感不好、不甜,下次他就不会买了。”

张国玺说,目前国家只有对农产品的卫生指标,而没有等级方面的标准化制定,使得新疆企业没有标准可依,商品品质难以统一。

自治区商务厅市场建设处处长陆礼华表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新疆企业规模小,缺乏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大企业。而且产品类同,如何保证及时均衡供货问题突出。同时,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尤其让陆礼华感到忧心的是,新疆企业合作意识不够,彼此之间竞相压价、互相拆台,结果自乱阵脚。

企业抱团闯市场

5月30日,新疆农产品营销协会挂牌成立,协会由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天山南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伊犁天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倡议成立,入会的319家企业均为国家及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标志着我区农产品营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每家企业都想闯内地市场,每个企业在同一个市场都建营销网络和仓储中心,成本高,浪费大。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能让所有的新疆企业都受益。”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华说。

新疆羌都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红江则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以产品的品种分类,所有做同一品种的新疆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家或两家股份制企业,集中做一个或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重点推向市场。这将结束单兵作战的不利,也能减少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经过几年“走出去”的试水,对国内市场企业家们有了更深的认识。据新疆伊犁巴口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产品不仅在一线城市卖的好,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也很好。他们将针对各城市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层次,制订不同的销售计划。

据了解,为解决物流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区将支持一批物流骨干企业优化配置铁路、公路、民航三大运输网络资源,发展第三方、第四方冷链物流运输,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铁路、机场、口岸和公路枢纽地为节点,辐射全疆及周边省区和国家的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络体系。

和宜明表示,今后,自治区将通过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在农产品流通全过程推行购销凭证、台账制度等手段,实现新疆特色产品流通的全程跟踪。整合区内现有品牌,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新疆优势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对新疆特色产品品牌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避免出现过度重复竞争、打价格战等现象。


为什么新疆特产走不出去?

一个在新疆阿克苏红旗坡

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朋友的经历

或许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 品牌

对于阿克苏红旗坡的冰糖心来讲,品牌可以说已经打出去了,市场也打开了,宣传做的差不多到位了,但真正的大老板着实没见着几个。最近读到一本书上讲的说卖产品真正是卖概念卖文化,也许未来在这一点上要改进,做一个有思想的苹果。

▌ 价格

就我们家今年苹果价格来讲,真的是历年来最低的一次,80到90的好果子,一斤才卖2块。就这在我们那还算价格可以的而这些小老板在验货时也是百般克扣。每年几乎见不到啥从内地来的大老板,钱都让小商贩挣走了,然后再转手批发,真正到了市面上之后非常昂贵,我一湖南同学说他们那一斤14块,于是人们在选择上就会有所考虑,毕竟不是必需品,很多人也许会选择价格低一点的。

▌ 交通

由于距离交通远,邮费非常贵,爸妈曾经让我在网上卖,今年给别人用韵达邮寄,一斤3块五。而淘宝各种网上假货也横行,让真货反倒卖不出去,对于小农经营的农户来说,运上几吨货去内地的成本实在太高,而且苹果在霜期糖分积累完后,必须尽快采摘,害怕遭遇突然的雨雪灾害,记得我上初中时就发生过一次,如果遭遇,苹果也就没人要,只能喂羊了,非常可惜。

▌ 商品观念

除了苹果以外,比如无花果等。有些少数民族种植户商品意识淡薄,他们认为自己够吃就行了,在早些时候没有商品这个概念。而且少数民族历史上长期以游牧为主,在现代农业领悟,对果树种植技术方面不是很了解,不过现在慢慢在转变。

▌ 标签

说到新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马上就上来了,落后、动荡等等。但我想说真正的新疆不是这样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使得很多想来新疆投资发展的人,就只是想象罢了。

▌ 政策

国家政府的政策对于农户是非常好的,各种扶贫啊。但底下的人真正执行起来却变了味,这里很多细节不便与说。

新疆的农副产品之所以出不去

确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这个朋友反馈的不一定全对

但还是很值得借鉴

小编希望今后大家都可以把自己家的特产卖出去(不是贱卖)

甚至把我们新疆的东西卖到各地

让我们新疆成为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