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无处不飞花——武宁县城市“双修”提升百姓幸福感

小城无处不飞花——武宁县城市“双修”提升百姓幸福感

一个县城就是一个4A级景区,景城一体,这在全国不多见;将8万亩水面纳为城市内湖,一河两岸,碧波荡漾,滨湖风光,如此独特优势全国绝无仅有。这就是武宁。

在坐拥山水资源优势的同时,武宁更重视城市的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通过城市“双修”将城市建设的更加精致、秀美、和谐,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武宁老县城上世纪70年代因响应国家号召兴建柘林水库而整体搬迁,由于当时投入少、工期短等因素,致使城市基础薄弱、设施落后。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县城内朝阳湖、沙田河流域及人民路周边多年的排污排废,以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加之周边棚户区生产、生活相互混杂,市民生活环境恶劣。

位于老城区中心的朝阳湖被称为“龙须沟”,位于新老城区之间的沙田河被称为“南泥湾”,加之人民路周边的严重污染,成为了全县人民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县委、县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先后启动了朝阳湖、沙田河、八音公园、武宁之窗、老城区道路白改黑、地下管网、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打响城市综合治理攻坚战。一年一个项目,一年一个主题,实现了老城区涅槃重生后的蝶变。

“朝阳湖没有改造前,我家平时都不敢开窗户,臭气熏天,客人也不敢带到家里来玩,现在好了,我早晚都到这里跳舞、唱歌、散步,身体越来越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说起朝阳湖的变化,家住湖边的李光琳阿姨高兴得收不住话匣子。水活了,草绿了,景美了,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县城的著名景点。

在沙田河流域治理项目上,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到现场督查调度。通过退城入园,先后关停或搬迁项目区及上游流域化工、冶炼和石材加工厂等污染企业,依法取缔了沿岸的养猪场,清理周边垃圾,再进行高标准的绿化建设。新建起的湿地公园,分湿地保护区、山水广场、滩涂栈桥、荷塘月色、桃花涧等景观。改造后的沙田河湿地公园,碧水粼粼、树影婆娑,连空气都是甜的,曾经的“南泥湾”已经变成了一幅诗意山水画卷。

八音公园前身,是最繁华的人民路商业街,人口密集,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排入湖,湖水污染严重。县委、县政府投入3亿元进行拆迁改造,拆除房屋和店铺848间,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添景于城,还景于民。如今,这里花红草绿,空气清新,成为游客市民观光、休闲、健身的好地方。

位于县城高速路口的一大片沼泽地,常年杂草丛生、垃圾漂浮,严重影响山水武宁的形象。2017年,武宁县启动了“武宁之窗”生态修复改造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建设。放眼望去,开阔起伏的阳光大草坪上,奇石异树、亭廊栈台点缀其间,通过“山水武宁、运动武宁、舌尖武宁、长寿武宁”等四大主题的塑造,建成山水相依、水城辉映的美景。

武宁在城市建设中还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提升项目品位。朝阳湖以大型浮雕,重现了当年移民的浩大场景,展示了移民文化;八音公园以“山水有清音”为设计主题,将八音元素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引人入胜;沙田河湿地公园亭台楼阁上镌刻的楹联,彰显了武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连接沙田河湿地公园和八音公园的桥中桥,132幅壁画打造时空隧道、文化长廊……

武宁在做好项目绿化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亮化工程的打造。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一条条街道变成了星光闪耀的银河,美到让人心醉!西海湾,点点霓虹亮起,流光溢彩;湿地公园,花影灯海五彩缤纷;八音公园,火树银花美轮美奂……

为了打造景城一体的城市格局,武宁县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团队,将沙田河湿地公园与朝阳湖、庐山西海巧妙连接起来,打造成西海湾夜游项目,并将县城西海湾景区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吸引了上海、武汉、长沙、南昌等周边大中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仅2017年接待游客就超过100万人次。

污染治理了,管网修通了,城中的水变得更加清澈;城市街道白改黑,街道变得更加宽敞漂亮;城市周边沼泽建景区湿地,城市变得更加的大气和有品位。城市“双修”和一系列的文明创建使武宁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宁在城市建设改造上先后投入资金50多亿元,实现老城区的重生蝶变,目前武宁正在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四城联创’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创建,让‘最美小城’变得更加精致和谐,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这样告诉记者。

(特约记者 王怡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