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秋葵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淨水居主人


秋葵又被人們稱之為黃秋葵,秋葵的營養非常豐富,適合很多人食用。既可以用來作為食物,又可作為藥物來治療一些疾病,被人們認為是最有營養的蔬菜之一。由於市場需求很大,所以很多地區都廣泛種植栽培,種植秋葵經濟收益不錯。

秋葵的一般在每年的四五月份開始種植,應該保證其種植溫度在15度以上的時候進行播種,種植前一週,將種子進行浸泡,然後在25度以上的溫度環境下進行催芽,如果溫度條件不適合發芽生長,可利用溫室暖棚進行催長,幼苗生根長出葉片三四頁時,就可以移植入大地進行栽種。

秋葵是比較耐旱的植物,所以根據植物的特性,需要控制大田裡的水分,特別是雨季降水量大的時候,農田裡需要及時排水,避免秋葵爛根減產。

秋葵移植入大地後,生長速度較快,所以應該在移植後的一個月作用,進行再次施肥,保證植株養分供應。生長前期施撒適量的氮肥,中後期多施撒磷鉀肥。

為了保證製作的結果實數量,必須要針對側枝進行剪除,保證主枝的充分生長和養分供應,有利於於增產。日常管理中也要注意植株的通風,去除多餘側枝,保證陽光和通風以促進植物生長。

過多的雨水會使秋葵的生長過程中葉片出現病斑,所以應及時在植株周圍撒石灰,防止病害蔓延,並需要剪掉病枝和葉,防止病害傳染。同時注意觀察蚜蟲傳播的病毒病害。


響水大米


秋葵幼苗長至2到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進行間苗,剔除弱苗和過小的秧苗,每個穴位留2株壯苗。間苗後7至10天施1次齊苗肥,用經過稀釋的人尿糞加0.3%-0.59的尿素澆苗,開花結果的時候重新追加一次施肥,每畝結合灌水施15-20千克三元複合肥,以後就不用再追肥了。

整個生長保持土壤充分溼潤,尤其是開花結果期千萬不能缺水,如遇高溫乾旱天氣,需要每天澆水 1次水,長期下雨時應注意及時排水。此外還要預防病蟲害。秋葵病害一般較少,而蟲害較多,苗期主要是蚜蟲,可用10°吡蟲啉1500倍液防治;中後期主要為斜紋夜蛾、椿象等,可分別用高效溴氰菊酯1500倍液、敵殺死5000倍液防治。用於炒食、涼拌的嫩果在花謝後7-8天,嫩果長8-10釐米時就要採收。如果採收過遲,果實變老,纖維化程度增加,品質下降。採收時應注意防止毛刺扎手指,方法是用剪刀剪斷果柄、不能用手硬拉,以防扯壞枝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