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陳嘉庚獎揭曉:比天然金剛石更硬的人工材料合成等6項目獲獎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曉並頒獎,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個獲獎項目包括:《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機器"在固體表面的構築與物性調控》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獲陳嘉庚化學科學獎、《水稻株型形成與稻米品質調控的分子基礎》獲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煤成氣及鑑別理論》獲陳嘉庚地球科學獎、《基於L(1/2)正則化理論的稀疏雷達成像》獲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比天然金剛石更硬的人工材料的合成》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剛懟完ofo,哈羅轉身又拿了螞蟻金服20億融資

剛剛在公眾賬號發文控訴ofo員工惡意破壞哈羅單車的行為,哈羅單車轉身又獲得新一輪融資。5月31日晚,永安行發佈公告表示,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整體估值對永安行低碳增資20億人民幣,佔股比例上升至36%,為第一大單一股東;而上市公司永安行持股比例下降為8.8%。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疏浚"大國重器"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首艘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不久前成功下水,目前即將出海試航。它的誕生意味著疏浚領域的"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了中國人自己手中,不再受制於人。"天鯤號"的吹填造陸能力將超越現役亞洲第一的"天鯨號",成為新一代建設中國海疆、共築中國夢的國之重器。目前,我國疏浚企業年疏浚能力突破10億立方米,已成為世界第一疏浚大國。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楊樹興榮獲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第12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於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曉並頒獎,共有30位中國專家獲獎,其中,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最高獎項成就獎,另29人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今年81歲的徐匡迪是知名冶金學家、中國噴射冶金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他主持並參與了若干國家重大科技發展戰略研究。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列入國際極度瀕危物種的中國大鯢,長期以來被認為是1個物種,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領銜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應用簡化基因組技術,近日發現中國大鯢其實包含5個至8個物種。這一發現對中國大鯢的針對性保護具有重大指引作用,國際學術雜誌《當代生物學》北京時間22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袁隆平團隊沙漠種植水稻成功最高畝產超500公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近日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再添"中國貢獻"。

一週科技|中科院新研究發現野生娃娃魚分多個物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