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的杭州

巷子里的杭州

作者 | 雷蕾

全世界的高楼大概有几十亿栋,他们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威严地显示着城市的经济繁荣。而散落在城市里的一条条小巷,则滋养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巷子是城市生活最接地气、最生活化的符号,走进巷子深处,就走进了寻常人家的生活百态。

每座城市都有一段关于巷子的故事,杭州的老故事就在这一条条的小巷子里。

五柳巷

巷子里的杭州

《杭州市志》记载:“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

五柳巷是杭州古都繁华的一个缩影,这里曾经是南宋时期达官显贵的居住地,是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五柳巷内保留了众多上世纪的老房子,展现着杭州旧民居的风貌。直至今日,五柳巷内依旧有很多居民居住,市井生活气息浓厚。曾经的繁华已随着历史烽火散去,只留下五柳巷还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

巷子里的杭州

居住在五柳巷的阿姨边织毛衣边说,五柳巷大多是以前留下来的老房子,很多都已经五、六十年了,还有些民国时期的建筑。“老房子嘛,住的清静。”

巷子里的杭州

白墙黑瓦,最是江南民居的特色。

巷子里的杭州

每家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主人精心种植的植物花卉,并非名贵品种,也不争奇斗艳,只是不急不躁绽放着江南人家的优雅与精致。

大井巷

大井巷毗邻河坊街,与游人如织的河坊街不同,古老而安静,小小的巷子里,却藏着“钱塘第一井”,这也成为巷子名字的由来。

巷子里的杭州巷子里的杭州

破旧的巷子已修葺一新,只在墙面的青苔和剥落的墙皮处,还可一窥当年的旧景。

巷子里的杭州

打远处便能闻见巷口小吃店的香味,让人不自觉停下脚步,大饱口福了才肯离开。巷中还有许多精致的咖啡馆和餐厅,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静静地坐在门口喝一杯咖啡,把心沉浸到这难得的安宁中。

思鑫坊

思鑫坊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中心的黄金地段,距离湖滨银泰不过200米。思鑫坊里保存着7栋历史建筑和100多个石库门,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百年思鑫坊,半部民国史”。民国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象征,雅士云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巷子里的杭州

巷子里的穿堂风呼啸而过,雨水打湿地面的青石板,巷子里的老房子就在这被岁月遗忘的路口,静静地收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巷子里的杭州

旧自行车随意地倚在老居民房的墙上,构出一幅别有韵味的画面。

巷子里的杭州

长满青苔的石板,边边角角被蹭的光滑圆润。

上世纪中叶以后,思鑫坊逐渐没落,不复昔日的繁华光景,变得脏乱无序,与周围街区的明亮整洁大相径庭。为迎接G20峰会,上城区政府对思鑫坊进行了综合整治,保留了历史建筑风貌,也给居民们创造了整洁舒适的环境,让思鑫坊重拾了昔日的优雅宁静。

巷子里的杭州

小营巷

巷子里的杭州

深处城市腹地的小营巷位于马市街中段,因曾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杭州指挥部营地而得名。闹市的喧嚣仿佛被隔在白墙黑瓦之外,走进巷子,你能感受到久违的宁静,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意味。这里也曾是毛主席亲自来视察过的地方,巷子里还设有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

巷子里的杭州

雨水洗净了路面的尘土,也洗净了人们在闹市中浮躁的心。

巷子里的杭州

巷子延伸的小道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门口摆满的绿植充满了生活情调。

巷子里的杭州

一只巨型摩萨耶正在巷子里陪主人散步。

十五奎巷

巷子里的杭州

十五奎巷地处上城区中山南路,南接南宋皇城遗址。“明朝的时候,这条巷子里的人都习武射箭,出了十个武状元,就叫它“十五魁巷”了,后来叫着叫着就变成“十五奎”了。”路边一位老人向游客解释着“十五奎巷”名字的由来。关于巷名的另一个说法是,当年巷子的徽州会馆里有一只石乌龟,取谐音“十五奎”为巷名。如今的十五奎巷已成为一条美食街,全国各地的特色菜馆聚集于此,成为杭州的美食新地标。

巷子里的杭州

挂在十五奎巷一座居民房外的手绘地图展现着杭州人民的热情好客。

巷子里的杭州

小巷深处有人家。巷子里的生活简单质朴,在夏天的傍晚坐在竹椅上乘凉大概是最惬意的事吧。

巷子里的杭州

巷子延伸的小道被树木环绕,古朴而文艺,长长的青石台阶不知通向何处。

皮市巷

皮市巷南起解放路,与茅廊巷相对,北至庆春路,与六克巷相对。南宋时期巷子皮具作坊聚集,主要经营皮具买卖,便起名“皮市巷”。如今的皮市巷,纵然己建起崭新的住房,也不曾改变它质朴的气息。这里店铺林立,餐馆里跑出饭菜的香味,茶馆门口的桌椅前是人们的逗趣声,孩童在嬉闹,街坊在谈笑,这里有些喧闹,却是市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巷子里的杭州

皮市巷旧景(此图源自网络)

巷子里的杭州

爷爷抱着孙女在巷子里闲逛,这是街头巷尾最简单质朴的生活状态,每每看见这样的场景,总会不自觉感叹一句岁月静好。

巷子里的杭州

拐到巷角,修鞋铺的老师傅趁着手里没活正和邻居亲切地谈天说地。

沿着皮市巷往南走走,便来到了大塔儿巷。在人们的印象中,江南烟雨里的小巷最是撩人,《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出生在大塔儿巷,狭长的巷子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只剩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往日的故事。或许你也会在某个雨天,行走在巷子里,寻觅那个如同丁香花般的女孩。

巷子里的杭州

巷子是了解城市的窗口,它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浸润着独特的地方文化,是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时间会流逝,而这些古朴的小巷却停留下来,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见证城市历史的沧海桑田。

或许你也可以在一个悠闲的午后,放慢你的脚步,随意穿行在杭城的巷子里,感受这座城市最古老的故事与最朴素的灵魂。

巷子里的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