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青岛人,对于板桥坊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城中村?喊了几十年拆迁都拆不动的地方?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其实不然,板桥坊,在许多老青岛人的记忆里,是满满的回忆和诗情画意般的美丽。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400年历史老村

板桥坊村位于青岛市沧口北部的楼山。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地图上,此山标志为“漏山”,老百姓嫌“漏”字不吉利,又因这座双峰山形状如高楼一般,遂将“漏”字改为“楼”字。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村名的来源也是有典故的,因为村民们在村西的河面上架起一座木板桥,因此村庄就得了一个颇为文艺的名字板桥坊村。村里曾经的南河也因此得名板桥坊河。

诗情画意的老房子

去板桥坊村,一般在沧口体育场站下车,步行就可到达,板桥坊给人的感觉很隐蔽,有种藏在巷子深处的神秘感。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顺着小巷子一直往下走,你会发现里面是另一番别有洞天。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板桥坊更像是青岛古村落和北方古典民居的结合体,一条条幽长的小巷中,青砖石墙的四合院,从门头到院落,精雕细琢间流露着岁月的美丽。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以铁环为把手的黑漆木门,天井,小院、东西厢房应有尽有。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古老的树木,遮天蔽日,像是天然的遮阳伞,在炎热的天气里为整个巷子添加一抹清凉的绿意。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孩子们在树荫下嬉戏,老人们拿着蒲扇坐在树下闲话家常,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大概也就是如此。

曾经的富人区

板桥坊的房屋如此精美讲究,也跟板桥坊村曾经的富有是分不开的。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有一句话这么形容当时的板桥坊古村,“村民昔日,进山有斧斤之获,下海则有鱼盐之利。”可见当时的板桥坊村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水平是相当不错。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传说中的胡氏客厅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板桥坊村胡氏家族和高氏家族也是青岛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

胡氏客厅的主人胡子宏在解放前,也算是板桥坊的名人了,虽然没有人能说清楚他具体有多少钱,但是单是沧口一代首富的名号,其富有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据说胡子宏喜好交友,为了能更好地接待这些客人,便专门建造了这座胡氏客厅。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名为客厅,如今胡氏客厅已变成普通老百姓的民宅,东西厢房被拆掉,盖上了住房,唯独保留下来的客厅主厅也早已不复曾经的光景。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板桥坊在几百年的光景里,这座古朴的村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青岛人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青年、老年、甚至一生。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板桥坊在他们眼里并不是破落的城中村,而是家的记忆。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富起来的人相继搬离了这些破旧的老巷子,更多的是外地务工者和老人在这里坚守。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岁月沉淀的魅力

板桥坊的美是深沉的,是沉淀的美,是曲径通幽处的神秘,也是风雨沧桑中的老巷记忆。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石板路、石头墙,红瓦碧树和精雕细琢的老宅,都是板桥坊从内而外散发的魅力,不张扬、不浮躁、不世故,在阳光下书写着岁月静好。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时代的变迁中,破落了的板桥坊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城中村的帽子,让它在世人眼里慢慢变的黯然失色,但相比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板桥坊永远有着,无法取代的岁月美和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青岛记忆。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提到板桥坊你的印象是什么?

- End -

推广合作微信/电话:18678990201

你已到达青岛最早的“富人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