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07/20/content_65444.htm

最近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成为了中国国产电影的热门话题,姜文沉寂了四年之后终于完成了他的“民国三部曲”。

《邪不压正》改编自张艾嘉的叔叔著名作家张北海先生的小说《侠隐》,这部小说选取了七七事变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空点,讲述了一个被灭门的北平青年李天然长大后回来复仇的故事。而书中最让人着迷的是张北海先生对于民国初期老北京城人情地貌的一番详细描述,让人回味无穷。也是北京文学和武侠文学的一种新门类。

姜文改编的电影《邪不压正》则从视觉上高度还原了书中的很多场景,电影开头几个CG复原的老北京城勾起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譬如正阳门火车站,气势宏伟的东便门角楼、前门箭楼、未曾修复前的天安门、朝阳门、米市大街、协和医院、北海大桥等等。这种“高度”复原的画面让观众从视觉上仿佛回到了古朴的民国老北京城,电影也像小说一样对历史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

《邪不压正》: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相对于电影画面的“惊艳”,姜文在叙事风格上却让观众感觉到了非常迷茫,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上映后观众的评价在网络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原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泾渭分明,不喜欢的观众感觉有点看不太懂,故事比较跳跃,叙事上显得有点混乱,再加上姜文那种标志性的“话赶话”戏剧舞台风格以及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快节奏剪辑,都让很多人在观影过程中感觉比较辛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可能也是姜文所要追求的效果,就是“不想好好讲一个故事”。其实,不要说普通观众,很多影评人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基本是一头雾水,只能说这部电影确实带有强烈的姜文风格。

当然也有的观众则显得比较兴奋,对这部电影评价非常高。对于熟悉民国历史,了解《侠隐》这部书的观众而言,却是享受了一顿文化和历史的饕餮大餐。电影中暗藏了很多真实历史事件。譬如电影中周韵饰演的女主人公“巧红”的故事原型就是民国女侠施剑翘,而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就是以张北海的父亲张子奇为原型塑造的。各个角色都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原型的影子。

《邪不压正》: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电影中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这个角色成长的历史其实就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反抗日寇侵略的历史,他从一个只知道逃跑的“胆小鬼”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勇敢的战士,也代表了中华民族面对强大的日寇侵略,从忍让、退缩到最后全民抗战并取得胜利的这么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而“巧红”就是“李天然”的精神导师。“巧红”想要告诉“李天然”的是:我一个裹足弱女子尚且念念不忘为父报仇,而你一个堂堂七尺大老爷们居然却是一个“胆小鬼”。

这段历史让我想起了当年李清照奚落自己弃城而逃的丈夫赵明诚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正是关巧红的坚毅和从容让李天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耻辱,他泪流满面的对着关巧红高喊到:“我不是胆小鬼!” 而此时我相信很多观众耳边也会响起了那句最激动人心的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管什么时候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意志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不去欺负别人,但是别人也休想欺负我们。除了反对侵略者这一宏大的主旋律之外,电影中对于“邪不压正”这一主题的刻画还体现在“李天然”和“朱潜龙”这一对师兄弟上。

廖凡饰演的朱潜龙欺师灭祖,他杀害了师父全家并栽赃给自己的师弟李天然。而且还投靠日本侵略者,助纣为虐,成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罪人。作为北平警察局长的朱潜龙心存妄念,抛弃了自己的姓,认领了一个“老朱家的血脉”,一心想着做皇帝。就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妄人”,满肚子男盗女娼,干尽了天下之坏事,却在公众面前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正义使者的形象,通过手段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他站在公众面前不知羞耻的高呼“邪不压正”的画面其实是对正义最大的讽刺。而蒙冤受辱的李天然一个人为了维护“人间正道”,从胆怯逃跑到勇敢复仇,真正诠释了“正义可能迟到,但是从不缺席”这句名言。

《邪不压正》: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周韵饰演的“巧红”真实原型是民国女侠施剑翘,施剑翘手刃杀父仇人的传奇事迹是一个非常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故事,这也是为何最后各界群众联名上书,最后被政府特赦的原因。她代表了在中华民族妇女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每每在国家生死存亡,或者重大危机面前中华妇女表现出来的冷静和勇敢往往和大家印象中的柔弱女子形象不相匹配。

民国有施剑翘,宋朝有李清照,五代时期也有一个花蕊夫人在蜀国被宋灭国时也写过一首《述国亡诗》奚落自己的男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历史何其相似,很多时候反而是柔弱的女人让男人成长,成熟甚至变得坚强和勇敢,变得知耻而后勇。最后被李天然和蓝青峰救出来的“张将军”原型是张自忠将军,张自忠从北平脱险后返回抗日战场,用实际行动回击了“关巧红”关于“胆小鬼”的言论,最终慷慨就义,以死殉国,张自忠的殉国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从此无数中华男儿穿着草鞋,端着土枪前赴后继奔向抗日战场,共赴国难。

《邪不压正》就像是一部历史,通过这些一颗颗隐藏在电影中的“彩蛋”,我们可以想象出很多真实的历史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