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做詩(13):如何習練五律?

五律即五言律詩,四聯八句,是完整的律詩。講究起承轉合,一般要求首聯即點明主題,是謂“起”,一般不要求對仗;隨即承接對主題進行歌詠,是謂“承”,要求對仗;再從另一方面對主題進行烘托,是謂“轉”,亦要求對仗;最後進行綜合,總結交待,完成全篇,是謂“合”,亦不要求對仗。

起承轉合形式的固定,大概是盛唐後開始的,《唐詩三百首》所介紹的五律,開篇如張九齡五律首聯即對仗,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非常好的對仗句;接下來: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卻不對仗;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又是很好的對仗句;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用形象的語言結束全詩。

初唐才子王勃五律: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也以對仗開始;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也不太對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又是很好的對仗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霑巾,很好的結束了全詩。

五律的格式,跟五絕一樣,一共四式,也分首聯押韻兩式和不押韻兩式。以哪式開始,大多隨意,怎麼點開主題最為關鍵,接下來如何承轉,就看個人才華了。不管怎樣,初學最關鍵就是要保證每聯內容相關,不能東扯葫蘆西扯瓜,一定要緊扣主題;如果對仗不形象,或句子不通順,那人家看了兩句就不會往下看,千萬不能硬湊,否則就是老幹體,就人怡笑了。

筆者自忖,以自己目前能力,絕句還能湊合,完整律詩還不敢嘗試,因為與其硬湊汙染環境,還不如不寫,還是要以欣賞學習為主。

李白的五律,雖格律不太嚴謹,但飄灑飛逸,風趣形象,讓人喜愛流連,如《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仄仄仄平仄,孤平句開始,

風流天下聞,平平平仄平,三平拗救,“起”

紅顏棄軒冕,平平仄平仄,拗句,準律句。

白首臥松雲。仄仄仄平平,對仗工整。“承”

醉月頻中聖,仄仄平平仄,

迷花不事君。平平仄仄平,對仗遞進,“轉”

高山安可仰,平平平仄仄,

徒此揖清芬。仄仄仄平平,讚歎,“合”

孟夫子即指孟浩然,長李白十二歲,李白前去拜訪,不遇,遂寫下此詩相贈。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紅顏,指年輕時。軒冕,指做官得意,全句:年輕時就棄官不做。白首句,即老了便歸隱山林。中聖,即醉酒,古人曰清酒為聖,濁酒為賢;飲清酒醉了,即“中聖”,中讀去聲,是一種調侃的說法;迷花句,迷戀花草,不侍候皇帝,意亦為歸隱;因此有古人評論這句與上句重複了,我不這樣認為,從另一方面反覆詠歎有何不可?最後兩句:這老大哥太高大上了,在此給你作揖了!

李白對老大哥性格進行了形象的刻畫,既嚴肅又風趣,既尊敬又調侃,表現了兩人親密無間的關係,我想孟浩然看到這首詩,一定也會有飄飄然的感覺吧!

我們不論寫詩還是作文,都不要太死板了,風趣幽默能接地氣,更能給人提神催醒,不然人家看了上句就懶得再看下句,你所有功夫都白費了,不玩不笑,閻王不要!

今天的習作,能寫五律的寫首五律,大家一起欣賞!我覺得還是五絕省事,不燒腦:

志趣人難老,仄仄平平仄

心寬體亦安。平平仄仄平

吟花何借酒,平平平仄仄

弄月可飄仙。仄仄仄平平
大家來做詩(13):如何習練五律?這是我縣新景:荷塘飛山。

我個人有關詩歌的體會也快寫完了,友友們有什麼好話題,不妨在評論區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探討,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