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一變身 成了「香餑餑」 我市首個窨井管網汙泥處理站建成投用

汙泥一變身 成了“香餑餑” 我市首個窨井管網汙泥處理站建成投用

工人在汙泥處理裝置前忙碌。

一車車在市區窨井管網裡挖出來的汙泥,經過多個工序後,在這裡變成了建築用沙、堆肥泥餅等再生資源……7月18日上午,記者在我市首個建成並投用的窨井管網汙泥處理站看到,這裡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查看機器,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汙泥進去 “寶貝”出來

記者在汙泥處理站看到,一輛輛汙泥車在處理站進出,負責各個工序流程的工人們正在汙泥處理裝置前忙碌。“這是脫水烘乾程序,就是把汙泥裡的水分擠壓出來,讓汙泥變幹。”在一個大型的橙色機械前,工作人員王師傅正拿著專業工具,一邊察看著機械的運轉,一邊給記者介紹起來。

“那邊是分離機,專門對汙泥進行泥沙分離。”王師傅指著旁邊的一個機械告訴記者,拉進處理站的汙泥要經過垃圾分類過濾篩除、泥沙沉澱分離、脫水烘乾、壓縮成餅等幾道工序,最後變成垃圾廢品、建築用沙、堆肥泥餅三類再生資源。

“汙泥在這裡處理後,出來的都是寶貝。垃圾廢品可以再次分類,進行廢物回收;建築用沙可以直接應用到建築工地;堆肥泥餅是很好的耕地肥料。”王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建築沙石等材料每天一個價,這些從汙泥中分離出來的建築用沙,成為一些建築承包商眼中的寶。

每天處理40噸汙泥

“現在這個汙泥處理站已經運行一個月了,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汙泥在這裡接受處理。”汙泥處理站相關負責人鄭師傅告訴記者,根據我市統一安排部署,由市城管局市政管理處組織建設管理的首個窨井管網汙泥處理站——市沙南通溝汙泥處理站項目,在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汙泥處理站已初步實現對城市排水管網汙泥進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有效防止了汙泥產生的二次汙染。

“排水管道養護中疏通清撈出來的汙泥,特性複雜,是生活垃圾、渣土、砂石、有機汙泥和汙水的混合物,難以直接回收,又極易造成二次汙染。”鄭師傅告訴記者,自該站建成試運行以來,市政管理處及時調配人員參與汙泥處理站的運行管理,目前已接收處理城市排水管網清挖汙泥約680立方米(約1200餘噸),汙泥經過處理產出的建築用沙、堆肥泥餅等再生資源合計約160立方米,其中垃圾廢品由環衛部門清運回收,建築用沙、泥餅均得到充分再利用。

“處理站目前已達到日處理規模20立方米(約40噸)的設計要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市沙南通溝汙泥處理站正式運行後,有效緩解了管網汙泥處理難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窨井管網的疏挖效率,也減少了汙泥對環境產生的危害,初步實現窨井管網汙泥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