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一变身 成了“香饽饽” 我市首个窨井管网污泥处理站建成投用

污泥一变身 成了“香饽饽” 我市首个窨井管网污泥处理站建成投用

工人在污泥处理装置前忙碌。

一车车在市区窨井管网里挖出来的污泥,经过多个工序后,在这里变成了建筑用沙、堆肥泥饼等再生资源……7月18日上午,记者在我市首个建成并投用的窨井管网污泥处理站看到,这里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查看机器,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污泥进去 “宝贝”出来

记者在污泥处理站看到,一辆辆污泥车在处理站进出,负责各个工序流程的工人们正在污泥处理装置前忙碌。“这是脱水烘干程序,就是把污泥里的水分挤压出来,让污泥变干。”在一个大型的橙色机械前,工作人员王师傅正拿着专业工具,一边察看着机械的运转,一边给记者介绍起来。

“那边是分离机,专门对污泥进行泥沙分离。”王师傅指着旁边的一个机械告诉记者,拉进处理站的污泥要经过垃圾分类过滤筛除、泥沙沉淀分离、脱水烘干、压缩成饼等几道工序,最后变成垃圾废品、建筑用沙、堆肥泥饼三类再生资源。

“污泥在这里处理后,出来的都是宝贝。垃圾废品可以再次分类,进行废物回收;建筑用沙可以直接应用到建筑工地;堆肥泥饼是很好的耕地肥料。”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建筑沙石等材料每天一个价,这些从污泥中分离出来的建筑用沙,成为一些建筑承包商眼中的宝。

每天处理40吨污泥

“现在这个污泥处理站已经运行一个月了,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污泥在这里接受处理。”污泥处理站相关负责人郑师傅告诉记者,根据我市统一安排部署,由市城管局市政管理处组织建设管理的首个窨井管网污泥处理站——市沙南通沟污泥处理站项目,在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污泥处理站已初步实现对城市排水管网污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有效防止了污泥产生的二次污染。

“排水管道养护中疏通清捞出来的污泥,特性复杂,是生活垃圾、渣土、砂石、有机污泥和污水的混合物,难以直接回收,又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郑师傅告诉记者,自该站建成试运行以来,市政管理处及时调配人员参与污泥处理站的运行管理,目前已接收处理城市排水管网清挖污泥约680立方米(约1200余吨),污泥经过处理产出的建筑用沙、堆肥泥饼等再生资源合计约160立方米,其中垃圾废品由环卫部门清运回收,建筑用沙、泥饼均得到充分再利用。

“处理站目前已达到日处理规模20立方米(约40吨)的设计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沙南通沟污泥处理站正式运行后,有效缓解了管网污泥处理难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窨井管网的疏挖效率,也减少了污泥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初步实现窨井管网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