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翁源「鄉村振興」現場

今天上午,當廣州日報記者來到廣東農業大市韶關翁源縣翁城鎮一處拆除老房子的施工現場時,只見隨著轟隆隆的剷車作業發出的聲音,一座危房被推倒、剷平,原先破舊、危險的房子消失後,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平坦稻田與連綿青山相接壤的鄉村美景。

記者行走在該縣鄉村的田間地頭,不時可見清理、拆除、整治的場景。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理乾淨,一個個違規廣告牌、遮雨棚被推倒,一排排破舊建築被拆除……翁源縣農辦的工作人員說,該縣這一次“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力度之大、行動之快、成效之明顯都是空前的,全縣鄉村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记者实地探访翁源“乡村振兴”现场

在革命老區龍仙鎮青雲村,只見村道路域乾淨衛生,農舍幽靜整潔,一串串紫紅粉嫩的紅邊扁豆星星點點綴滿了一望無際的綠色曠野,向客人們展示著一幅盛夏豐收的喜人場景。村民們頂著烈日,忙碌地採摘成熟的扁豆和鷹嘴桃,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村民說,隨著青雲山扁豆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當地的紫色扁豆已經打響了品牌效應,帶動群眾和貧困戶共470戶實現連片種植扁豆1350畝。現在,市場上青雲村紫色扁豆每畝產值可達10000元,每年僅扁豆一項人均就增收2000多元,去年青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9萬元,村民收入明顯提升。

“太陽雖然毒辣,但是照到咱村就成了搖錢樹。”走入連溪村,一座嶄新的停車場上的整齊的遮陽棚,不僅擋住了熱辣辣的陽光,還兼具發電功能,每年預計總收入能達4萬餘元。在村委會辦公樓樓頂和村委會辦公樓後院禮堂屋頂,也鋪滿了大陽能發電板,預計年總收入將超過12萬元。以新能源新科技助推鄉村脫貧致富,是當地的一次大膽嘗試。

记者实地探访翁源“乡村振兴”现场

據翁源縣委書記黃令遙介紹,2017年該縣農業增加值24.87億元,增長5%,增速排名韶關全市第一。該縣還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承辦了第28屆中國蘭博會和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現場會。2017年,翁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3元,增長10.3%。全縣貧困發生率由4.2%下降到1.67%。

但他同時清醒地認識到,韶關全市278個省定貧困村中,翁源縣就佔了51個,佔比接近1/4。現階段農村單純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的促農增收作用越來越弱,農民持續增收面臨瓶頸;農村青壯年大量選擇外出務工,農村人口逐漸減少,現代農業缺人才、農村建設缺人力等問題較為普遍。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黃令遙向廣州日報記者透露,該縣目前已經制定了《翁源縣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翁源縣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翁源正在大力發展九仙桃等優質特色水果、蘭花、大棚蔬菜、甘蔗、蠶桑、南藥等經濟作物,建設一批具有濃郁翁源特色農產品專業鎮、專業村,每個鎮培育一個以上主導產業,每個行政村打造一個以上特色農產品。”

记者实地探访翁源“乡村振兴”现场

如今,在三華李、九仙桃成熟的季節,每逢週末,通往果園的鄉村道路上隨處可見懸掛珠三角號牌的小車。據介紹,翁源正在大力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融合,實施鄉村旅遊與休閒觀光農業提質升級行動。帶著全家老小逛美麗鄉村、吃農家飯、購買特色農土特產,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珠三角遊客前來造訪。新型的農旅結合的生態在粵北已漸然成型。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卜瑜 通訊員龍曉華、何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