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養殖戶虧損慘重,養殖大戶繼續擴張,散戶還有機會嗎?

養殖散戶越來越不好過,現在已是共識。但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規模的養殖企業也同樣掙扎,很多虧得一塌糊塗。

不過,這些養殖巨頭卻一點沒有退縮的意思,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溫氏、新希望、大北農都不約而同做出繼續擴張的決定,拿地、投資建廠毫不手軟。這是為什麼呢?

全國養殖戶虧損慘重,養殖大戶繼續擴張,散戶還有機會嗎?

養殖巨頭企業虧了多少?

以養豬為主的行業巨頭正邦集體,上半年虧損達1.6億-2億元;雛鷹農牧虧得更多,達到4.8億-5.3億元。

此外,溫氏和大北農這些大佬也不好過,前者的利潤上半年下滑50%,後者更是下滑了80%左右。

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卻都在繼續擴張。

全國養殖戶虧損慘重,養殖大戶繼續擴張,散戶還有機會嗎?

養殖業巨頭逆勢擴張,預示著哪些趨勢?

①現代農業,規模是王道

低迷的行情之下,並不是所有養殖戶都在虧損,也有部分盈利的。但這些盈利的養殖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規模足夠大。換句話說,只有規模化,才能頂住低迷期,等這個週期一過,還能坐享利潤,但散戶就不行了,虧一兩年可能就頂不住了。

②禁養政策讓養殖大戶優勢更明顯

禁養政策實際上就是提升了養殖業的門檻,從而大量的散戶退出了市場,大企業的競爭優勢也就更明顯。不管什麼行業,壟斷的都更賺錢,各個巨頭紛紛擴張,也都是想壟斷更多的市場份額。

全國養殖戶虧損慘重,養殖大戶繼續擴張,散戶還有機會嗎?

③延伸產業鏈,才有綜合競爭力

養殖企業做大之後,會逐漸打通上下游,把種苗、飼料、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都納入自己的產業佈局之內,這樣綜合競爭力就很強了,抵禦“豬週期”的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

總而言之,未來對於散戶來說並不樂觀,已經到了必須思考轉型的時候了。

全國農村改革催生暴富新行業,點擊“瞭解更多”,立刻開始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