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尿”信息这么多,你家宝宝的尿液是这种颜色的吗?

尿尿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

但细心的妈妈却能

从尿液颜色中看出宝宝的身体

是否健康

“ 宝宝这几天尿黄偏少,是“上火”了吗?”

“大宝一尿尿就喊疼,还一直蹲在小马桶上不愿起来,老说自己还没尿完。”

“一泡尿”信息这么多,你家宝宝的尿液是这种颜色的吗?

“一泡尿”看出宝宝健康真相

宝宝正常尿液的性状

1、颜色: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色大多呈现出无色、透明或浅黄色,存放片刻后底层稍有沉淀。但尿色的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有关,饮水多、出汗少的宝宝则尿量多而色浅,饮水少、出汗多的宝宝则尿量少而色深;通常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颜色要较白天深。

2、气味:

宝宝的新鲜尿液无气味,放置时间长了,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发出氨气味。

贴心提示:

如果刚排出的尿就有异味,则是疾病的表现。

3、清亮度:

正常的尿液很清,几乎是无色的。有时刚尿时很清,最后变浑,不过这大多为正常现象。

贴心提示:

当宝宝尿道发炎时,尿中有大量的脓细胞和白细胞,尿液会变得浑浊,有时尿中有血,为泌尿系统感染,这时宝宝多半有发热、尿痛、尿频。

“一泡尿”信息这么多,你家宝宝的尿液是这种颜色的吗?

宝宝的异常尿液

1、尿色发黄

当宝宝尿色呈金黄或深黄色时,要注意鉴别是由于食物或药物引起的还是患了某些疾病。

食物或药物引起:吃了过多的胡萝卜、蜜柑或橘子时,由于这些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等物质,可使尿液和皮肤变成深黄色,停吃这些食物后,尿液就会正常。如服用痢特灵、核黄素、黄连素及某些中药后可引起尿黄。

疾病引起:如果宝宝的尿色深黄似浓茶,震荡后表面的泡沫颜色发黄,便盆或尿布被染黄,一定要警惕肝炎、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等。宝宝同时还会伴有皮肤粘膜发黄、眼睛发黄,同时宝宝出现萎靡不振、食欲差、哭闹,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浓茶色:常见于严重的新生儿黄疸。

2、尿色发红

通常是血尿,血尿是许多疾病的信号,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种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损伤、尿道畸形、肾血管病及肾肿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也可由与服药或邻近器官疾病导致血尿。

3、尿色发白

尿尿呈现乳白色,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里,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宝宝不但尿液浑浊,而且还伴有发热、腰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就有可能是泌尿系统发炎,应去医院请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泡尿”信息这么多,你家宝宝的尿液是这种颜色的吗?

4、尿频

宝宝排尿频繁,如果没伴有尿量增加,可能是病理性的,应该及早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诊察。因此,妈妈要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尿量的增加,如果尿量也同时增加,往往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当然,妈妈要注意排除精神因素引起的尿频,这种情况下宝宝的尿量并未增加。待去除引起尿频的精神因素,症状马上消失。

5、尿少

宝宝在腹泻、发烧、肾病时出现少尿,应注意观察宝宝,如果是腹泻、发烧引起,需要补充适量液体;如果伴有浮肿则应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免加重浮肿。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仰卧(平躺)睡觉,无任何因睡眠姿势可能造成眼皮浮肿的问题,家长可以留取晨尿送医院做检查

注意:尿液颜色只是一种辅助了解方法,具体还需尿常规检查,再由临床医生来准确判断。

“一泡尿”信息这么多,你家宝宝的尿液是这种颜色的吗?

‍宝宝自控排尿的正常与异常

正常:从出生到初几个月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盈时才会反射性排尿。到了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逐渐形成,可在大人把尿时排尿。大约2岁后,宝宝才有可能自主排尿。5岁后不应有遗尿。

异常:2岁后宝宝日夜不会自主排尿,伴有瘫痪或智力低下,这是患了脑瘫;若5岁后夜尿仍不能自控,这属遗尿症。

‍警惕宝宝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小朋友的常见病,2 岁以下宝宝的发病率尤其高,女宝宝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宝宝,约为 3~4 倍。宝宝越小,症状越轻微,不易被家长察觉。

尿路感染常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宝宝除了无故发热这一明显症状外,有以下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1、 频繁更换尿布,但每次尿量不多

2、尿尿时经常喊痛(小宝宝会哭闹)

3、尿液的颜色浑浊、偏红,尿中带血

4、已经学会上厕所,但又出现排尿不可控

5、出现肚子痛,尤其是下腹部

6、宝宝的阴部出现尿布疹,尿布上有臭味。

‍当发现宝宝的尿有异常时妈妈怎么做

当宝宝尿多时,妈妈要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引起多尿的外界因素,如果有,只要避免就可使多尿的症状缓解。

如果宝宝少尿,妈妈要注意他是否有发烧、腹泻及多汗现象,如果有,要补充适量液体,多饮水,但若同时伴有浮肿,应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当宝宝的尿有异常,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妈妈应充分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夏天如何预防宝宝尿路感染?

宝宝易患尿路感染,这与宝宝的生理特点分不开。女宝宝更容易中招。因为相比于男宝宝,女宝宝的生殖器离肛门更近,尿道也更短,更容易被细菌感染。

预防尿路感染,需做到:

1、 勤换纸尿裤

已经戒了纸尿裤的宝宝们,可以穿透气性强的棉质内裤,让宝宝的屁屁保持清洁,防止细菌繁殖,同时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

2、正确擦屁股

给宝宝换纸尿裤或者宝宝便便后,应该从生殖器向肛门处给宝宝擦屁屁(特别是女宝宝),减少细菌进入生殖器的机会。特别是准备入园的宝宝,妈妈最好提前教会孩子正确擦屁屁。

3、多喝水

可使宝宝尿量增多,利于冲洗尿道,促进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

4、 千万别憋尿

尿液能够妥妥地把细菌带出生殖器。憋尿则会让细菌一直待在体内。如果家有上幼儿园的宝宝,妈妈要告诉孩子:“一旦想尿尿就告诉老师,不要害羞,不要憋尿。”

5、不用刺激性肥皂

刺激性肥皂或者是长时间的泡泡浴都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的生殖器,破坏正常菌落的平衡。

不过万一不小心患了尿路感染也别太慌张,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不是啥大问题。遵医嘱用药后,宝宝很快就能恢复活蹦乱跳了。

本文由育儿这事原创,让我们一起涨知识!

本文由育儿这事原创,让我们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