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綠林鴛鴦

「傳奇」綠林鴛鴦

浙江金崑秀,為著名鹽梟範高頭的掌門弟子,遠近聞名。其妻阿寶,容顏出眾,頗饒風姿。從外表看,她是個花容月貌的美女,而暗地裡卻是一個富有膂力,精通拳術的武林高手。在她紅綾外裹的三寸弓鞋尖頭上,卻藏有銳利的鐵片,只要對方接觸到她的足尖,無有不受重創的。每當她用嬌滴滴的聲音傳出號令,手下弟兄莫不聽其指揮,精神大振,奮力向前。

阿寶和丈夫雙雙馳騁於綠林之中,恩愛非常,情同鴛鴦一般,他們劫奪商旅,包攬運鹽船隻,裡應外合,頻頻得手。外人明知是他夫妻作案,但不敢聲張。久而久之,人們即稱呼他二人為崑秀阿寶,夫妻名聲大振,不可一世。

鹽為民食之必需,歷代販運者有利可圖。官府雖然統管鹽運,但民間走私成風,不可抑止。各地鹽商販運私鹽,船行水路必過太湖,不論從浙江到江蘇,或是從江蘇到浙江,都得請崑秀阿寶出面押運保護,才能安全無誤。每次押運,夫妻身著短打戎裝,頭盔方巾,手持長矛立於船頭,威風凜凜,左右指揮。當與官府水師船隻相遇時,對方官兵往往側目而視,躲在船艙裡不敢露面;有的見到阿寶形影,老遠就把船舵一撥,避開而走。有時避讓不及,兩船會合時,只見阿寶點點頭,說聲“別來無恙!”官軍船隻便望風疾駛而去了,真是見而生畏。

後來,範高頭販運私鹽被處死刑,而金崑秀也因是同夥受到株連,被捕入獄,三日後就要問斬,阿寶心急如焚。想到夫妻就要生死別離,這往日的恩愛情意,如何能割捨?就是拼死也要把崑秀救出來。於是,她便召集黨徒數十人,商定了救人之計。

問斬那天,法場上殺氣騰騰,戒備森嚴,金崑秀被五花大綁押在斷頭臺上,等待午時三刻問斬。此時,法場周圍觀者擁入,大夥都爭著來看這位著名的太湖大盜。一夥耍雜技賣藝的人也來到法場邊上,扯起圍子,準備賣藝;還有江湖郎中帶著徒弟,走來走去為人看病;一幫鄉下人挑著瓜菜進城販賣,行至此地,也放下扁擔要瞧瞧熱鬧;連算命先生和叫花子也像趕集一般地雲集於此,一個個擠著往裡鑽,要看看這金崑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

眼看太陽當頂,時辰已到,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舉起大刀。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一聲“動手”的呼號,圍觀者中閃出一個賣瓜菜的女人,縱步一飛,如風馳電掣一般,迅速奪下了劊子手手中之刀,其他喬裝改扮的黨徒們一湧而上,抽出藏在身上的武器,殺向監斬兵丁。阿寶手起刀落,殺死押解崑秀的刑卒,割斷捆綁丈夫的繩子,叫一黨徒揹著他就走,自己則尾隨斷後,逃離法場。阿寶所率之徒,都是些亡命之輩,驍勇無比,因此,監斬官兵抵擋不住,節節敗退,眼睜睜讓阿寶劫了法場。

崑秀脫險,夫妻重逢,阿寶悲喜交集。為了避難,她只得轉移到湖南洞庭湖一帶,崑秀則潛往金閶(今江蘇吳縣),不再拋頭露面。不料,其行蹤卻被捕快發覺,乘其不備,再次將他逮捕歸案。江蘇巡撫恐怕再蹈前日法場被劫之覆轍,擔心延緩行刑又生變故,於是當天就將崑秀正法於桃花塢。

噩耗傳到洞庭,阿寶悲慟欲絕,痛哭了幾天幾夜,旋即收拾行裝,踉蹌奔往江蘇。她扮作農婦隱匿了幾天,決心伺機為丈夫報仇。

經過一番打探,得知巡撫衙門中一個行刑師爺,乃是獻計及時處決崑秀的人,阿寶對其恨之入骨,在一家酒館中將其引誘,用酒灌醉而殺之。另外兩名押解崑秀至法場的兵卒,阿寶也不饒恕,暗中結束了他們的性命。由於一連幾樁命案,震驚金閶一帶,官府防範加嚴,阿寶難以再尋仇人雪恨,只好再次回到太湖重操舊業,聲名益震。

後來,隨著時光的流逝,她也就慢慢地不再在太湖上作案了,而自己修了一棟茅屋,隱居下來,消磨歲月。每當一二知己來訪,酒酣耳熱之際,她也會興奮地談起往事,回憶她當年叱吒綠林的得意處,眉開眼笑,面露喜色。雖說她已到不惑之年,但仍然顯出女中強人的颯爽英資。

選自《清代述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