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銷售爲什麼難走電商路?

新車銷售為什麼難走電商路?

新車銷售為什麼難走電商路?

要想探究原因,就要首先考慮一下,電商存在的特點和意義是什麼?

對於消費者,選擇電商購物的基本原因如下:

1、用戶不出門,坐擁天下商品

2、銷售環節單一,商品價格低廉。

3、商品種類繁多,多家進行對比

對於商家,選擇電商的基本原因如下:

1.投資比實體店的投資更低;

2.如果推廣的好,成交收入的天花板會很高。

3.雙方交流簡單直接。

反觀新車在這兩方面上的特點:

對於消費者:

1.新款車的挑選空間並不大,熱銷車型就那幾款,消費者網購的第一個優勢沒有凸顯。

2.對於家中的“大件”消費品,汽車的更替時間長達幾年。在購車上消費者對於快捷的需求並不明顯,反而更喜歡精挑細選、線下試駕比較。

3.價格幾乎是決定交易量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對於汽車銷售的授權系統,眼下的平臺根本不具備與廠商探討“議價權”的條件。所以目前消費者,並不能在網上享受到低價。

對於商戶:

汽車銷售一直採取的是授權體制,機廠和4s店之間的牢固綁定,打造了堅如壁壘的壟斷,廠商和4s店,在汽車銷售環節佔據絕對的主動性。沒有授權幾乎無法切入到汽車的流通環節,也正是這種封閉性,造就瞭如今汽車銷售的諸多詬病。加價提車、綁定銷售和售後的事屢見不鮮,讓承擔比主流汽車消費國高出很多車價的車主,反而無法得到良好的消費體驗。消費者怒而無法,因為沒有選擇。對於4s店來說,互聯網+未必是好事。畢竟講解、推薦、試駕都在店內,成單卻不一定在哪。到嘴的鴨子哪能輕易放飛,易靜不易動。

對於廠家

對於廠家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互聯網銷售有可能拉動銷量,但是體量龐大的線下銷售系統也不能輕易動搖。更何況授權一級級的簽下去,想要一下收回或改變絕非易事。

其實,像易車和汽車之家這樣的流量巨頭,曾試圖通過線上汽車商城以B2C的形式,變線垂直流量。但是不控制倉儲、配送,不提供售後的平臺,於消費者有何用可言?而深究門戶與廠商4s店的關係,後者仍是前者的金主,而非供應商。

要廣泛實現汽車互聯網化,要麼資本巨頭強勢加入,要麼廠商或大型經銷集團自營。放眼當下,網約車、單車、公共交通的爭奪戰都很慘烈,唯獨汽車銷售的資本熱度較低。而銷售閉環內部,因互聯網銷售與線下門店同宗同源,相互掣肘。一時肯定也無法理清利益糾葛,做出取捨。

新零售的東風還在刮,相信會不斷有勇敢的創業者奔赴“汽車互聯網+”的征程,也許我們現在正見證一個汽車時代的變遷。希望能儘快見到王者的誕生,讓汽車的互聯網夢不再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