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三江汇流,群山环绕,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有着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6月11日—15日,由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8年海南省“夜班编辑和一线记者异地采访交流”培训班在中共绵阳市委党校举办。

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来自海南10多家主流媒体的20多名编辑记者通过课堂教学、体验教学等形式,追寻当年两弹科研工作者攻的足迹,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触摸北川新、老县城的砖墙、感受汶川地震10年后北川的变迁……

那么这些天

学员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一起来看看吧!

First stop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那是怎样艰苦而孤独的时光,甚至连亲人都不知道他们要去做什么……隐姓埋名、许身以国,他们始终坚定自己的'初心'……”在梓潼“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主要发展核工业、研制器“原子弹”和“氢弹”)26名学员认真聆听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一大批专家院士攻坚克难的故事。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16位科学家先后在此工作,七幢苏式院士别墅和至今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和特色的遗址和文物,承载着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那段难忘的历史。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这是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对邓稼先的评价,也是对两弹科技工作者的褒奖。不管是郭永怀还是程开甲,亦或是其他人,他们都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和中国科研实力奉献一生,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棒”,张爱萍的语录,通俗易懂。23年间,完成原子弹和氢弹轻型化、小型化研制,指挥开展了22次核试验,“两弹”终成“国之利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民族精神凝聚着广大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历程。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为了党的事业,一大批专家院士在“两弹城”留下了无数催人奋进的爱国故事。曾与他们并肩奋斗的同事中,很多人已经离世,而他们留给国家的力量和荣耀,也并非一个奖项所能涵盖。如今的“两弹城”早已解开神秘面纱,成为人们瞻仰的红色教育圣地。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粉身碎骨,他们的行业,或许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讲到‘两弹一星’都认为是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光环。但我们要知道,在这光环的后边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和代价。他们这种伟大情怀和精神,也激励学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成为国之魂魄、民族脊梁。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一场举世震惊的8.0级大地震,

让无数华夏儿女记住了

这个举国悲痛的时刻。

大地痉挛,近7万人丧生、

1.8万人失踪、37万人受伤,

每一个数字,

都将人们的心灼得生疼。

时光荏苒,

距离“5·12”地震已经整整十年

现在那里什么样?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大地被摇晃着,天空突然黑了,心也被震碎了,下一秒瓦解了,泪堆积成了河……”一提到汶川地震,大家都会记起那段伤心的回忆。当双脚真正踏上北川老县城这块曾遭受大自然摧毁的土地时,见到那一片片残墙废墟时,心头仍然一阵阵抽紧。那摇摇欲倒的住宅楼卫生间里那面反射光亮的镜子,那扇已由正方型变为圆弧形的塑钢窗,那一排挂着已退色遇难者照片的橱窗......无不让人唏嘘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中央祭奠区的音乐充满魔力,撞击心灵如此沉重,我们做的也只有缅怀死者。献花、鞠躬…… 一切仿佛都回来了——当时在电视中看到惨烈场景、以及曾经为北川留下的泪水。北川地震遗址会一直定格下去的,无法复苏,这是四川无法抹去的伤痛。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祭奠区后方是北川中学遗址,五星红旗还高高挂着,可学校成为了废墟。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是无力的,谁会料到北川会遭遇如此浩劫?一个县城受了重创,那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北川已不再有生机!哪怕一个新的北川取代了它的曾经,它只能作为遗址存在于世人眼中,它也有着无无法取代的记忆。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抹去泪,继续前行,北川的伤痛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坚强地走下去。十年后事过境迁,一座座美丽而结实的房屋,迅速在北川立起。北川地震孤儿,已走进婚姻殿堂,迈向新的人生征程……但在当时历经生死的那份爱,却永世难忘。愿死者安息,愿北川坚强。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会把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高度,对北川人民来说,512也是感恩日,在北川地震纪念馆,学员们见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抗震救灾精神,并坚信“一夜长大”的北川人民将会带着北川精神,为后人们撑起一方晴空。

5·12地震数据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看看这些生命的奇迹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每位参观者都可以通过轻点电子触屏,为逝者敬献一朵白色的菊花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所有的爱心都有透明的去向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铭记这场灾难

奋发图强,奋勇前进!

最值得珍重的是“北川经验”

最值得珍视的是“北川精神”

最值得珍惜的是“北川力量”

既有“诗意”,又追“远方”

蜀道太白乡,诗意栖居地。

诗歌小镇——青莲

这里有诗仙李白的故事……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家喻户晓,堪称唐代诗歌的传世佳作。李白在这首诗里所思的故乡,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三站——江油,青莲,正是李白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24个春秋。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漫步在震后重新修建的国际诗歌小镇,随处可见诗仙李白的经典诗句,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他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种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神,曾吸引过无数士人,现如今,也深深吸引着我们。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李白,这一位唐代的大诗人,已经化成了一种基因,和每个华人的血脉一起,不息地流淌。引用六神磊磊的话:哪怕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和学历的中国人,哪怕他半点都不喜欢唐诗,也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如果不考虑十年前的北川地震,绵阳的形象,相信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是相对模糊的。但其实,她是李白故里,她是“两弹”产床,她是“文曲星”故乡,还是华夏母亲嫘祖的诞生地与归葬地。而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绵阳融入“一带一路”的尖兵,这座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正在飞速地发展壮大。

海南的编辑记者们又聚集在一起搞事情了!这次,他们要教大家……

绵阳之行已然结束,一次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一个个鲜活的爱国故事,一首首诗情画意的豪气语言……汇聚成了绵阳精神,唤起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中华记忆。这是一次心灵的涤荡、灵魂的洗礼,激励着每一个从事新闻的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