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因為每個人人格隨著年齡增長變的越來越獨特,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大學,在一個群體裡,越發的會覺得別人跟自己的不同。難有相同的話題,難有相近的愛好,笑點淚點都不一樣,不熟悉彼此的過去又不會參與對方的將來,一起聊天都是互相不感興趣的內容但為了讓對方不受冷落又要假裝聊的很開心,出去玩也是,其實並不覺得特別開心,情緒上就平平淡淡而已,卻又要因為照顧別人的感受,不想冷了別人的場子,又要假裝玩的很融入。融洽的社交少不了處處都在考慮和遷就別人,這個時候就算自己一個人無聊點,也覺得比群體社交更舒服自在。很多開心的事情不是有人陪著才能做,一個人做的時候其實也很開心。孤僻但不孤獨,社交匱乏但內心世界豐富。

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吧,一個人自身的性格還有周圍環境的影響。我自身就是,剛開始覺得孤獨的時候,感覺自己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覺得別人都無法瞭解自己,也很少有和自己性格相合相處自然的人。一開始的孤獨難以忍受,過了三年,我反而喜歡上了孤獨。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不需要也不願意和別人有太多交集。會覺得大多數社交都是無意義且浪費時間的

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是因為在太多人的群體裡,會更深切的體會到所謂的人情冷暖和人情世故,發現那是和自己心裡不一樣的世界,於是產生了抗拒的心理!一個人習慣了,就孤僻了。曾經一個人呆了一年多,唔早起晚睡都是一個人,一天到晚只有晚上和家裡人說幾句話,然後就根本不說話,每天都在發呆,發呆,看著牆發呆,看著窗發呆。

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我是。沒有什麼朋友喜歡獨來獨往。但是別人跟我搭訕我也是正常人,會應付會開玩笑。但是僅限於說幾句話,就算別人跟我示好,我還是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喜歡太近,覺得人跟水稻一樣,如果太近,會妨礙彼此生長。我的工作導致我很忙碌,休息的時間非常之少。所以一旦有時間休息下來,就喜歡獨處,看書也好睡一天覺也好,不太喜歡跟人接觸,覺得自己工作學習上都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了,不想在交際上浪費自己的時間,也害怕交際,我是一個骨子裡可能對待人是很傳統的一個人,總覺得現在很多人的三觀也好交際也好太偏個人了,很難去想到別人,覺得為了找一個朋友要去結實她徹底瞭解她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呢。

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害怕 膽小 沒有安全感,感覺所有接近自己的都存在著危險,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很久以前我只喜歡呆在那個洗衣機大小的紙箱裡面,通過一個個小洞看外面,感覺那裡面才是最安全的,那時候我可以躲裡面一整天,不吃也不喝。人心險惡,人情淡薄,自己的心智已經成熟獨立了。

當你看透世間一切,本質都是交換,孤獨是沒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