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商評」:改善民生應堅持問題導向

(陝西日報商洛記者站官方微信公眾號)

↑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刊發於陝西日報7月3日11版

改善民生應堅持問題導向

據氣象部門消息,陝西7月1日起迎來較大範圍明顯降水天氣,其中關中南部局地、陝南多地有暴雨。降水在給炎炎夏日帶來清涼的同時,也讓城市內澇治理等一些民生領域的短板問題再次暴露了出來。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連日來,我省多地都出現城市內澇現象,車輛在積水中緩慢前行,行人坐著三輪車通過積水較深的馬路,交警挽起褲腿在積水中推車……便捷的網絡讓我們對這些信息不再陌生。每每看到這種消息,大家難免會想,這些問題上一次、上上一次下大雨的時候也暴露出來了,為什麼沒有及時得到解決,而是每次都遇到同樣的問題。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誠然,改善民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非一朝一夕所能見效。但各地面對民生領域的短板問題,究竟採取了哪些務實的舉措?比如城市內澇這種時間節點性比較強的問題,遇到大雨就暴露出來了,雨停後內澇解除,問題好像一下子也變得無影無蹤了。實際上,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問題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從顯性變為隱性了,只要遇到刺激性因素,依然會暴露出來。當我們對這些隱性的問題選擇視而不見時,其實就是在迴避矛盾。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有一則“溫水煮蛙”的故事,說的是把青蛙扔進滾燙的水裡,青蛙會劇烈掙扎逃出來;而把青蛙扔進冷水裡,再對水緩慢加熱,青蛙適應了逐漸增加的水溫就不會有劇烈的掙扎行為,當水溫超過青蛙的承受能力時,青蛙再想逃脫卻為時已晚,只能被煮熟了。這個故事中的道理對改善民生工作有一定的借鑑性。當我們對一些隱性的民生問題視而不見時,實際上這些民生問題依然存在,當這些問題引發的後果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時,就會演變成為更加難以解決的問題。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無疑,城市內澇對每一名群眾的出行都會造成直接影響,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我們應堅持問題導向,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根本出發點,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注重實效,盡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善民生的過程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城市內澇治理如此,其他與城市內澇有共性的民生領域問題的解決也是如此。俗話說“經一事,長一智”,我們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進一步端正態度,從每一件經歷過的事中汲取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陝西日報刊登往期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