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陕西日报商洛记者站官方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刊发于陕西日报7月3日11版

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据气象部门消息,陕西7月1日起迎来较大范围明显降水天气,其中关中南部局地、陕南多地有暴雨。降水在给炎炎夏日带来清凉的同时,也让城市内涝治理等一些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再次暴露了出来。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连日来,我省多地都出现城市内涝现象,车辆在积水中缓慢前行,行人坐着三轮车通过积水较深的马路,交警挽起裤腿在积水中推车……便捷的网络让我们对这些信息不再陌生。每每看到这种消息,大家难免会想,这些问题上一次、上上一次下大雨的时候也暴露出来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而是每次都遇到同样的问题。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诚然,改善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但各地面对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究竟采取了哪些务实的举措?比如城市内涝这种时间节点性比较强的问题,遇到大雨就暴露出来了,雨停后内涝解除,问题好像一下子也变得无影无踪了。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问题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从显性变为隐性了,只要遇到刺激性因素,依然会暴露出来。当我们对这些隐性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时,其实就是在回避矛盾。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有一则“温水煮蛙”的故事,说的是把青蛙扔进滚烫的水里,青蛙会剧烈挣扎逃出来;而把青蛙扔进冷水里,再对水缓慢加热,青蛙适应了逐渐增加的水温就不会有剧烈的挣扎行为,当水温超过青蛙的承受能力时,青蛙再想逃脱却为时已晚,只能被煮熟了。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对改善民生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性。当我们对一些隐性的民生问题视而不见时,实际上这些民生问题依然存在,当这些问题引发的后果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时,就会演变成为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无疑,城市内涝对每一名群众的出行都会造成直接影响,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注重实效,尽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善民生的过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城市内涝治理如此,其他与城市内涝有共性的民生领域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端正态度,从每一件经历过的事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今商评」: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

陕西日报刊登往期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