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我们来了!

清华园,我们来了!

清华园,我们来了!

清华园,我们来了!

清华园,我们来了!

高考提前批录取落幕。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十七中的多名学生陆续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日前,记者与这些“天之骄子”面对面,听他们讲述备考故事。

青岛五十八中考生王冰:

校考归来老师开“小灶”三个月文化课提升130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先不要拆,等我回去拆!”17日下午,正在画室打工当助教的五十八中学生王冰收到爸妈发来的微信,上面是一张快递包裹的照片,他们告诉她,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尽管早已从网上查询到了自己的录取去向,但亲手拆开快递的那一刻,王冰还是感到非常激动。打开录取通知书的紫色封面,一座立体的清华园校门跃然纸上。“这是清华美院的师生设计的。”王冰笑着说,这也是她即将入读的学院,作为美术类文科生,她被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玻璃艺术)专业录取。

王冰告诉记者,她从小喜欢绘画、临摹动漫,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兴趣班。高中考入五十八中大学先修班以后,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艺考这条路。“纯靠文化课升学的话,竞争压力比较大。我有绘画基础,文化课基础也比较扎实,所以走艺考这条路有希望考上更好的大学。”她说。随后,她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社团,每周都花一定时间学习美术。从高二暑假开始,她在北京参加美术集训,每天从早上8:30画到凌晨,一直持续了8个月,直至艺术校考来临。

参加清华美院校考时,王冰报考的是设计学类,该类别在北京以外的省份总共招收144人,且不限文理。仅在青岛考点,参加清华美院设计学类校考的考生就有1000余人,竞争激烈程度可窥一斑。今年清华美院设计学类专业课成绩入围线是522.5分,王冰超线几分“惊险过关”,在众多竞争者中并不占优势,这就意味着她必须在文化课方面下更多工夫。

要想在文化课上实现追赶,也极为不易。“8个月的专业集训占据了我高三大部分时间,校考结束之后,距离高考只剩3个月了,我得重拾书本,别人一年的学习,在我这里必须压缩到最短、最精简。”王冰回忆说,当时拿起书本都觉得陌生,见到卷子也是一脸懵。在一模考试中,她数学只考了74分,文综也只考了159分。“对于这种状况,我几乎没有勇气去独自面对,还好我的父母、老师、同学给了我很大帮助和鼓励。”她说。

一模考试后,在班主任王立松的协调下,各学科老师针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对王冰来说,她的应对之策是梳理基础、把握重点,把能够拿到的基础分尽量全部拿到。特别是数学,可以适当放弃看不懂的难题,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而在文综方面,王冰感到补习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我从小喜欢历史,初中的历史课本基本上倒背如流。课本上讲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我自己会读 《全球通史》《人类简史》之类的书,还会看《百家讲坛》。”她说,此外,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还喜欢看《今日关注》等时政类节目,这对她学习和运用文综类知识也很有帮助。

在老师的指导下,王冰的文化课成绩一步一个台阶,经过3个月的努力,她的高考数学成绩比一模提升了近50分,文综成绩也比一模提升了近70分。文化课取得的优异成绩帮助她弥补了专业课成绩的劣势,最终凭借良好的综合成绩顺利进入清华园。

回想自己的艺考经历,王冰说,这条路不好走,身体上、心理上都需要克服巨大压力。“集训的时候每天训练强度都很大,右胳膊要一直抬着画,很酸,我几乎全身关节都贴上了膏药。另外做设计很费脑子,每天脑力消耗也很大。”她讲述,在专业训练方面,有时候练到一定程度会感觉遇到瓶颈,画画没有手感,线条笨拙,对未来产生质疑;在文化课学习上,由于落下了8个月的功课,必须付出加倍努力才能找回文化课学习的熟悉感……

不过,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所有付出都值了。对于未来的学习之路,王冰计划到大学之后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攻读一个“双学位”,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青岛十七中考生梁徐笙:

未来想设计喜欢的汽车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青岛十七中的梁徐笙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专业为交通产品设计。除了清华外,他还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美院、江南大学的专业合格证,其中北航的专业课成绩为全省第一。

梁徐笙从小兴趣广泛,喜欢游泳、看动漫、玩游戏。3岁开始学儿童画,四年级开始接触素描,进入高中后才决心考美术专业。他说:“中考与第一志愿的二中差了6分,如果去了二中,也许就不会选择美术了。”今年1月到3月,梁徐笙一直在北京参加美术集训,几乎都在半夜12点之后才能休息。他说:“也不是一直在画画,画累了就玩会手机,煎熬和轻松并存。”交通产品设计专业正是梁徐笙心仪的专业。他说:“这个专业和汽车设计相关。我非常喜欢汽车,最喜欢凯迪拉克的外型。平时走在路上看到不同品牌的汽车,我经常会想如果由我设计,会怎样改进它。”

艺考归来后,梁徐笙的文化课成绩一次高于一次,一模490分,二模504分,三模581分,高考600分。这一成绩与自己的预估分一分不差。这样的成绩,梁徐笙并不满意,毕竟入学考试时,梁徐笙的成绩为级部第三。谈及学习方法,他说:“劳逸结合,学不进去的时候不要逼自己,给自己玩的机会。不要限制时间,限制时间反而有压力。”

青岛十七中考生安卓尔:

有压力时喜欢写小故事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梁徐笙(左)和安卓尔

7月17日下午4点,青岛十七中美术班考生安卓尔收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寄来的快递,安卓尔并未第一时间启封,而是等着妈妈回来一起拆开。她说:“看到精美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妈比我更兴奋。”除清华外,安卓尔还拿到了中央美院、江南大学等学校的专业课合格证。

安卓尔的第一志愿专业为环境艺术。她自小喜欢画画,三四岁时就拿起了画笔。她说:“我的启蒙老师曾说‘画画其实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我从未想过学美术未来能做什么,只是因为喜欢。考上十七中美术班之后,更坚定了我未来走美术这条路的决心。”

安卓尔坦言清华美院专业课考试前夕,也是自己最焦虑的时候。“考清华美院的考生一般会提前备考,类似押题、押清华美院的老师喜欢的风格。今年一月底的时候,集训班的伙伴们大部分都准备好了,而我是为数不多的拿不出十拿九稳作品的人,当时辅导老师说我画的任何一幅作品都不是清华老师喜欢的画风。直到考试前一天,我才确定下来。”安卓尔告诉记者,有压力时,她便喜欢编写小故事,主人公是身边的万事万物,而读者只有自己。

安卓尔文化课总分552分,这样的成绩,安卓尔并不满意。“比集训前的成绩差了很多。以前大家说,集训回来后文化课的知识会全部忘光,需要把笔记提前记好,我还信誓旦旦地认为我不会。结果考完专业课回来之后就像重新学了一遍。”谈起大学生活的愿景,安卓尔笑着说:“希望在清华不要被碾压得太惨,毕竟那里有太多‘大神’。”

中高考请关注:北清霸学官网(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培训中心)

清华园,我们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