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的歌尊是谭咏麟还是许冠杰?

泰迪刘宝宝



许冠杰是香港乐坛的第一代歌神,他开创了粤语原创流行乐的先河,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对现代粤语歌的流行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许冠杰早期是玩乐队出身,那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本上算是香港第一波玩乐队的那批。在那批音乐人中,很多后来都成为乐坛的超级大咖级人物。


但那时的流行音乐,基本上是以单纯模仿西方流行音乐为主,甚至直接翻唱。虽然西化的很彻底,算是同步了西方音乐潮流,但是就作品主题和音乐元素来说,几乎很少有原创性,也没有体现出香港本地的人文特色。


进入七十年代,许冠杰开始致力于粤语流行乐的创作,讲出属于那个时代自己声音。1974年发行的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序幕。

随后,一系列经典专辑相继推出,由于作品的人文关怀,道出许多底层人物心声,同时体现出强烈社会责任感,许冠杰的作品在社会上获得巨大反响,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使香港流行音乐历史从此被改写,进入粤语流行时代。


谭咏麟最辉煌的时期在八十年代,是在许冠杰开创粤语流行门派的十年之后。那时的谭咏麟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不少作品至今都具有很高的传唱度。

但由于当年谭咏麟的最强劲对手是张国荣,而且张国荣的实力和才华也非同寻常。因此可见,谭咏麟在其巅峰时期,并不是乐坛一枝独秀的存在,但不容否认,谭咏麟在八十年代香港乐坛,是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的。

所以,从历史角度上看,论绝对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至今无人能替代第一代歌神许冠杰的至尊地位。相信即使去问谭咏麟、张学友本人,他们也不会什么有异议。


Jim郗


1970年代前,香港人普遍将本地粤语流行曲视为低俗,当时香港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来自台湾的国语歌曲作为主流。197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的许冠杰不避通俗,以广东话唱出多首反映社会现况、讽刺时弊的歌曲。作品获得大众认可后,粤语流行曲在香港乐坛如雨后春笋。粤语流行曲的潮流可谓由他开创,因此在香港乐坛,他被称为“香港乐坛天王巨星”、“香港流行音乐祖师。

许冠杰在香港流行音乐界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亦得到了多位巨星的尊重以及认同,其中包括罗文,甄妮,徐小凤,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陈百强等人,堪称乐坛大哥,由于其为改变了香港粤语流行曲之鼻祖,按其辈份属首席第一位天王巨星。

谭咏麟最重要的贡献不只是商业方面的成功,而是他的形象和风格完美地符合了香港80年代青少年的喜好,成为那一代人的偶像。他的歌曲,摆脱了许冠杰、泰迪罗宾的鬼马,罗文、徐小凤的旧时代曲以及粤曲风格,形成了深沉入戏,感情真挚浓郁的都市情歌风格,影响了80、90年代乃至新世纪的华语流行乐发展。

另外,谭咏麟借助自己偶像魅力,制造的大型演唱会潮流,也对香港乐坛乃至都市文化影响极大。

谭咏麟还是香港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个重要事件“Band潮”的重要参与者,这个乐队风潮为香港乐坛贡献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谭咏麟所在的温拿乐队是其中的佼佼者。

谭咏麟被称为是80年代的第一人,从成绩上来看:

1.香港电台的“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歌,每周一首,谭咏麟在80年代一共是28首,第二名是林子祥的23首,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都少于20首。

2.无线电视台的“劲歌金曲季选”,每个季度10首,每年40首。1984年,谭咏麟拿了10首,这个记录到现在也没人打破。

3.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整个80年代,谭咏麟一共是11首(1988、1989两年他弃权了),第二名的是林子祥的8首。

4.无线电视台的“十大劲歌金曲”,80年代,谭咏麟一共是12首,也是第一。

5.无线电视台的“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项,谭咏麟从第一届连续拿到第四届,然后他退出了。

6.如果我们统计“金唱片”、“IFPI”和“叱咤”的各种口径的年度销量冠军的话,谭咏麟在80年代拿5个年份的。其他人最多只有一个年份的冠军。而1990年,谭咏麟还拿了一个。

7.从演唱会来看,谭咏麟从1984年开始连续每年都在20场左右(1988年温拿开了10多场,他没开),在80年代数量是冠军。

8.1984年度是谭咏麟最成功的一年,也是香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乐坛成就,全年销量最好的两张专辑《雾之恋》和《爱的根源》,在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评奖中,他获得两首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唱片监制(关维麟、叶广权的《爱的根源》)和IFBI大奖。在TVB举办的“十大劲歌金曲”中,他获得三首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金曲金奖,当年的最佳作词、作曲、编曲和监制,全部由他的歌曲获得。

需要指出的是,谭咏麟每年获得两首或三首金曲,看似和90年代的张学友或刘德华相仿,但在谭咏麟获得两三首金曲的同时,其他歌手基本都是一首;而90年代,四大天王基本每年都有两三首。谭咏麟与同时代歌手的差距,是其他年代所没有的。而80年代歌手的质量,又基本上可以认定为所有年代最佳的。

谭咏麟的销量(1995年香港本地是2千万张)、演唱会(红馆历史第一,各地总演唱会记录在整个华人乐坛应该仅次于张学友,但没有统计温拿、左麟右李等)都是香港第一的。

,谭咏麟作为乐队成员,创作能力很好,迄今为止发表各种作品近百首,比较有名的有《痴心的废墟》《傲骨》《知心当玩偶》《卡拉永远OK》《梦仍是一样》《千载不变》(温拿)《一生想你》(李克勤)等。

综合来看,香港乐坛历史地位,最高的应该是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三人,谭咏麟作为其中最活跃的一位,对乐坛的贡献,是当得起“乐坛校长”这个称号的


你说我像风


神佛满天飞、天王遍地走,是上个世纪香港歌坛的一大特色。真正意义上被广泛接受的几个名号,有两任歌神(许冠杰和张学友),四大天王(张刘黎郭)。



1992年,四大天王成军没多久,年轻气盛的郭富城在香港狗仔的怂恿下,推出了一大堆的封号,比如歌圣谭咏麟、歌仙张国荣、歌隐林子祥、歌侠梅艳芳、歌霸罗文甄妮。

(注意,上述封号出自天王郭富城,绝非“好歌”之言。事实上,人们更习惯把罗文称作歌圣,这个称号几乎与歌神许冠杰同尊,谭咏麟的校长之名更广为人知)

顺着郭富城的“封神”势头,TVB的《欢乐今宵》还封过“一龙二凤”成龙、叶倩文、林忆莲,“跳舞三皇”杜德伟、草蜢、张立基,“乐坛四怪”罗大佑、卢冠廷。。。



关于许冠杰和谭咏麟的歌坛地位之争,由来已久。看两个人被大众所接受的封号,就很能说明问题,许冠杰是歌神、谭咏麟是校长。

而“歌尊”这个称号,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被提及、也从未被歌迷们广泛接受!


好歌献给你


不好意思,本来我不想怼你的,但是请不要什么歌圣,歌尊,歌神,歌隐,歌仙。搞得满天神佛这样子。我看着就烦。本人广东,相对于粤语流行曲也是比较熟悉。就许冠杰和谭咏麟来说,对于粤语乐坛贡献较大的应该是许冠杰,因为香港乐坛在60年代全部都是英文歌,到了70年代许冠杰开始把一些经典的英文曲改成中文版去演绎,当然大受欢迎,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人的英文水平也不高嘛。谭咏麟还是在温拿乐队翻唱人家的英文歌。到了80年代,许冠杰开始了自己的本地创作,而当时谭咏麟还有张国荣也跟风唱中文歌,可以他们的中文歌大部分都是日本改编的,并没有原创。到了90年代,四大天王崛起,他们三人基本都退休了,但是四大天王依然用着谭咏麟张国荣那套拿来主义,基本上都是改编其他地方的歌曲。你说谁的影响大?


JimmyCheng83403356


许冠杰是开创粤语歌坛的鼻祖,这一点无人可及。创作力也是惊人,旋律特别优美动人。但实事求是说,他的唱功和歌路都有限,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等等一大波,都优于许冠杰。所以到了八十年代许冠杰已经不能在歌坛呼风唤雨了,巅峰期不算长。

谭咏麟是把粤语歌发扬光大推向极致的第一人,大部分八十年代,是无可辩驳的歌坛第一人。无论奖项,金曲,演唱会等等。也只有张国荣才能够一时威胁一下谭的地位。即便四大天王盛行,谭咏麟仍然不落下风,唱片大卖,大球场演唱会空前绝后。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势头减缓,但进入21世纪又凭左麟右李,刀郎合作等等再次大热。至今仍在出新歌开巡演。这一点许冠杰是远远不如的。论创作力当然逊于许冠杰,但也是佳作一大把。从名人堂第一位的得奖可以看出,谭咏麟算得上香港歌坛第一人


清风轻吹过


许冠杰是开创者,集创作,演唱为一身,歌神名至实归,谭咏麟是将粤语歌发扬光大的,其任何演唱风格驾驭自如,传唱度,唱功都已超越许冠杰,第一位入驻金曲名人堂!在粤语区二人缺一不可!就像努尔哈赤开国,康乾才是盛世一样!其他人在这二人面前都得礼让!


未来佛祖


其实不应该评他们谁是至尊谁不是至尊,这样来说对他们都不公平!他俩同是乐坛巨星,只不过他们是在不同时段为粵语流行乐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冠杰作为粤语流行歌曲的先驱影响深远,包括后来的歌手,而谭咏麟就是其中的一位。甚至谭咏麟说过许冠杰就是自己的偶像!可见其地位之高!而谭咏麟作为晚一辈的歌手,在八十年代与一众出色的歌手将粤语歌发扬光大,把粤语流行乐坛推向了巅峰。所以谁是至尊不应该由我们歌迷评定。我们应该向为歌坛作出过贡献的所有歌手致敬!


和校长唱到八十岁


许冠杰是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鼻祖。你说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