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正?

亓四明


出入世间几十载,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缺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试着解释这个问题,或许是我们所学的东西过于表面化,从而导致那些道理对于生活的应用不够贴切,从而僵化成为一种教条。

毕竟我们的生活是有源头的,思想也是有来处的,通过不断的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或者说我们重新找回了某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公正》通过回顾过去或者当下的思想史,对我们曾经、当下以及未来将会遇到的问题试着进行解读与分析,试图寻找出一条通往正义的道路,作者桑德尔是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很多年来一直在教授一门名叫《公正》的课程,直到呕心沥血将其编纂成书,这些经典的思想将影响更多的人。

本书总共分为十章,分别讨论了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以及促进德性以及共同的善。每一种思想都曾深刻的影响着并将持续影响着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我们总算能够抓住人类生活的关键点,通过不断的思想训练,走出生活的迷宫。

以下三种观念,是三种关于思考公正的进路,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我们可能都有涉及,只是不明来处,本书并不是一本思想史类的著作,而是一堂生动的辩论,道理是死的,本身也不存在任何价值,但是对于道理的分辨就进一步具有了指导美好生活的意义。

一、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来源于英国政治哲学家边沁,他提出了这种以福利最大化为导向的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浓重的一笔,如今政府的很多决策都是根据这一思想而做出,这一思想认为如果将奴隶丢进斗兽场即使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可是楼台上的看客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越了他的个人痛苦,这样做是值得的。然而,这也是这一思想在道德上收到批判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忽视个人权利,即使边沁的下一辈哲学家密尔对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了较为人性化的修正,试图回应其在道德上的反驳,可是除了偏离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别无他法。由此可见,做到公正必须将其与自由和道德相联系,否则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

二、自由至上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很好的批判了功利主义无视个人的权利的道德缺陷,“权利如果不依赖于功利主义,那么什么才是它的道德基础呢?”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康德,他是一名基督徒,但是他的为权利所提供的道德基础并非神学的,恰恰相反,康德认为“我们是理性的存在,值得拥有尊严和尊重。”康德的“理性”二字,分量十足。它将我们一下子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划开一条巨大的鸿沟,边沁认为的我们喜欢快乐而讨厌痛苦;然而他错在坚持认为此二者是我们至高无上的主人。康德将我们都这种偏见中拯救出来,让我们看到,是感性的同时,理性的光辉也在我们头顶闪烁,某些时候,当理性掌管我们的意志时,我们就不受欲望的驱动去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但仅仅是拥有了理性的人的本身就能够为公正代言吗?康德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审视,那就是社会契约——它试图从一种假象的契约得出来推理公正,从而获得一种实践性和现实性。将近两个世纪后的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并最终将我们导向一种目的论。亚里士多德再一次登上了现代政治的舞台。

三、促进德性以及共同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公正的争论不可避免的就是关于荣誉、德性以及良善生活本质的争论。对他而言,政治的目的并不在建立一套中立于各种目的的权利框架,而是塑造好公民,培育好品质。作者也从肯尼迪总统的演讲中惊喜的发现了这一点:“简而言之,除了那些使生活富有意义的事物意外,它衡量一切。此外,它能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因为自己是美国人而感到骄傲。”

四、桑德尔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直接的关注同胞们所带入公共社会的各种道德和宗教信念——有时质疑并反对之,有时聆听并学习之。”

参与政治生活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作者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以期望一种认真对待道德和精神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应用于广发经济与公民关怀的政治。

总而言之,为了形成一个公正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共同推理良善生活的意义,不得不创造一种公共文化以容纳那些不可避免要产生的各种分歧。



576777299


公正要看对谁而言,对一件事情双方都觉得有理,都站在各自的立场而论,第三者及使以公平对待之,都有一方不满足,都会伤及一方的利益。因各人的利益不同,很难达到双方都满意,因此也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


四梦2邹褔祥


没有绝对的公正,有的时候公正反而是不公正


社会偏向于支持弱势群体,比如汉族和少主民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满足大部分的称,就是公正,再举个例子:你有两个亲戚,关系一样亲,一个有钱一个没有钱,他们吵架了打起来了,都伤的很重,你会偏向哪个?抛开和你的利益关系,如果你选择站中间,其实你已经偏向富人了,因为他们之间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资源不对等,所以真正的站中间应该是偏向穷的那个亲戚多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