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技巧,我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六个技巧,我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忙忙碌碌一整天,下班前恍然发现重要的工作仍未完成。

事情多到没朋友,却感觉无从下手,剪不断,理还乱。

旧事未了新又来,任务越积越多,效率越来越低,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被上述状态所困扰,工作状态越来越差,仿佛歌词中的陀螺,转转转转,不能停歇。几经尝试,终于渐渐走出混沌状态,让纷繁复杂的工作重归条理。

跳出惯性思维,以局外人的角度寻求破局之道

01.列出任务清单

陷入繁重的工作任务中,人往往不能理性判断自己面临的工作量。任务越多,越需要冷静下来,花时间列出任务清单,这是破解困局最关键的一步,正如磨刀之于砍柴。

02.识别半小时内可以解决的任务,优先处理

人经常下意识将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向后推,包括并不复杂,解决时间很短的事情,然而这类任务会加重工作超多的感觉。看完任务清单,我决定从这些工作开刀,其中不乏一些三言两语即可处理的事情。一个上午,让我的任务清单划掉一半。

03.延迟响应新的临时请求

工作中不可避免有很多临时请求,本着互帮互助原则,出手相助本是应当。然而处于混沌的工作状态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尝试跳出困局的过程中最好延迟响应或者避免类似请求,例如把自己关到无人的会议室中一段时间。

04.保持专注

专注可以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然而保持专注很难,人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吸引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射灯,营造自己在舞台中央的感觉,从而提升专注力。我选择另外一个小技巧,贴纸写上专注二字,置于显眼之处,时刻提醒自己。

05.集中精力解决最困扰我的任务

完成上述几步,然后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识别和解决最困扰我的任务。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么,别急,还真不是。经过第二步,我的任务清单已经短很多。这时,我冷静下来问自己,让我陷入烦躁和无助的任务是哪一件?创伤虽多,致命唯有一处,其它工作任务只是加重杂乱无章的感觉而已。问题核心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因而被我一再拖延,终于让自己陷入暴走的状态。最终我花了两天时间集中精力处理完此事,混沌的工作状态渐渐明朗。

06.透过表象识别任务的内在联系

最后,再审视剩余任务,我惊讶的发现一个被忽视的细节。多个来源不同、需求不同的工作任务,其核心事务是相同的,仅仅外在表象有差异而已。只要完成从多个任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事务,再稍加差异化处理,即可同时完成多件任务。就像梳理工作计划,可以指导自己日常工作,也可以用于向领导汇报。将某个成果用于多个任务是正向思维,人习惯使用。但从多个任务中抽象提取相同事务是一种逆向思维,需要不断练习。

至此,终于让自己从近期无序而烦躁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救火不易,何不防火。如何才能避免再次陷入混沌状态,我会尝试两个方法,时间管理和做减法。

善用时间管理方法,维持条理的工作状态

六个技巧,我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重要紧急事务分类都听过,但严格使用的人恐怕不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分析一件任务的重要紧急程度,并且与现有工作对比原来就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所以我尝试对方法进行优化,如上图所示,将自己的所有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比如说本部门事务和其它部门事务,或者本职工作和协助工作等等,形成一颗任务分类树。对任务分类的重要性进行划分,比如本部门事务属于重要,其它部门事务属于次要。这样,每接到一件任务,下意识将任务从任务树向下流动,结合紧急程度,可以自然流动到重要紧急矩阵的某一象限。然后,就是传统的解决思路,重要紧急事情马上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列计划。

学会做减法,提高精力分配收益

用一个概念解释为什么要做减法,ROM,管理精力分配回报。人的精力有限,做为一名管理者,假设精力分配到自己完成具体业务,创造效益为A。精力分配到赋能5个员工,每个员工额外创造效益为B。那么,只要5*B>A,管理者就应该将精力分配到赋能员工,而非细节业务,因为前者收益更高。也就是要做减法,选择性做事,用有限的精力去做收益更高的事情。

个人也一样,学会做减法,努力尝试更高量级的事情,获取更高精力分配收益。谷歌第一工程师杰夫·迪恩工作20多年,完成的项目只有个位数,但每个项目都是改变世界的。假如你是一个身上有两百斤重担的领导,你喜欢稳稳当当分担30斤的员工?还是喜欢愿意同时挑50斤,但经常半路撂挑子的员工。工作成绩不取决于承担了多少任务,而取决于完成了多少,正如80分完成两件的事情远不如100分完成一件事情,一个道理。

六个技巧,我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当烦乱的工作全放下,当匆忙的脚步全停滞,当揪心的忧愁全推翻,天地间一下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