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往事:人生的三次关键选择

李彦宏往事:人生的三次关键选择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李彦宏和他创立的百度,象征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发展,无论是市值、营业额,还是访问量,都稳居全球互联网企业的十强行列。

2000年,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2005 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如今,百度已经走过了 18年的历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并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盘点李彦宏五十年来一路走过的历程,尤其是他人生关口的三次关键选择,不仅塑造了今天的李彦宏,也影响了以后的百度公司。

一,放弃戏曲,考上大学

1968 年 11 月 17 日,李彦宏出生在山西省阳泉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可谓是地地道道

的草根出身。

当时,阳泉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李彦宏的父亲李贵富所在的晋东化工厂就有一个晋剧文工团。当时,由于文化娱乐活动的匮乏,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晋剧文工团非常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一旦文工团有演出,喜欢晋剧的李彦宏就会到场观看,并成为文工团的铁杆粉丝。舞台上演员们华丽的服饰和精彩的演出,都给李彦宏以强大的吸引力。

在闲暇之余,李彦宏常常把家里的床当成表演的舞台,凭借自己的记忆,来模仿舞台上演员们的一举一动。虽然那时李彦宏的年纪还小,但他的模仿表演却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显示出了专业的味道。

后来,当阳泉晋剧团为培养晋剧苗子进行大规模招生的时候,喜欢戏曲的李彦宏便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李彦宏将自己的所学,像模像样地展示给剧团的招生老师。结果,招生老师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戏曲灵气和表演潜质,当场就决定录取他。

当李彦宏的父母知道李彦宏被晋剧团录取后,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都没想到儿子能这么为大人争气。但是,经过一番考虑,李彦宏的父亲有些犯难,他担心孩子去学戏曲后,学业会就此中断,影响将来的就业。

可是,李彦宏对花花绿绿的舞台实在难以割舍,因此,放弃加入晋剧团的良机让他有些不甘心。就在这样一个面临抉择的重要关头,一件大事彻底扭转了李彦宏的想法。

这件大事就是李彦宏的大姐李秀华考上了晋中师专,成了一名大学生。

当时,能考上晋中师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当地一下就成了轰动性的新闻,许多人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表示祝贺,热闹的场面感染了李彦宏。他随即感到,自己也应该像大姐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也要考上大学。

就这样,好好学习上个好的大学成了李彦宏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逐渐放弃了进入晋剧团学习戏曲的愿望。

李彦宏不仅知道勤奋学习了,还懂得了巧妙地利用闲暇时间。除了听戏曲,他还收集邮票,看古典书籍。在父亲的支持下,他经常往晋东化工厂的图书馆跑,那是父亲单位的图书馆。 尤其是到了高三后,李彦宏几乎每天晚上都挑灯夜战,认真地应对着每一次模拟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7年的高考中,李彦宏获得了阳泉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且如愿以偿地被北京大学录取。从此,年仅 19 岁的李彦宏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旅程。

李彦宏往事:人生的三次关键选择

二,转换专业,决心留学

1987 年,李彦宏心怀无限的憧憬进入北大,开始了大学阶段的求学生涯。

入学初期,李彦宏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充满激情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习舞蹈,发表演讲,参加大学生辩论赛,充分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综合素质。

但是,入学时的那种兴奋,很快就被对图书情报专业的枯燥乏味感所取代。最初,李彦宏对图书情报专业还是有一些兴趣的,可是,当他真正接触了这一专业之后,才发现图书情报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和他原本喜欢的计算机科学没有多大关系。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李彦宏认为,计算机虽然是他喜欢的专业,可北京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万一自己填报了计算机专业而没被录取,岂不落榜于北京大学了?而选择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也许会十拿九稳被录取。正是怀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想法,李彦宏填报了图书情报专业。

由于感觉图书情报学枯燥无味,李彦宏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得知儿子的情绪变化后,李贵富琢磨了很久,最终想出了一个帮助儿子的办法。1988 年,李彦宏放暑假回到家后,父亲就让他到阳泉火车站去卖冰棍。暑假结束时,父亲问他:你觉得卖冰棍跟读图书情报专业比 , 哪个更累啊?李彦宏不禁恍然大悟。

回到学校后,李彦宏重新重视起图书情报专业来,成绩也大幅上升。后来,由于李彦宏的三姐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留学攻读博士,李彦宏也决定尝试一下走姐姐的路。

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就买来各种有关考托福和考研究生的书疯狂地读起来,过起了从教室到图书馆、到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到美国去留学,攻读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李彦宏虽然下定决心出国深造,但他所学的图书情报专业成了他留学道路上的一道坎,并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当时,美国选择中国的留学生时,一般更愿意接受有理科背景的学生。

他意识到,计算机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出国学习计算机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也恰恰说明了学习计算机的价值。最终,他下定决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着留学美国、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发起了总攻。

为了学好计算机专业,李彦宏几乎选修了北大计算机专业所有的课程。他暗下决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而且一定要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甚至要学得比他们还好,这样,我才有可能去美国。

虽然计算机系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李彦宏并没有因此轻视图书情报专业的学习。后来更是托福考试学习、计算机专业学习、本专业的学习“三剑”齐发。那段时间里,李彦宏承受着一般本科生三倍的学习压力。

后来,他向美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 年,23 岁的李彦宏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向他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当李彦宏身边的同学得知他被布法罗大学录取后,都感到万分惊喜,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同学们觉得,“半路出家”的李彦宏能够获得计算机专业的入学通知书,简直是一个奇迹。

李彦宏往事:人生的三次关键选择

三,放弃读博,驰骋硅谷

1991年,李彦宏进入布法罗大学后,开始了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留学历程。

由于是第一次来到美国,李彦宏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可这并不能阻止他刻苦求学。为了尽快赶超那些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他挑灯夜战。由于自己的优异表现,他被学校聘为计算机实验室主管助理员,相当于主管的副手。

在布法罗大学留学期间,他在学习上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在他的眼前白白流失,是典型的“学霸”作风。

就这样,虽然本科教育背景不是正规的计算机科学,但李彦宏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顺利拿到了布法罗大学计算机系的硕士文凭。

李彦宏留学期间,正值美国总统克林顿大力倡导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出现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大批公司上市圈钱的现象。那时,各个公司的人才流动异常活跃,尤其是计算机人才炙手可热。

就在李彦宏拿到硕士文凭、准备拿下博士文凭的时候,位于华尔街的道· 琼斯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向他发出了加盟的邀请。这家公司的老板对他非常欣赏,也非常热情,而且两个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很有些相见恨晚之感。

于是,李彦宏决定放弃在布法罗大学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到这家公司去做了“高级顾问”,去学习和研究更尖端的技术。

当父亲得知李彦宏要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而去谋职的消息后,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父亲的理由是,国内很看重文凭,如果他将来想回国发展,没有博士文凭就会吃大亏。李贵富怕自己说不动儿子,还发动李彦宏的母亲和姐姐、妹妹,一起做李彦宏的工作。

父亲和亲人们的话,让李彦宏纠结了好一阵子,为此他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李彦宏后来说:“当时,对于是否要攻读博士学位,我是非常犹豫的。家里人劝我说,在中国,是很看重学位文凭的,如果我将来想要回国发展,没有博士学位是要吃亏的。但是,我觉得一个人最主要的是要有实际能力,而不是文凭这种形式上的东西。”

说服了父母的反对,安心工作后,李彦宏开始是专门负责股票信息的编程与检索,后来他觉得信息检索是自己的强项,就主动申请放弃对网络编程的研究,甚至主动降低自己的薪酬。最后,他在信息检索方面的能力在公司内逐渐达到了无人能够超越的地步。

李彦宏在信息检索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为他以后创立百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李彦宏启程回国,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连同1个财会人员和5个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个人,开始筹备创建公司了,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百度公司正式诞生。

李彦宏善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辩证的环境当中,进而去剖析自己、审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知道自己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李彦宏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主要文字来自郭宏文&王淼《李彦宏:专注成就百度人生》

李彦宏往事:人生的三次关键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