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董事長杜繡珍:大陸銷量已不到百萬,現在要轉型變革

捷安特董事長杜繡珍:大陸銷量已不到百萬,現在要轉型變革

7月19日臺北舉辦“2018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以“傳承X創新”為主題發佈主旨演講。杜繡珍演直言目前巨大集團面臨諸多挑戰,以中國大陸市場而言情況尤其明顯。

杜繡珍董事長將問題主要放在霧霾和貿易戰方面,她提到京津地區霧霾嚴重,以至於“霧霾這麼厲害,根本沒有騎自行車的市場。”天氣以及其它交通工具的興起,使得捷安特在大陸地區的銷量一直下降,“銷量從過去的300萬輛下滑至不到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中國產自行車在歐盟的關稅超過50%,幾個月前中美貿易第一輪500億美元懲罰性關稅清單也包括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加徵25%,而最新第二輪1000億美元則包含了整個自行車產業和自行車零部件產業,加收10%的關稅,這對未來中國自行車製造業來說更為重創。

杜繡珍打趣道以前是一箇中國撐全世界,比如目前捷安特在中國大陸有六個工廠,包括崑山四個、天津一個與成都一個,他們製造、供應著全球大多數捷安特的產品,而以後捷安特希望現在要從事在地化生產、短鏈供應,要快速回應市場,比如巨大近期就在匈牙利新建工廠和擴大歐洲(如荷蘭)其它工長規模,做到產銷在地。

同時,杜繡珍也深刻認為自行車變革的時代已經來臨,它不再只是“騎到武嶺”,消費者現在在家中架設訓練臺,可以連接互聯網以及可穿戴設備,選擇環法或環意路線,“自行車已進入IoT(物聯網)”,必須從數字市場到大數據,再連結實體店面做服務,從工業4.0到自動化,再到定製服務,生產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杜繡珍最後強調,巨大改革的成功與否:“不靠強人,要靠神隊友,還要有鐵人精神來推動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