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詹姆斯加盟湖人,倫納德去了猛龍,安東尼極有可能聯手燈泡,考辛斯中產加盟勇士,關於球星們的交易,每天都有漫天的新聞。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忘了,這個聯盟裡面,還有80%左右的球員,是沒有新聞的。他們的表現,他們的轉會,甚至是他們的退役,都是悄然無聲的。

因為他們光是在聯盟裡面生存,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但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傢伙,可能真的就是這個聯盟的基石。

近日,倫納德轉會猛龍的消息驚爆聯盟,但是大家似乎都忘了,還有一個隨倫納德一起去到猛龍的球員——丹尼·格林。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沒錯,即使在馬刺,格林也是一位經常被遺忘的球員,但馬刺好像也是一隻經常被遺忘的球隊,即使是當家球星鄧肯。

沒錯,2013年總決賽的第五場,那是格林迄今為止的巔峰時刻,但是好像對於球迷而言,從那之後,他的狀態一隻在下滑。

沒錯,喜歡看馬刺的同學們肯定知道,格林的進攻武器不多,只能射,但是我們好像也忽略了他在防守端和無球進攻端給馬刺帶來的增益效果。

但是,2016賽季,聯盟防守二陣,無非是對這個「射手」最好的嘉獎,因為聯盟終於讓大家看到,這個默默無聞的射手,還有其他的作用。

否則,他也不可能一直站在馬刺首發的位置,連我們20分鐘的喬丹,人稱妖刀的吉諾比利,也只能擔任第六人。(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格林這個球員本身,就很馬刺:無論是身上的標籤是中鋒、射手、搖擺人還是什麼,一切髒活累活你還是照樣得做,傳球、跑位、無球、擋拆、甚至是無限的討好波波老爺子。

記得當初格林還在試訓馬刺的時候,一週就被裁了,但是他給波波老爺子發了條信息:我會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籃板,防守,舞毛巾的,遞水的……您需要我做什麼,我都做。於是他成為了馬刺人。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NBA是個才華橫溢的世界,但是這並不包含格林,至少在世俗觀念裡面的才華,可能算不上他一份。但也正是無數格林們的奔跑,跌倒,奔跑,默默無聞的傳切、跑位、跳投、然後搶籃板,才撐起了沒有巨星表演時刻的比賽。這些人,都是在時間的淬鍊中,會發光的人,雖然這種光,有別於星光,但是依然熱烈,灼人。

31歲,9年NBA,100場季後賽94場首發。但是人們依然把他當作一個邊角料,甚至是報道新聞的媒體們,都不願意浪費筆墨,稍微提及一些他作為一個射手,而溢出的性價比。

他是馬刺隊史三分的第二人,也是NBA歷史上季後賽三分球第二十,要知道,排在他身後的,是納什。2013年的總決賽,系列賽投進25個三分球,破了雷阿倫的記錄,嗯,那可是君子劍雷阿倫。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是他就像馬刺這支隊伍一樣,沉默,內斂,不苟言笑(還有點悶騷)。他也許就是波波口中的那種,打完球,就回家睡覺,訓練,然後又打球的球員吧。

巨星的光芒總是難以遮掩的,但是當巨星們在天空翱翔之時,我們忽略了這個世界太多的變化——那些細微的,持續的,默默無聞的。

也許改變潮水方向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比詹姆斯們,但是推動潮水流動的,又何嘗不是那些,為了生存,還在努力和奔跑的人呢。

新聞都是球星的,我們平凡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