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时期, 职工将受到哪些影响?

事业单位改革时期, 职工将受到哪些影响?

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行中,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自然就是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据统计,我国大概有三千多万事业单位职工,改革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举措都与这三千多万职工息息相关,那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一、编制改革

以前事业单位的职工是有编制的,属于固定用工,现在事业单位按照三类进行改革,所以,编制上的改革也分为三种:

1、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会在改革中转为行政机构,这样一来,这部分单位的职工就会转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可以说,在改革过程中,这部分单位的职工是最“划算”的了,但其实这部分单位也都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本身工作内容和职能上也是与公务员工作相关的。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单位会在改革中转为企业,那么原有的事业单位职工会随着单位的改革转为企业员工,从原来的编制管理,改革为签订劳动合同管理,也就是说彻底失去了事业单位的编制。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单位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事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卫生以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单位,二是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服务单位。

这两种将分情况进行改革,第一部分将会继续持续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只不过是由是原来的事业编转为聘用合同管理,虽说表面上看也是非固定管理模式了,但是聘用合同和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以及企业管理中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不一样的;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单位也将取消编制。

事业单位改革时期, 职工将受到哪些影响?

二、编制数量

在事业单位的编制数量上也会进行缩减、合并,将由各省内自主统筹。例如黑龙江省前段时间就针对事业单位编制进行了整改,缩减、取消、合并等,这也将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趋势。

三、事业单位职工安置

事业单位改革中,最难应该就是人员的安置问题了,根据改革的分类,人员安置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改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职工将会直接安置为企业员工。

撤销、整合、核减编制的职工,如符合其他职位条件的,进行转岗安置,不符合条件、无法另行安排工作的,将会给予补偿金,予以辞退进行处理。

事业单位改革时期, 职工将受到哪些影响?

四、职工可法定兼职、挂职、创业等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有一类人员被赋予了特殊的权限,即专技人员。

鼓励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从事科技研究或者参与项目研发。

专技人员也可以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并且如果能取得成就,还可以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专技人员也可以“离岗创业”,即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创业,并且在这三年期间还会保留基础待遇。

以上就是目前事业单位改革中,对职工影响最大的一些变化,仅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