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漸冷 專注Pre-IPO的投資機構們該如何過冬?|資本前沿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18日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 本文共 2,270 字 閱讀需 5 分鐘

今年談起資本市場,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冷”。IPO 政策收緊,資管新規降臨,券商大批降薪裁員,募資環境惡化,投資規模縮小......同時,大量基金瀕臨到期,賬面浮虧、難以退出,尤其是一心撲在 Pre-IPO 階段的投資機構們,多數處在高位套牢、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這場寒冬該如何度過呢?

階段性選擇:投資價值前移

自 2015 年前後,Pre-IPO 投資的呼聲越來越強,彼時大家把寶押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成為 Pre-IPO 階段投資的重點掘金區。不可否認的是,新三板市場優質企業確實多,從公佈的年報數據來看,2017 年新三板整體收入 19920 億元,同比增長 20.79%,整體歸母淨利潤 1156 億元,同比增長 15.62%。其中,共有 8586 家掛牌公司披露了研發支出,研發總支出 607.30 億元,同比增長 9.96%。不管是從業績還是成長性上,都吸引著投資機構的目光。

業績好、高成長性可以是評估優質企業的必要條件,但並非評估投資價值的充分條件。從投資角度而言,其本質仍是交易,交易就要追求獲利,比如通過分紅獲利,通過企業上市套取差價獲利。由於國內一二級市場的價差,多數投資機構都希望從企業上市中博得紅利,但市場的空間在哪裡呢?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我們仍以新三板市場為例,從去年 5 月到今年 5 月,三板成指市盈率在 30-45 倍,三板做市市盈率在 25-40 倍,而上證指數市盈率集中在 15-20 倍。從行業來看,新三板市場前十一大行業平均市盈率為 32 倍。目前 IPO 發行價仍以 23 倍市盈率為線,儘管新股上市會有短期階段性漲停,但這批 Pre-IPO 的投資機構們還面臨著鎖定期和減持規則,高成本投資能順利收回嗎?況且這是在能夠上市的情況下,萬一不能上市呢?今年在 IPO 政策嚴控下,大批企業撤材料,投資機構的業績只能掛在居高不下的價格上。

在如此市場環境下,Pre-IPO 階段投資更像是一場豪賭,賭最後一公里,卻往往就輸在最後一公里。機構投資者應價值投資前移,向 VC 與 PE 的中間階段靠攏,深度挖掘有技術和成長性的中小科技型企業。這一階段的企業估值相對較低,把握著某一細分小領域的技術或市場,未來可能有較大的應用場景,投資機構可在 A 輪進入 C 輪退出,同樣可以獲利。當然,這需要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較好的投後管理,降低所投企業在 C 輪之前死掉的概率。

投資中的矛盾:對賭

在整體投融資環境惡化時,對賭成為保障投資機構的重要條款,甚至成為部分保守投資機構篩選項目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統計,2017 年共有 239 家掛牌公司宣佈公司涉及對賭協議,這一數字較 2016 年增長一倍。而 2018 年以來已經有74家掛牌公司宣佈公司涉及對賭協議。

企業也能看明白這個套路,為了融資,推出業績對賭、上市對賭,可現金補償、股份補償等多種組合模式。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近日,一家新三板企業公告顯示,與北京某投資機構簽訂對賭協議,承諾3年淨利潤不低於 8000 萬元。而該企業 2017 年淨利潤僅為 567 萬元,即使企業未來 3 年保持高速增長性,業績指標壓力也比較大。萬一出現某種政策性變動或不可抗力發生,企業為了實現業績要求,往往會走上畸形發展之路。

在實際投資中,企業對賭的心態基本分兩種:第一種是管理層、經營層確實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賭執行的概率較低;第二種是企業急需資金來推動下一步發展,對賭相當於一種信用抵押方式或者說是套錢的方式,是一種相對不穩定的狀態。

很多投資機構都遇到過第二種情況,資金已經投入,但 1 年後或 3 年後企業並沒有達到預期業績,觸發了對賭條款。更有部分企業對每一輪投資者都有對賭承諾,一旦觸發,可能是多輪對賭失敗,面臨鉅額回購款。此時投資機構也陷入兩難局面,如果全面執行對賭,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沒有回購能力,且會抽空企業的發展能力;如果不執行回購,無法對基金的股東或 LP 交代,投資業績虧損。最終部分投資機構只能吃啞巴虧,簽署附加協議,繼續陪企業走下去,等待企業再發展一步,來收回投資收益,所以會看到去年和今年很多基金選擇展期。

從投資機構角度而言,去執行對賭本身就意味著投資失敗。部分投資機構採用“高估值,高對賭”的投資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更像是債權或明股實債類的投資邏輯。對賭的核心應該是激勵企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要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確定合理的成長區間和業績量,遵循價值投資的邏輯。

投資退出:產業投資更勝一籌

投資退出是確定投資成敗的最關鍵一環,今年投資機構的日子越發難過,主要也是因為投資退出通道越來越少。投資退出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以上市退出和併購退出為主。

上市又分為境內上市和境外上市兩個大類。由於今年國內上市政策收緊,迎接獨角獸迴歸等因素,部分企業開始尋求境外上市的機會。境外交易市場也在積極改革,以吸引優質企業,近日股轉系統正籌備開啟與H股互通機制,成大生物和盛世大聯已相繼公告謀劃港交所上市。但目前 H 股仍無法實現全流通,新三板企業在港交所上市掛牌後,增加了境外融資通道,但境內的投資者仍然無法流通,無法解決退出難題。而且香港市場 90% 的資金追逐在 10% 的大盤股中,未來的估值、融資情況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IPO 冷清了不少,但併購市場活躍起來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23家(已披露交易金額)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併購,交易對價合計 153.68 億元,其中四成為摘牌後被併購的情況。其中康澤藥業(831397)、聯創種業(430625)、愛酷遊(835089)交易額超過10億元,併購方分別是上市公司中珠醫療(600568)、隆平高科(000998)和深圳惠程(002168),併購平均市盈率在 15 倍左右。15 倍的市盈率往往是部分 Pre-IPO 投資機構的投資起跑線。今年雖然資本化行情不好,但藉著獨角獸、芯片等概念,很多成長期的企業估值飆升,投前市盈率 20 倍以上很正常。投資機構在企業中所佔股權比例偏小,話語權弱,幾乎無法左右上市公司對標的企業併購的價格,退出虧損概率上升。

但併購的路子可以換個角度考慮,在上述併購中的優勢方顯然是上市公司,投資機構為何不與上市公司聯合呢?現在正處於一級市場流動性差、資本化受阻階段,可有很多具有較好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企業,投資機構可與上市公司共同設立產業併購基金,孵化部分與產業相關的企業,用於上市公司產業鏈延伸和市值管理,雖然比不上直接 IPO 套利空間大,但退出通道穩定,收益可期。隨著 Pre-IPO 投資熱度的下降,部分投資機構已經開始朝產業併購方向轉型,今年已發生的 74 起非上市公司併購中,投資機構參與接近五成。

投資像一場博弈,在與市場角逐,在價值發現與風險可控中平衡,在資本的寒冬中尋找價值窪地機會。我們期待政策回暖、市場回暖,迎接下一個資本的春天。(作者系濟高舜星基金研究員)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END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资本市场渐冷 专注Pre-IPO的投资机构们该如何过冬?|资本前沿

製作:趙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