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學生就業有多難?

果子日跡


別的城市我不太清楚,在北京生活了快二十年,也一直在這裡工作,對這個話題多少有些發言權。現在整體就業形勢不樂觀,不要說三本了,就是一本,985,211,如果專業偏冷,自己預期不合適,找工作都會困難重重。


先說說三本和一本的差別

不可否認,三本學校無論在師資力量,還是在學習風氣上都遠弱於一本,尤其是名校,當然並不是說每個三本出來的學生都弱於名校的畢業生,這裡只是敘述一個平均的水平。而名校自身的招牌在就業中對於學生本就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這一點也是無法迴避的。


大城市好平臺不愁招不到人

北京有許多的好公司,實力,名氣,待遇,發展都讓畢業生趨之若鶩,可是在北京找工作的人更多,這裡有著全國最密集的名校,更有來自其他省份的畢業生,大家都想來北京,都想進入那些好公司,競爭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公司對於挑選人才就有了非常大的餘地,所以可以不斷提升准入門檻,211,985,碩士甚至都成為了基本要求,即便是一些名頭不那麼大的公司,得益於北京豐富的人才市場,也會順水推舟地拔高人才招聘的門檻,這對於三本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應屆生自身定位不清晰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大學畢業生之中,很多人有著不切實際的預期,比如要求過高的薪酬,對低級職位的不屑,對公司的挑剔,對工作性質的苛求等等。但實際上,即便你是985 211的高材生,即便你在學校有著耀眼的成績,進入公司,都需要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你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了不起。

對於三本畢業生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不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預期,一定要去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去競爭,一定要挑剔公司和職位,一定要達到一個較高的薪資預期,一定要找一份看上去光鮮的工作,那麼勢必會增加自己就業的難度。


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也不是說要幹一輩子,它的意義在於我們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生到職場一員的過度。通過第一份工作,我們學習如何在職場生存,學習如何在工作中解決問題,學習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未來,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是三本畢業生,更應該務實一些,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對過高預期的追求,不如放低起點腳踏實地先工作。三本是對你過去人生的評價和總結,並不代表你人生最終的高度,你與那些帶著名校光環的人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但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進入職場,新的賽程就開始了,也許你的起點又落後於人,但這次你有足夠的時間去追趕和超越,也許之前落後是因為你不擅長學習和考試,但現在你有更多的渠道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所以,別太在意第一份工作在哪裡,掙多少錢,幹什麼樣的活,畢竟這個時候你是被選擇的一方,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資本。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你終會成為可以選擇的一方。


愛陪娃的熊叔


我在企業工作多年,經常面試求職的大學生。因為工作關係,跟我省的幾所高校也經常打交道,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略知一二。不誇張的說,現在普通一本和二本就業形勢很不樂觀,更何況三本呢。

去年,有一次跟駐我市某省屬二本院校就業中心一老師聊天,他說:“簡直沒法評價現在的孩子了,沒畢業之前一個個都牛哄哄的,工資低不考慮,專業不對口不考慮。幾場招聘會下來,一個個都垂頭喪氣了”。二本院校尚且如此,三本就可想而知了。

三本大學生就業很難的,無論你多麼不想承認,這都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難不難,不用看別的,看看畢業生校園招聘會就知道了。不要說三本了,一本和二本院校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校招會。去年我參加了我市兩個一本大學的招聘會,來的企業基本都是規模不大的小微企業,大型企業基本為零。而三本院校,校招會是很難組織起來的。

沒有校招會,三本畢業生只能參加社招,跟趕集似的一場接著一場。沒想到,社會更加殘酷和無情,用人單位歧視三本現象非常嚴重。三本畢業進國企央企,想都不用想,除非是內部子弟。稍微有點規模的私企也是狗眼看人低,三本簡歷人家看都不看一眼,即使勉強收下,一轉身就扔進了垃圾箱。

更令人尷尬的是,很多三本大學生定位不清,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於是在求職時就造成高不成低不就。一心想坐辦公室,可是與大量的一本競爭時,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降尊紆貴去車間吧,操作能力又比不上大專生和技校生。所以只能是永遠奔波在求職之路上了。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網友一:

現在在就業市場上,專業遠比學校更能決定你的就業高度和選擇空間。如果你讀的是熱門專業,即便是三本,選擇餘地也還是很大,而如果是冷門,即便是985院校畢業生,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當然,在專業相同的前提下,三本畢業生就業整體水平肯定不如一本和二本,因為用人單位很清楚三本的學生,學習能力整體是遜色於一本二本的學生的。

而且三本的學習風氣和師資水平,整體都不容樂觀,這就導致三本整體的畢業生質量不高。而且最近幾年,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都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就業競爭更加激烈,何況最近兩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很多企業運營困難,就業自然更加艱難。唯有自強不息,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加油,無論出身一本,還是三本,只要努力,生活總會越來越好。

網友二:

三本也好呀,我面試的時候,從來就沒人問過我什麼學校,只關注是本科還是專科,又不是985,211,沒那麼多區別的。我大專還沒畢業,已經跳槽兩次了,每次問到學歷都很尷尬,有很多公司要求就是本科以上學歷,我幾乎無緣了,所以,三本很是很好的,至少達到一些公司面試的門檻,有機會,而專科就不行了,HR可能直接就過濾掉了。

網友三:

我就是三本!一名大四應屆畢業生還是火熱的會計專業!對於三本學生就業我只能說事在人為,我們三本真的是挺難的。我在大四上學期大半個學期都是在找工作,各大高校招聘會或者網上投簡歷再者秋招人才市場之類的。遭到的歧視挺多的,現在說起都是一把辛酸淚,真的是很累到處跑。因為我學校三本在一個偏僻小縣級市裡省內好高校或者說比較大的正規企業宣講會都不會來我們這,我們想要參加都是坐動車去省會,幾個月下來車票都是一疊了。來來回回的跑,因為車次經常都是禮拜天晚上九十點才到寢室。

雖然很辛苦但是也有很多收穫。一步步慢慢懂了面試套路面試技巧。我們三本在211,985這些學校說真的很快就被秒成渣。每次聽到有人說她是渣渣二本~我就默默說句我是渣渣三本。

網友四:

既然我們決定上三本了,就在學校大學四年期間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三本也是本科,擁有一樣競爭(順便吐槽一下有些單位還明確給出招聘二本及以上~直接漠視)。總而言之,三本就業比不上重點院校但是最主要還是自己要有努力有能力有實力,秋招春招多參加招聘,自然會遇見伯樂。

網友五:

三本的學生大多數人絕對趕不上一本二本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加上大學教學質量也是不怎麼樣。三本是經營性的。以營利為目的,就如同賣東西,賣出去錢收回這個過程就完成了,他賣的是本科文憑。這個文憑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它在拿到它的人爹孃有權勢的條件下起作用。大多數情況下和高中畢業證沒有什麼區別。現在一本的應廟生985211他們月薪起步好象是一萬,三本學生專業不對口月薪2幹到3千。可以找得到。我也聽說過一些同學在公司幹一年沒有一分錢的收入,公司要求她們拿提成沒有底薪沒有五金。這些同學沒有社會經驗有的算是白乾了。咱們的三本和日本的三本不一樣,日本的私立大學要求也是很嚴的,他們的學生畢業後企業都認同。不象我們的企業他們只認同一本二本的學生。

網友六:

我覺得三本沒啥不好的,現在985211找不到工作的人多了,最重要的看你學的什麼專業吧。你要是非要想進特別厲害的企業,那三本和二本一本是有很大區別的!但你要求不是特別的高,去一半的中小型企業他們也不太在乎三本!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那隻不是是一個認知罷了!進去單位了他們會把你放在同一條線上。還是看自己吧,不要眼高手低!加油!


遺落在世界的角落


說實話民辦三本真的沒必要存在。國家都不重視。與其花這錢倒不如多投資點錢直接出國在放手一搏。我的一堂弟三本畢業現深圳一合資企業年薪十三萬元,而我的另一親戚兒子重點大學一本沒拿到畢業證混進傳銷現外債累不累……不管你是幾本都要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多,就是985院校畢業如是一個混家子還遠不如二三本畢業生,學子們加油好好學習吧!


說實話,三本的只是考試不如一二本優秀,但是出生社會,工作辦事能力,絕對比一二本更優秀,三本學生適應社會能力普遍強,一二本只有在實驗室,或者埋頭苦幹的時候才能顯示出優勢。所以我覺得這個社會更適合三本的學生生存,而且三本的教育模式需要繼續規模化,因為國家現在科研人員用不了那麼多,只需要部分出類拔萃的足矣,而多餘的大學生更需要的是一種融入社會的工作能力。而三本恰恰具備。儘管我不是三本,但工作閱歷讓我不敢小覷三本學生。希望你不是在吹牛。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三本院校每年能考上100多個研究生,但導師是真不願意要三本的學生,但沒辦法,本校的學生都考走了,只能招三本的學生了,否則,沒有生源。


我是國企中層,任何單位招人要的是專業對口和真才實學而不名氣,好多三本學子在大學四相學習相當刻苦努力是很不錯的!三本的學生根本沒法與大專的學生競爭,因為大專的學生在校學的是技能,比如開火車、修汽車、等等,而且大專安排的實習都比較接地氣。我熟悉的一個大專的專業是寶馬汽車,寶馬集團的車給孩子天天的裝卸,只要努力出來個個是成手,寶馬集團全部接收,賺年薪。而三本學生畢業後,能做啥?除了銷售、營銷只能還是銷售和營銷。



春日盛宴


就業難這個問題彷彿困擾著每個大學生,找工作時頻頻碰壁的情況經常出現。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學歷,都不代表學習能力。優秀大型企業在校招時傾向於重點大學,拿學歷作為面試前提,三本學生就業不如重點大學的學生,但有能力就能找到好工作。


就業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企業招聘時有春招、秋招,企業面試學生看的是大學的經歷與未來的潛力。而與更高學歷的學生相比,三本學生會遭到歧視。以學歷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對的,但事實上從一本院校招到的優秀人才確實比三本院校多。


很多三本學生甚至抱怨自己高考不多考幾分,就可以上二本;在假象畢業後擁有一份包分配的工作。大學不努力是沒有收穫的,不是所有重點大學的學生都能找到工作。大學四年完成學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擴寬領域提升技能,不能喪失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本學生在應聘工作時不佔優勢,但也是有出路的。在面試時做好面試準備,學會推銷自己,證明自己有實力也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決定他的眼界,三本院校可能以盈利為目的,但學生不應放棄自己的興趣領域。人總是需要努力的,不是努力一陣子而是一直努力。


三本生在找工作時,要對症下藥。在校期間努力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在面試時拿出成績證明自己。學歷不完全取代你的能力,因為三本生與重點院校的學生一樣,具備學習能力。


決勝網


我現在是一所三本學校的大三學生,根據我目前的瞭解,三本的就業說難也難,說難也不難。難就難在三本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算是本科,可很多招收本科學生的企業不太想要,招收大專的企業,三本學生又覺得薪資不能滿足自己內心的期望,導致了大部分三本學生待業!


之前聽一個學長說,“他在大四上學期大半個學期都是在找工作,各大高校招聘會或者網上投簡歷再者秋招人才市場之類的。遭到的歧視挺多的,真的是很累到處跑。”因為我們學校三本在一個偏僻小縣級市裡。省內好高校或者說比較大的正規企業宣講會都不會來我們這,我們想要參加都是坐動車去省會,幾個月下來車票都是一疊了。來來回回的跑,因為車次經常都是禮拜天晚上九十點才到寢室。

雖然說三本比較low吧,但是我們出去就是本科,招聘要求是本科的我們就可以去投簡歷筆試面試也可以跟那些211.985院校的一起競爭。三本里面也有就業好的,進銀行的不多但也有,考公務員也不例外也有。不可能每個人都是靠關係的也是有自己的努力考取的。



既然我們決定上三本了,就在學校大學四年期間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三本也是本科,擁有一樣競爭(順便吐槽一下有些單位還明確給出招聘二本及以上~直接漠視)。總而言之,三本就業比不上重點院校但是最主要還是自己要有努力有能力有實力,秋招春招多參加招聘,自然會遇見伯樂。


目前的就業壓力這麼大,大學生遍地都是,要不拼爹拼媽,要不拼實力。雖然說學歷是塊敲門磚,但只要你自身有實力,還是不愁沒公司要的,只是你可能要更努力一點,晉升的時間會更長一點,但這也將是你人生的財富。


閒蛋超人Noworry


三本院校的畢業生,找工作是很難的,一些學風不怎麼好的三本,學生畢業就是失業。而且上三本的學生要麼考研,要麼回老家,仗著有個本科學歷,可以老家的公務員或者回老家找工作。

舉個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我們學校是個很普通的學校,在招聘老師的時候,就對三本不感冒,河北示範大學的匯華學院就是三本院校,但是,我們學校就沒有招過匯華的畢業生,首選的是河北師大的,然後是二本的唐山市院,邢臺師院等等。記得我們學校招聘時,直接給所有來的畢業生說,三本的我們一個不要,我感覺這麼做不好。

第二個例子。前些天有個職場類的節目,一個著名公司的人事經理和一個二本院校的畢業生的爭論,人事經理對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可以說不屑一顧,而畢業生自我感覺良好,學生會主席,獎學金。但是這些,不入人事經理的法眼。人事經理說,我們在招聘時,會把非211.985的簡歷拿出來。想想三本的簡歷呢會怎麼樣呢,估計人家都不收三本的簡歷。

當然,三本不是找不到工作。可以考研,可以回老家,甚至可以創業,但是會很艱難。現在的形勢是,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術 ,你是幾本的都沒有用,你都找不工作。


教書匠2018


我來說說自己的情況吧,高中沒怎麼努力,大學考了個武漢的某三本,會計學專業,大學也沒醒悟說要好好學習,證書也沒考幾個,大四在一家民營單位實習,然後畢業之後直接去了上海,到處投簡歷,面試的單位都還不錯,都很大,然後人家壓根就不問你幾本,只問你專科還是本科,本科一般起薪比專科多500~800吧,除非你的大學特別有名,還不是一般的211,必須是像清華、北大、交大、武大、華科之流的,公司會考慮讓你去面試管培生,或者作為儲備人才或者幹部,最後成功入職一家臺資企業的上海總部,待了一年半,跳槽中國家居行業老大上海總部,面試的時候同樣沒問幾本,甚至都沒問證書,比較重視工作經驗還有上一傢俱體的工作,待了四個月,由於個人原因,回了武漢,投了幾家大企業,成功入職某外資企業武漢的分支機構,薪資福利一般吧,就圖個外企名頭還有比較健全的公司制度,同樣面試的時候也沒人問幾本,只管是專科還是本科,我們公司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比較關注的是簡歷的匹配程度,還有工作經歷,對於是不是名校,真的你不是特別牛逼的大學,其他的二本、三本在他們眼中其實都一樣,這就是我的經歷,其實沒啥啊,與其擔心自己畢業後就業何去何從,倒不如想想,第一你有資源麼?你們家有人麼?有,那你就安安心心學習,平安拿到學位證畢業證,畢業後你家裡自然給你安排,你要是沒有,要麼你就通過考研,讓你的第二學歷牛逼點,要麼你就公考,進入體制,要麼你就考證,讓自己的簡歷看起來不那麼難看,要麼你就抓住機會“混”工作經驗,我同宿舍的同學兩個半個都(半個那個是合同工,走走過場,家裡有人,估計也快了)已經成功進入體制,還有個家裡關係進入某國有銀行,另外一個自己考入某國有企業,然後就是我某大型外企分支機構,說白了,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不努力,管你幾本都不中用。


陳天夢93


我是今年的應屆生,從三本院校剛剛畢業不久,目前也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說說我個人的經驗吧。確實,身為三本院校畢業生,確實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畢竟現在找工作以及之後的晉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歷的高低。因此有很多大四的學生,會選擇考研,將其作為踏板,完成一次學歷的跳躍。我本人也參加了2018年的研究生考試,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那種壓力,每天早起晚歸,與高考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大部分人內心深處並不想再繼續深造,但為了提高學歷也只能無奈妥協。

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其實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對於大部分三本學生是可以實現的。我是英語專業畢業的,相對於理工科來講,就業範圍比較窄,我本人比較喜歡寫作,翻譯能力也比較強,後來就成功面試了一份文案編輯的工作,目前已經工作快要一個月了。


剛畢業的時候也是特別迷茫,覺得自己學歷不夠高,經驗不夠,但其實放低姿態,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工作並非是那麼困難的,好多小公司也需要注入新鮮血液,留給三本畢業生的機會還是不少的。而且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專科畢業的,不過人家已經工作幾年了,經驗比較多,因此我覺得只要可以腳踏實地,提升自己的價值,未來的職業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

很多人都說,找工作不難,但找好工作難。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特別準確。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而抱怨找不到好工作的,可能基本上都是我們這些學歷不是特別高的畢業生。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經濟總量是不斷上漲的,相應的人才需求也是隨之上漲的,因此工作機會不曾減少。但站在企業的角度,肯定也是希望可以招聘到更高水平的人才。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那句話,找準自己的定位,切記好高騖遠。三本畢業生就業並不是特別難,覺得難可能是達不到你心裡的預期。當你的實力不足以撐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就靜下心來不斷提升自己吧。


宸燈


我在考研複試時的真實感受,是一位老師私下透露的,我初聽時很難接受,後來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說在招學生時,寧願要一個考300分的985的,也不要一個考350的三本的,他說的理論裡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目前我國學生壓力最大的是高中,高考就是壓榨你身上所有潛力的一次實驗,雖然影響最終分數的原因很多,但是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這代表了你的潛力到哪一步,有人說考試緊張什麼的,但心理因素也是一個人的能力之一,所以說現在很多名企會要求本科學歷985.211是因為他們相信高考分數代表能力,但是已經很能說明一個人的潛力了。後來我研究生階段也接觸到了一些本科985的,不是說有多牛逼,但是我暗暗比較了一下,他們的投入產出效率的確比我高,寫到這有點灰心,但是還是要加油!現實很殘酷,我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提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