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手牽手 黨員心連心——冠縣北館陶鎮北劉莊村見聞

300名群眾,70戶人家,冠縣北館陶鎮北劉莊村是個小村;西行1公里即到漳衛河,北劉莊村又是個“偏遠村”;青壯年外出打工,老弱婦幼在家留守,北劉莊村還是一個“弱村”。

“1+1”好支部共建行動啟動,給這個沉寂的小村莊帶來了生機,北劉莊支部和聊城市人民醫院外科系統黨總支第六黨支部結成共建支部,一年多的時間,支部手牽手,黨員心連心,共話黨情、共沐黨恩。

“這是做夢都沒想到的事”

7月3日,當記者一行來到貧困戶郭金磊家裡時,他正“臥”在床上,因患先天性風溼疾病,他只能長年臥床,最多到大門口站站,走路時腰幾乎彎成90度。由於長年吃藥,不到40歲的他掉光了牙,只能吃些軟食品,儘管如此,還經常因為消化不好導致腸胃疾病。

2017年11月,剛剛來北劉莊對接的市人民醫院外科系統黨總支第六黨支部支部書記陳保興來到郭金磊家,看到這一幕,他決定利用技術優勢給郭金磊安裝一副假牙。今年6月,劉琨、梁皓、孫丹丹等聊城市人民醫院的口腔科專家和醫護人員一起來到這裡,“按正常情況,應是患者到醫院就診,考慮到郭金磊行動不便,我們就上門服務,把本來分多次的程序簡化為兩次,今年6月1日,給他戴上了假牙。”陳保興說。

“我打心裡感謝這些專家,我做夢也想不到能戴上這麼好的假牙。”郭金磊說。是這些黨員的愛心讓他不敢想的事變成了現實。

當我們步出郭金磊家門時,他連聲道謝,感謝聊城市人民醫院的專家,陳保興說,“不用感謝我們,要感謝就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1+1'好支部共建行動,是好政策和好平臺讓我們認識了你,幫了你。”

人到了,更是心意到了

70多歲的崔代芝,一家三口全是病人,靠幾畝薄地生活。當記者一行來到她家時,她正躺在床上休息。見到陳保興,她隨口叫出名字。“給我送過棉被、棉襖、雞蛋,多虧了好心人,我忘不了。”老太太說著說著,竟失聲痛哭,哭聲中既有生活的艱辛,又有對好心人的感激。

一年來,聊城市人民醫院外科系統黨總支第六黨支部的黨員大都來過這裡,陳保興和支委成員更是多次到來,每次來,他們都到貧困戶家裡去慰問,村裡有多少貧困戶、因何致貧、家裡什麼情況,陳保興都張嘴就來。

在北劉莊村黨支部書記郭金松看來,這些黨員的到來給群眾帶來的是濃濃的情意。“我們村位置偏僻,離聊城又遠,他們每次都是開自己的車往返100多公里前來,而且是自己花錢買禮品,他們不光是人到了,更是心意到了。”自‘1+1’好支部共建行動開展以來,陳保興已帶著黨員們來過6次,而與郭金松在電話、微信中的交流就更多了。

郭金松的話在陳保興那裡得到驗證,他們每次到村裡,都會到貧困戶家裡坐坐,給他們送去慰問品,幫助他們重樹生活的勇氣,堅定跟黨走、奔富路的信心。“我們來是為了宣傳黨的政策、落實黨的政策,精準扶貧就是落實黨的政策的重要抓手,針對村裡老年人、留守婦女多的情況,我們正爭取給這個村和附近村群眾帶來更多‘福利’。”

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一年多的共建,讓兩個支部共同受益。

北劉莊村黨支部有13名黨員,在“1+1”好支部共建行動中,兩個支部的黨員共同學習十九大精神、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共同上黨課,使北劉莊村黨支部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上取得實效。北劉莊村黨支部把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黨員活動日,活動時間為夏天下午6點、冬天下午4點,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既不誤農活,又讓年齡大的黨員避免走夜路。今年70多歲的郭朝革是13個黨員中年齡最大的,每次黨員活動日他都參加,從未缺席。

聊城市人民醫院外科系統黨總支第六支部黨員大都在城裡生活,對於農村、農民尤其是貧困戶,他們的印象並不很清晰,通過幾次實地走訪,這些“城裡黨員”對黨的扶貧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對工作崗位更加熱愛。陳保興說,“支部每次開會,我都會向黨員介紹北劉莊的情況,有些黨員會眼含熱淚,我們號召給貧困戶捐款,各位黨員都很踴躍,看得出來,‘1+1’好支部共建行動,觸及了大家的心靈、提高了黨性覺悟、提升了人生境界。”

□記者 朱海波 通訊員 田英斌 成雅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