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很多家長在考慮是否有必要給自家孩子接種手足口病疫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確,手足口病疫苗是有必要接種的。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就是腸道病毒,而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多達二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EV71型腸道病毒和柯薩奇病毒A16型。現在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抑制EV71型腸道病毒的疫苗。因為在眾多種腸道病毒當中,EV71型腸道病毒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性最高。這種病毒會導致兒童的腦炎或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的發生,特別是年齡在兩歲以下的兒童,所以現在我國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準確的來說是EV71型腸道病毒滅活疫苗。雖說接種疫苗後不能完全確保能預防疾病的發生,但是接種疫苗後確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病概率,手足口病疫苗也是一樣的。

EV71型腸道病毒疫苗,屬於國家疫苗分類中的第二類疫苗。它是一種“滅活疫苗”,是指用病原體制成的微生物抗原去破壞病菌導致其失去致病能力從而獲得持久的防護。一般而言,這種疫苗是對第一類疫苗的補充。目前EV71型腸道病毒疫苗的主要接種對象是年齡在半歲至三歲的兒童,多數嚴重感染手足口病的兒童年齡都在三歲以下,且年齡越小的兒童感染了EV71型腸道病毒後的病症會更嚴重。所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兒童自身情況,還是建議給兒童注射手足口病疫苗,而且要儘早接種,以便儘早產生防護作用。

注射疫苗是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如果有家長不確定自家孩子或自己有沒有接種過手足口病疫苗,能接種的就儘量接種。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後,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局部的紅腫、瘙癢和疼痛等症狀,這是正常現象,最多持續兩到三天便會自動緩解。也可能會造成發燒、嘔吐或食慾不振等,持續時間不長,一般會自行消失,如果有持續精神不振或者持續發燒的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複查。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


醫聯媒體


手足口病,威脅致命

自 1981 年手足口病首次在中國被發現以來,在這個炎夏,中國醫院兒科的手足口患兒呈明顯增高趨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疾控)公開數據顯示,2016 年 1 到 4 月,我國內地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數超過 40 萬例,比 2015 年同期上升 27%。

其中,報告病例數較多的省區為廣西、廣東、湖南、安徽和浙江,手足口占傳染病例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種三歲以下嬰幼兒普遍易感的傳染病,每年都持續在固定的時期爆發。雖然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但重症患兒可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腦炎,並可致死亡。

其中,以 EV71 感染引起的病例尤為嚴重,可導致 80% 的重症病例、93% 的死亡病例。

中疾控的數據顯示,僅今年 3 到 4 月,全國因手足口疾病致死的兒童達到了 22 人。

在廣西、四川,一些重症患兒因神經系統受到嚴重損害而死亡。在廣西,兩歲的孩子從發病到死亡僅五天時間;在四川省資陽市丹山鎮,一名 1 歲半的留守兒童,由於未被家裡唯一的老人及時發現,在送醫途中死去。

已經上市的疫苗,沒了

他們本可避免死於非命。

相對於衛生清潔,接種疫苗是更可靠的預防手段。

2016 年 3 月,中國的 EV71 滅活疫苗已正式獲批上市。

作為唯一採用人源性細胞基質生產的 EV71 滅活疫苗產品,它填補了全球市場空白。

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下稱中科院生物所)和北京科興生物公司兩家機構都分離出關鍵的病毒毒株,研發出疫苗並先後上市。

哭鬧不止、發燒持續不退、口腔出現潰瘍……2016 年 6 月 19 日,趙琴發現 11 個月大的兒子得了手足口病。在安徽合肥市,這位年輕的媽媽心疼又著急:「就在小區裡轉轉,怎麼就染上了呢?」

趙琴老家在安徽濉溪縣,今年 6 月,她隨父母回了老家,發現村裡幼兒園的一名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同樣導致周圍二十多個孩子中招。

「疫苗我們肯定會打,但哪有疫苗?」趙琴在媒體上看到手足口疫苗的消息,跑去問醫生,卻吃了閉門羹。

「沒有疫苗。」這是全國各地大部分疫苗接種醫生的回答。

雖已上市三個月多,感染人數不斷增加,心急火燎的父母卻依然無苗可打。

自費接種停滯,一苗難賣

每年 4 到 7 月是手足口病爆發高峰期。

「我們趕在 4 月前上市,就是為了在今年流行季前能給孩子們預防上。」中科院生物所一位參與研發的專家說。

「工作全部停滯了。不僅是我們,所有生產二類疫苗的企業上個月幾乎是零銷售。」一位行業銷售說。

「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尹衛東看著冷庫裡躺著 90 萬支 EV71 疫苗一臉苦澀。

作為科興生物公司的總經理,EV71 疫苗是他們研發八年的最大收穫,眼看 5 月上市後就能回報豐厚,但一個多月過去,疫苗一針也沒銷出去。

3 月份上市的中科院生物所的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僅僅在下發了少部分之後,他們的上百萬支 EV71 疫苗也滯留在了庫房。

這難以想象。

早在 3 月 18 日,《雲南日報》就刊登了新聞預告,「3 月 22 日起全國兒童可進行 EV71 疫苗接種。」

疫苗為什麼沒有了?

這與一則改變疫苗行業的條例相關。

2016 年 3 月,山東疫苗案轟動全國,疫苗經營企業勾結疾控系統人員層層倒賣轉手臨(過)期疫苗的惡劣行徑曝光。

2016 年 4 月 1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修訂《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對第二類疫苗(即自費疫苗)的供貨渠道做出重大調整。

為減少中間環節,制止借用資質和票據進行非法經營的「掛靠走票」等行為,修訂後的條例規定:

將自願接種的第二類疫苗比照國家免疫規劃用的第一類疫苗,全部納入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採購,不再允許藥品批發企業經營疫苗。疫苗生產企業直接向縣級疾控配送二類疫苗,或委託具備冷鏈儲存、運輸條件的企業配送,不再經過省市級原來的配送渠道。

簡單地說,國家希望切斷一切可能做貓膩的環節,讓企業直接供貨到基層區縣。

自費疫苗市場,因此劇變。

大部分依託代理商銷售的企業,今後只能靠企業自建銷售隊伍。不少藥品批發企業以疫苗經營為主業,此前因要獲得疫苗經營資質,軟硬件投入巨大,現在終止其疫苗經營資格幾乎等於讓其關門。

而由於各省未出臺相應的執行細則和招標平臺,兩個多月過去,全國絕大部分地區自費疫苗都

無法採購,只能消耗庫存。

「短時間應該能撐得住,但撐不了多久了。」北京市一位區疾控部門負責人說。其他地方的情況更糟,南京、南寧、深圳等多個地市直接掛出缺貨通知。

艱難過渡期,沒有時間表

雖然影響或為短期,但條例剛出時,沒有人意識到會對整個疫苗接種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6 月 14 日,出臺新條例的兩部委國家食藥總局和國家衛計委發佈公告,允諾地方有八個月過渡期,在過渡期間沿用舊辦法和採用新條例都被許可。

「可能也是看到問題,試圖糾偏。」但這對解決目前問題收效甚微,「大家都知道,新條例實施後,省市疾控都不參與二類疫苗接種,誰還會現在沿用舊辦法多一事呢?」某省級疾控中心副主任反問。

在過去一週裡,南方週末記者分別聯繫了北京、上海、廣東、四川、雲南、廣西、山東、湖南、安徽等地的多級疾控系統,他們大都三緘其口。

但粗略統計全國各省二類疫苗招標平臺的建設情況,可以發現:雖然近期多省出臺文件,進一步收緊二類疫苗接種管理,將採購疫苗公告在政府採購網上公示,但大部分仍在徵求意見中,還有一些省份遲遲未出臺政策。

真正建成使用的,只有四川、浙江等極少數地區。

「什麼時候恢復,沒有時間表。」在東部省份一地市級疾控部門工作的李寧說。

恢復招標到底有多難?

事實上,二類疫苗平臺建立很簡單,一週就能做出來。

疫苗行業服務商劉永超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疫苗和藥品的招標平臺並無二致,各省一類疫苗的招標也很完善。

推進緩慢是因利益考量。

「山東疫苗案給整個疾控系統蒙上了陰影。」

在李寧看來,因為他們被大眾質疑、拒絕、謾罵,現在大家寧願不去做,也不希望被誤解:一旦積極推動二類疫苗的平臺,反而被指想牟利賺錢。

這種心理在不少省份都存在。

而在一些疫情嚴重的省份,疾控人員則十分焦慮。

6 月中旬,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祝小平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希望能儘快用上 EV71 疫苗,6 個月以上的易感兒童,則越早接種越好。

作為疫情較為嚴重的省份,成都市今年新發法定傳染病例中,一半都是手足口病。

推進不力,利益考量

除了擔心被指賺錢,這其中還有更多利益考量。

一方面,這和疫苗接種的考核體系有關係。

在中國,政府對免費疫苗有接種率考核要求,同時也有接種補貼。而自費疫苗既無接種率指標,也無接種補貼。

另一方面,宣教工作和不良反應處置需要大量人力。

不管免費還是自費疫苗,都有疫苗科普宣教和不良反應需要處置,這往往耗費大量人力。「吃力不討好的事,誰都不願意做。」一位基層接種人員說。

「一類、二類不是按重要程度分類,需要正確引導民眾的認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長董小平說,世界各國政府都很難全覆蓋所有疫苗,但疫苗對疾病流行的阻斷是很好的保障。

儘管二類疫苗是企業銷售,但需要各級政府參與,和百姓說清楚利弊,再讓他們自己選擇:「這不能光由企業去說。」

從企業角度考慮,配送的成本大到無法承受。

目前全國有 374 個縣級市,1636 個縣,852 個市轄區,總計 2863 個縣級疾控中心。

面對如何龐大的基層,企業也很犯難如何去配送疫苗。

一位疫苗企業的研發人員坦承,如果都要企業承擔,偏遠地區的疫苗他們不願意、也無法去送。

冷鏈配送成本是按體積 (對應的實際是單支疫苗) 及單次配送數量確定。對一個確定的目的地和確定的數量,每支疫苗配送費用差不多,跟疫苗價值基本無關。

這樣會導致低價的疫苗其配送費佔比奇高,市場規律的選擇,最終或將導致低價但很可能對疫情防控很重要的疫苗,消失或很難接種。

政策將致價格飆升?

「現在企業沒法預算新模式下的轉運等運營成本,所以就大幅度提高了二類疫苗的價格。」

四川疾控的人說,二類疫苗的招標價較以往翻了一倍。

本想打破疾控渠道壟斷、通過市場競爭來降低自費疫苗價格,但誰也沒想到,條例修訂後,企業需要新增冷鏈系統和物流,加上招標採購環節,卻增加了疫苗的成本。

多位行業人士預測,如果政府不進行相應的補貼,二類疫苗將大幅提價。

政府醫藥採購系統信息顯示,由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EV71 疫苗的商品名為「益爾來福」,分為西林瓶和預充式注射劑兩種,最高掛網限價為 168 元和 188 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生產的 EV71 疫苗,分為西林瓶和預灌封注射器包裝,最高掛網限價同前。

今年 3 月 28 日,昆明近五十個孩子成了首批疫苗(由中科院生產)的接種者,疫苗建議零售價 218 元 / 劑。按要求,EV71 滅活疫苗的接種對象為 6 月齡至 5 歲兒童,基礎免疫程序為 2 劑次,間隔 1 個月。

也就是說,EV71 這種二類疫苗全程需要自費 400 多元。

但隨著新政推出,價格變得不可捉摸。

「現在企業沒法預算新模式下的轉運等運營成本,所以就大幅度提高了二類疫苗的價格。四川疾控的人說,二類疫苗招標價較以往的模式翻了一倍。」李寧說。

董小平擔憂:一旦運輸等成本加入,各地價格必然會不同。會不會變成,在北上廣等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二類疫苗價格反而便宜,而在偏遠的西部省份,價格則會飆升?

南方週末記者將這些問題提交給國家衛計委,截至發稿前未能等來回復。

條例出臺,如何善後?

「我很擔心疾控和接種單位會懈怠甚至停止提供自費疫苗接種服務,就像醫改中很多藥品價格降了但從市場上消失了一樣。」醫生陶黎納關注疫苗政策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他同時是一名一歲半女孩的父親。在他看來,如果管理和接種自費疫苗缺乏有力的正向激勵措施,接種率下降、患病人數上升,幾乎已不可避免。

「這等於把今後出生的孩子置於原本可預防的傳染病風險中!」李寧擔憂,這些二類疫苗還包括水痘疫苗、B 型流感、W135 和 Y 群流腦以及輪狀病毒疫苗。

「危機推動制度變動,總體上是好事,問題是怎麼變革。」在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看來,政策一定要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出來,再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回應全社會關切。從學理的視角看,目前的政策並沒能解決疫苗體系深層次的問題。

陶黎納也給出建議:政府不僅需要保障對疾控渠道自行儲存、配送或採購第三方服務的軟硬件持續性投入,還需要保障疾控和接種單位從管理和接種自費疫苗渠道中獲取收益。

但說完,他又把自己的建議給否了,「政府不太可能給接種自費疫苗提供補貼。那疾控和接種單位對自費疫苗的加價幾乎是必然。」

「目前我們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國家投入不足造成的。因此,我們需要讓國家聽到我們的聲音。」尹衛東在四川的一次疾控內部會上發言,在場數百人為他鼓掌。

他引用數據佐證:

在美國,不同年齡段的公民,不管是 0~6 歲的兒童,7~18 歲的青年,還是 19~65 歲以上的成人,都有不同的免疫程序用以保護公民健康;我國兒童僅能享受到計劃免疫覆蓋的十幾種疫苗,究其原因,是政府投入的問題。2014 年中國衛生總費用 35 378.8 億元人民幣,摺合每人 405 美元,而美國是 8 000 美元,相差 20 倍。美國對免費疫苗的人均投入可達 1 214 美元,中國孩子只有 32 美元。

美國疾控中心一位政策研究專家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每年的經費一半以上用於購買兒童疫苗。儘管整個疾控系統的經費在下降,但近三年兒童疫苗的支出都在逐年增加。

「疫苗出事後處理了那麼多官員,大家都怕,不想主動擔責,這能理解。但傳染病流行又是誰的責任?受害的又是誰呢?」尹衛東問。

最後講個故事吧

先講個故事吧。疫苗行業的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個頗具意味的微小說。

一個名為「無責縣」的縣城,出現兩例已接種疫苗居民出現乙腦病例,病人大鬧指責「接種疫苗導致腦炎」。疫苗專家、臨床醫生、政府、媒體吵得不可開交,公共衛生專家結論是「沒有理由認為本次事件是接種乙腦減活疫苗造成的」,而臨床醫生、媒體認定「無法排除乙腦減活疫苗導致乙腦的可能性」。最終兩人起訴,政府敗訴,史稱「無責縣乙腦事件」。無責縣的群眾更加堅信「接種乙腦疫苗會導致乙腦」,很多人完全拒絕接種乙腦減活疫苗。最終,全縣無人接種乙腦疫苗,每年患病人數超過 150 例。無責縣的領導們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一年,沒有人需要為什麼事負責。無責縣群眾認為政府決策非常英明,再也沒有發生接種乙腦減活疫苗得乙腦的病例了。


曉文說


今年鋪天蓋地的新聞,大部分都是說今年手足口病毒株以柯薩奇A16型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新型手足口病。其實柯薩奇A16這種毒株引起的手足口病一直都有,只是之前流行的毒株大部分都是腸道病毒71型為主,所以對於柯薩奇引起的手足口病就不太瞭解或關注。

手足口病疫苗(腸道病毒71型疫苗)出來以後,接種的兒童越來越多,所以感染腸道病毒71手足口病的兒童越來越少。

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證明,疫苗是有效的。寶寶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選擇二類疫苗,給寶寶更多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