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爲什麼非要占領克里米亞,如果普京卸任,他的繼任者會不會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

韓在俊


我們先說說俄羅斯為什麼非要佔領克里米亞?

首先就是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口是黑海最優良的軍事港口,也是俄羅斯在黑海最優良的港口。從地理位置上,俄羅斯是一個有著漫長海岸線的沿海國家,可是在世界歷史、政治舞臺上,俄羅斯總給人一種實實在在的內陸國家的感覺,讓人覺得俄羅斯和海洋沒有關係。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這還得從俄羅斯的地理位置說起。俄羅斯的北面是廣闊的北冰洋,廣袤的俄羅斯國土與北冰洋直接相連,但是北冰洋常年覆蓋著海冰,海冰就封鎖了俄羅斯北面漫長的海岸線,將俄羅斯人擋在了北冰洋以南。還有,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所致,人類在北極和北冰洋的活動很少,北極和北冰洋地區就從來不是人類文明的焦點。而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有一定作用和價值的港口就是海參崴了,可是俄羅斯的人口、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一直是在俄羅斯本國的西部歐洲地區,如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城市。俄羅斯東部廣袤的西伯利亞可以說是荒無人煙,而且海參崴港口每年當中也是有幾個月是被冰封的,對俄羅斯來說海參崴港口對俄羅斯的價值有限。因為這些原因,俄羅斯人從古至今都在尋找著他們夢寐以求的出海口,並且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以,地處不被冰封溫暖地區以及有人類頻繁活動和文明交流的黑海地區的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重要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還有, 黑海被稱為海,但其實更像一個巨大的內陸湖,黑海的海域是封閉的,而且形狀略顯扁平,克里米亞半島又剛剛好在黑海的中央,控制克里米亞就可以掌控整個黑海。

其次就是克里米亞的戰略意義太重大了。

縱觀歷史,克里米亞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17世紀以來沙皇時期就經歷了連續九次的克里米亞戰爭,並且在這之後的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沙俄和蘇聯都為了克里米亞與歐洲諸多強國經歷了多次殘酷的戰爭。即使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一直租用著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事港口,可以說,俄國人就從來沒有放棄過克里米亞。

而且,通過黑海,俄羅斯艦隊可以進入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可以深入到中東阿拉伯國家和歐洲的家門口。同樣,俄羅斯黑海艦隊也可以扼守黑海,將敵人擋在黑海之外,攻守兼備,所以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軍事意義極其重要。

經濟上,克里米亞位於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克里米亞可以鉗制黑海和整個歐亞的貿易往來,古代絲綢之路使東西方文明在這裡交匯,貿易在這裡繁榮,促進了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尤其現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黑海周邊國家和克里米亞在經濟上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顯著。

我們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如果普京卸任,他的繼任者會不會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

我想對於俄羅斯人來說,誰要是把克里米亞丟了,誰就是俄羅斯歷史的罪人。

之前我們說了,為了克里米亞,歷代的俄國人都作出了巨大犧牲,並且因為克里米亞,俄國曆史上湧現出眾多偉大的文學家。所以從民族情感上來講,俄羅斯人是不會放棄克里米亞的。

那既然俄羅斯為了克里米亞付出瞭如此巨大的代價,為什麼克里米亞重新併入俄羅斯國土之前會是烏克蘭的領土呢?!

這就得追溯到蘇聯時期了。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週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把屬於俄羅斯版圖的克里米亞半島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徵”贈給烏克蘭,因為當時烏克蘭和俄羅斯同屬蘇聯,大家也就沒有當回事。但赫魯曉夫當時絕對想不到,30多年後蘇聯會解體,俄羅斯人心理肯定是委屈的,俄羅斯一代又一代人為克里米亞付出這麼多,到頭來沒有放一槍一炮就這麼送人了,擱誰心裡誰都不會舒服。所以俄羅斯人肯定是打心眼裡想要回克里米亞。

還有,克里米亞的人口中,60%的人口是俄羅斯族,俄語和俄羅斯文化一直在克里米亞佔據主導地位。這就使得克里米亞人在情感上跟親近俄羅斯,在政治上更加傾向俄羅斯。

所以,即使假如普京的繼任者放棄克里米亞,那俄羅斯人民和克里米亞人民也不會答應。


龍蝦寶寶


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得到手就絕不會放手的一塊寶地。俄羅斯需要克里米亞,即便普京卸任,任何一位俄羅斯總統都不會將克里米亞再次交給烏克蘭。

克里米亞位於黑海的突出部,它通過刻赤海峽與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地區相望,在整個黑海,再也沒有比克里米亞更好的突出部了。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有著黑海最好的港口塞瓦斯托波爾。一旦丟失此地,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作戰能力,輻射能力將大大削弱。因為,不論是敖德薩,巴統還是蘇呼米,沒有一個比得上塞瓦斯托波爾。

失去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將不再擁有黑海。而得到克里米亞,俄羅斯將成為該地區無可爭議的霸主,哪怕西方國家的軍艦來十艘百艘,在克里米亞這座不沉的“航母”面前都不能全然當心。
俄羅斯對於克里米亞擁有正當的主權。在18世紀以前,這裡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附庸克里木韃靼汗國。隨後,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擊敗土耳其,將克里木(克里米亞)收入了俄羅斯的囊中。此後,這裡一直歸屬於俄羅斯管轄,而不是烏克蘭。那個時候,世界上還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

烏克蘭的國土,烏克蘭的概念,乃至於烏克蘭這個民族本身,都是俄羅斯族賦予的。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三百年中,烏克蘭民族實際上依附與俄羅斯族而生存。烏克蘭人,烏克蘭語言可以看做俄羅斯民族,俄語的支系。而烏克蘭的國土,完全是俄羅斯士兵用刺刀從奧斯曼帝國和波蘭手中奪取的。沒有俄羅斯,就沒有烏克蘭。從這層意義上說,克里米亞完全屬於俄羅斯。

而赫魯曉夫當時酒後劃地,是在一個主權國家的內部進行劃分。蘇聯解體後,這種劃分也就應該結束。俄羅斯在2014年推動克里米亞入俄,不過順水推舟。
此外,克里米亞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俄羅斯族,烏克蘭人僅佔少數。當地居民從來都是心向莫斯科,而不是基輔。尤其是在2014年廣場革命爆發後,克里米亞的俄族遭到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報復,遭到威脅。它們的自治地位面臨取消的危險,烏克蘭糟糕的局勢讓他們意識到,不能依靠一個無能,腐敗的基輔去貢獻克里米亞。

而此後上臺的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甚至主張把克里米亞變成對抗俄羅斯的前沿基地,允許西方軍艦在此駐紮,主張在此地部署反導系統。這,是克里米亞人和俄羅斯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俄羅斯行動了。在他們的行動過程中,受到了克里米亞人的歡迎。
一切都在說明,克里米亞人擁戴俄羅斯,而非烏克蘭。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的一個聯邦主體,在俄羅斯人的觀念中,這裡是他們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充滿了自己的痕跡。普京總統收復克里米亞,是順應潮流。

在關於克里米亞的問題上,俄羅斯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一切免談。坊間經常流傳的特朗普和普京交換克里米亞意見之類是子虛烏有。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棄該地,哪怕發生軍事衝突,俄羅斯也願意戰鬥到底,去保護克里米亞。為此,俄羅斯可以修刻赤跨海大橋,可以忍受西方制裁。
即便普京卸任,任何一個俄羅斯領導人都不會把克里米亞交出去。

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克里米亞不可分割,一旦某個人大腦一片空白,做了那樣的決定,那麼,那個政府就會面臨垮臺的危險。

即便是所謂的俄羅斯民主人士,西方派上臺,只要他們往俄羅斯總統的位子上一座,就會自覺的從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出發,交出克里米亞?完全不可能。


朱興子



只有兩個盟友——陸軍和海軍的俄羅斯特別尷尬的是儘管擁有全球最遼闊的國土,卻沒有特別理想的軍事港口,拱衛俄羅斯南大門的不凍港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駐地)卻是漸行漸遠的烏克蘭的領土,隨時都有被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掃地出門,無家可歸,使俄羅斯喪失對黑海的控制、南部地區的防衛與前出地中海爭霸中東的支點,為了得到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以及南部的戰略支點,俄羅斯一不做二不休,趁烏克蘭內亂,派兵佔領了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與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遼闊的版圖,加劇了俄羅斯與西方的衝突與對抗。按照俄羅斯八百年曆史的秉性來考量,凡是吞下的領土絕無可能倒吐出來的,除非戰敗,或絕境中有求於人。

1、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徹底與烏克蘭反目成仇,並把對方逼到西方的懷抱,無怨無悔地成為西方遏制俄羅斯的棋子,使烏克蘭問題成為西方懸掛在俄羅斯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屬於揀了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這兩粒芝麻,丟了烏克蘭這個西瓜,絕對是戰略短視之舉!是俄羅斯人把自己推向新型冷戰的困境的根源之一。

俄羅斯佔領了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不僅是黑海艦隊不用再寄人籬下,有了永久的家,不僅能更好地防衛俄羅斯南部,還能加強俄羅斯對黑海的控制,前出土耳其海峽,衝向地中海,爭霸中東。然而,俄羅斯人過分拔高了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的重要性,一葉障目,忽視了整個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的致命性作用,捨本逐末,給自己埋下了自己無法擺平的禍根。

布熱津斯基說過一句名言:“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失去了烏克蘭的俄羅斯,其主導的歐亞聯盟更像亞洲聯盟,然而,俄羅斯人死活也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永遠都在標榜自己是歐洲國家。從中可以看出普京是全球頂尖的博弈戰術大師,卻不是頂級的戰略家。

2、普京的接班人不管是誰,對於佔領的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立場必然跟普京一模一樣,吞到肚子裡的領土絕對不可能倒吐出來!這是為什麼?

首先,普京公開表態俄羅斯絕對不會將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歸還給烏克蘭。今年3月份,俄羅斯播放了一部名為《普京》的紀錄片,在紀錄片中,普京被問到克里米亞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歸還烏克蘭時,普京反問道:“你說什麼?你們瘋了還是怎麼的?在任何情況下,永遠都不會。”

普京對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的立場清晰、強硬,誓言不會歸還給烏克蘭,反正烏克蘭也沒有能力在戰爭中擊敗俄羅斯。普京的繼任者在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問題上一定會延續普京的立場,否則就是背叛普京,背叛俄羅斯,很快就會被轟下臺。

其次,俄羅斯八百年的歷史就是一部領土的佔領史,對領土的貪婪是俄羅斯最正宗的基因,是無法剔除的,俄羅斯從來就沒有將吞下去的領土倒吐出來歸還給原主人的傳統,除非俄羅斯戰敗了,或者在絕境中有求於人,才有可能吐一部分出來,歸還人家。


飛狼


放棄了克里米亞就等於放棄了地中海的出海口,以及對歐亞大陸的控制,這絕對是俄羅斯不能承受的,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從淵源來講克里米亞本身也是屬於俄羅斯,那裡的居民80%以上都是俄羅斯族或者說俄羅斯語,克里米亞半島是獨立體時代俄羅斯贈予的,但其實俄羅斯從來就沒有失去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今天的克里米亞也是通過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的,不可能歸還,下屆總統也沒有那麼愚蠢,整個俄羅斯也不會同意,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已是板上釘釘的事,除非俄羅斯分裂或者走向極度沒落,否則再想把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分離出去是完全不可能的。


與國同仇敵愾


俄羅斯不是佔領科裡米亞,而是收復科裡米亞。這樣的觀點特朗普總統也承認過。

第一,科裡米亞是自治共和國,當地群眾的主要語言是俄語。

第二,早在1954年蘇聯時期,為了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平友好合作300的紀念活動,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決定把克里米亞半島送給烏克蘭,以示蘇聯烏克蘭友誼永世長存。

第三,可惜好景不長,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半島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俄羅斯族人,這也決定克里米亞政治方向。

即便克里米亞屬烏克蘭,但克里米亞時不時會鬧點小情緒,1996年烏克蘭承認克俄羅斯聯邦。公投結束,克里米亞政府宣佈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克里米亞人支持加入俄羅斯同年俄羅斯政府宣佈克里米亞為俄羅斯聯邦共和國。

第四,科裡米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原來俄羅斯強大的海軍黑海艦隊就駐紮在科裡米亞。科裡米亞人民公投希望回到俄羅斯陣營裡來。所以俄羅斯收復科裡米亞,就是順乎民心,珍惜民意的結果。

第五,不論誰當總統,都不可能把科裡米亞丟失了。

目前。美國北約歐洲總以科裡米亞問題干涉俄羅斯內政。即便不是寫個理由。北約歐盟還可以找到其他理由。因為如果放棄科裡米亞,就是放棄歷史,就是隊科裡米亞的俄羅斯族人不尊重,就是對俄羅斯的黑海艦隊不珍惜。目前俄羅斯為了加強對科裡米亞的支持支援,修建赫吃大橋,就是俄羅斯不放棄科裡米亞的明證!




錦繡中華一捧土


謝謝邀請。好問題。很多先生喜歡鑽牛角尖,在是“佔領”與“收回”上費口舍。俄羅斯是實實在在佔領。因為烏克蘭作為獨立二十多年的聯合國成員,克里米亞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承認的烏克蘭領土,不該有疑問。問題本意應該是:克里米亞有什麼價值,使俄羅斯敢於直接不惜冒一切風險吞併。

毫不誇張的說,克里米亞關聯著俄羅斯的國運。無論是從純軍事意義,還是地緣政治需求、大國戰略格局角度,俄羅斯都不得不佔領它。讓我們先看看地圖吧:




1




眾所周知三件事:格魯吉亞已與俄羅斯水火相敵,烏克蘭急速倒向西方,黑海艦隊是俄羅斯海軍重要力量也是影響地中海的唯一軍力。如果沒有克里米亞,俄黑海艦隊在黑海沒有可駐之良港,只有退進亞速海。如形成如此格局,從國際海洋劃分慣例,俄羅斯等於徹底失去黑海。如格烏加入北約,北約海軍軍力就完全封死了黑海航隊。

蘇聯解體後,北約東括是俄羅斯面臨的最大戰略壓力,民族淵源深厚的俄烏白是俄羅斯的戰略核心利益,俄羅斯對南部也從不惜軍事應對,高加索、格魯吉亞戰爭已展示了俄羅斯的決心。回顧近十年,雖然烏克蘭暴發顏色革命,但俄羅斯還是保持著足夠的耐心。

2014年成為分水嶺。也許西方認為重新成為總統的普金要花精力於內政,也許是對普金的決心認知不足。總之是一邊支持烏克蘭再次政變,一邊卻沒有軍力壓境。俄羅斯一面支持烏東部俄羅斯族的自治運動轉移西方與烏克蘭注意力,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接手克里米亞,軍隊隨即入駐。到此時侯,西方除了發動制裁,還能做什麼?難道真的軍事擊退俄羅斯軍隊?

而烏克蘭為了不失去更多的國土,也只能除了抗議與不承認外,接受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吞併的事實。

普金這一手確實高明:強硬手段雷厲風行獲取戰略要地,贏得國內人心,同時在烏克保持克制使局勢得到控制。雖然名義上被西方不斷制裁加碼,事實上沒什麼損害一一經濟上,俄能源出口歐洲沒有實質影響,因為歐洲離不開俄羅斯能源供應,另一大出口軍火本就已失去東歐市場。軍事上讓為西方強勢劃出紅線,外交上展示了大軍勢氣,政治上轉移國內太多問題。

普金之後會不會歸還烏克蘭?當然不會!


普金也許兌獻不了他“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讓俄羅斯偉大的承諾,但他為俄羅斯找到了一條如何保證生存、如何維護尊嚴的路。現在特朗普都要主動示好,相信俄羅斯人看到方向了。經歷了戈爾巴喬夫、葉利欽與普金三個時代的摸索,俄羅斯的國家風格定型了。

個人感覺,特氏美國正在做的事無疑會幫俄羅斯最後一把:針對伊朗控制能源搶歐市場,將推動俄羅斯更加堅定東向政策,這恰好又是普金最深厚的基礎之地。中日韓的能源需求與容量也足夠支撐俄羅斯的經濟需求。而普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培養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bashanlaike


因為俄羅斯把烏克蘭當一家人,但是烏克蘭卻想跑到歐美陣營,歐美與俄羅斯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選了歐美,就等於背棄俄羅斯,這樣的話,俄羅斯焉能坐視,這個烏克蘭可不是像東歐,失去了就失去了,雖然可惜但是可以接受。

但是烏克蘭也跑了,俄羅斯可就接受不了了,為啥?首先,烏克蘭歷史上所在的基輔羅斯可是被俄羅斯認作祖宗之地的地方,祖宗之地都要跑,誰受得了,祖墳歸了別人,自己咋辦?其次,東歐畢竟離俄羅斯還有點距離,但是烏克蘭可就在家門口,一旦跟了歐美,那美國的反導設施過不了多久就會部署在烏克蘭,直接威脅俄羅斯安全,第三,烏克蘭可不是小國家,國土、人口在歐洲都排前列,這麼重量級的小弟反水,如果反過來跟著歐美對付俄羅斯,那俄羅斯恐怕也會遭到重創。

於是乎,俄羅斯動手了,你烏克蘭不是要走嗎?行,那把以前赫魯曉夫送給你的結婚時的聘禮還回來,既然你要走,那克里米亞這個聘禮你總不好再留著了吧?說不過去。於是,普京斷然出兵,然後公投下下,收入囊中。拿回克里米亞,一則警告烏克蘭:你是我的,不然,就是這樣下場;二則實在留不住烏克蘭的話,那至少把損失降到最低。三則也是向西方示強,別碰我的人,不然有你們好看。西方人奸詐無比,表面上吵吵堅決支持烏克蘭,暗地俄羅斯石油該買買,天然氣照舊輸入。最慘的是烏克蘭,歐美新主子施展口惠而實不至大法,著實將烏克蘭一度哄的開開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國家根本沒啥大的動作幫助烏克蘭奪回克里米亞,而且,西方盟主特朗普大總統閣下竟又和普京見面了,相談甚歡,烏克蘭乾瞪眼說不出話。

未來會不會還給烏克蘭,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烏克蘭向俄羅斯悔過,認錯,說,老大,我錯了 ,不該找歐美投懷送抱,您收了我吧。此種情形下,俄羅斯或許會將克里米亞恩賜給烏克蘭。但是烏克蘭會嗎?即使對歐美幻想破滅,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執行了親歐美政策,短時間很難有大的轉圜,隨著俄羅斯拿走克里米亞,烏克蘭民眾仇俄之心會激增,那烏克蘭政府除非不想混了,肯定不敢對俄羅斯太過低頭哈腰。

再退一步說,即使烏克蘭低頭哈腰向俄羅斯認錯了,但是俄羅斯會信嗎?剛要跑路,完後立刻回來認錯,這反差有點大,俄羅斯估計短時間也不安心。所以,即使烏克蘭認錯,存在著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的可能,但是可能性也非常小。

我是北玄武,歡迎討論與關注~


北玄武


謝邀。從俄羅斯的角度分析,是收復克里米亞,而不是佔領克里米亞。在歷史的角度,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是在蘇聯時劃給了烏克蘭;從現實的角度,克里米亞地區人民絕大部分是俄羅斯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即使是普京卸任以後,沒有任何一位俄羅斯總統會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一、俄羅斯是收復克里米亞,而非佔領克里米亞

1.克里米亞曾經是俄羅斯領土。1783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從此,克里米亞就歸屬了俄羅斯。1853年-1864年,沙皇俄國與英國、法國、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今天,法國首都巴黎還有很多街道以克里米亞命名。1954年,為了紀念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既然是為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而將克里米亞作為禮物劃給烏克蘭,兩國分開了,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自然有理由將克里米亞收回來。

2.克里米亞地理位置重要,俄羅斯人佔主流。克里米亞約有250萬人,其中俄羅斯人佔62.6%,烏克蘭人只佔15.2%。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前蘇聯以及俄羅斯時期,黑海艦隊一直駐紮在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還是療養聖地以及擁有大量的優良海港,卡爾基尼海灣、塞瓦斯托波爾、貝拉克拉瓦等良港、費奧多西亞海灣港。

3.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惡化,是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的直接原因。克里米亞危機爆發於2014年,當時,親俄派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親美派尤先科上臺,俄烏關係極具惡化。也正是在兩國關係破裂的情況下,普京果斷的收復了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俄羅斯族美女檢察官

二、普京卸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會將克里米亞再次送給烏克蘭

首先,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重視。從小小的莫斯科公國,在短短300多年發展成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帝國,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佔有慾極強。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的領土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這充分體現了整個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態度!俄羅斯一直都沒有將北方四島還給日本,怎麼可能會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其次,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聯邦的主體已經寫入了《俄羅斯憲法》。2014年4月11日,俄羅斯修訂了憲法,將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聯邦主體的身份寫入了《俄羅斯憲法》。也就是說,哪怕是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想要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也要修改憲法以後才能實現。請問,哪怕以普京的威望和權力,修改憲法是為了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這有可能實現嗎?

況且,克里米亞事關俄羅斯核心利益,即使是戈爾巴喬夫第二與葉利欽第二般的敗家子,也不會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美國觀察室


國內有些人認為俄羅斯當初奪取克里米亞是一個錯誤,這個觀點的主要理由是俄羅斯因為奪取克里米亞而失去了烏克蘭,並且遭到西方的孤立和制裁,得不償失。

實際上要看到,至少從亞努科維奇被顛覆開始,烏克蘭的脫俄傾向就已經非常明顯了,2014年3月,克里米亞舉行公投宣佈獨立,之後併入俄羅斯。對於俄羅斯來說,這是在烏克蘭已經倒向西方後的止損策略,俄羅斯已經失去了烏克蘭,如果不收回克里米亞,克里米亞也就回隨烏克蘭一併失去。這不是在失去烏克蘭還是失去克里米亞當中選擇,而是在失去烏克蘭或者失去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當中作出選擇。而這個選擇,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難作出決定。

至於說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而得罪西方,被西方孤立,這是事實,但問題在於,即使沒有克里米亞問題,西方也沒有放過俄羅斯,而且有了克里米亞,西方也沒有真和俄羅斯兵戎相見。連此次美俄元首會晤,克里米亞都沒有像歐洲一些國家特別是烏克蘭所希望的那樣成為焦點,雖然西方不承認克里米亞的歸屬變更,但不承認就不承認唄,又阻止不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行使主權。

最後,關於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會不會因為克里米亞,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從此成為不共戴天的敵人還真難說,烏克蘭政局多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有的時候,想得太多,並不是有智慧的象徵,只是沒勇氣的表現而已。


葉海林


俄羅斯於2014年佔領克里米亞跟烏克蘭政府的轉向有很大關係,也說明了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非常重要。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從18世紀以來一直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雖然1954年赫魯曉夫(烏克蘭出生)將克里米亞贈予了烏克蘭,但是當時雙方都處於蘇聯管理不存在問題。到了蘇聯解體後,雙方經過長時間談判於90年代末簽訂了20年的租借協議,允許俄黑海海軍繼續使用該港口,但是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領土毋庸置疑,因此不存在俄羅斯此次佔領是收復故土的說法。

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後,政局不穩,而且沒有很好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過度投向歐盟,尤其是北約。因此俄羅斯的確存在顧慮是否能繼續使用該港口,而且當時的烏克蘭政府對此態度的確是不大情願續約,而這塊地盤對於俄羅斯來說軍事意義非常重要,這時候俄羅斯的想法就很好理解了:每年給你重金租借,你不給臉,我就直接佔領免費使用還不用看你臉色同意不同意租借。因此就算是克里米亞連年需要中央政府補貼的經濟孱弱境況下,普京依然佔領了該地盤,而且為此承受了西方國家制裁的代價。說起美俄矛盾,其實不僅僅是俄羅斯的問題,更多的是目前北約無止境的東擴,如果烏克蘭入北約,那俄羅斯將情何以堪,普京要是無作為那才是不正常。事後,俄羅斯的民意也證明了這點,吞併克里米亞在俄羅斯是很受支持的。

至於普京繼任者歸還問題,我覺得不存在,沒見過被老毛子佔領的土地還能要回來的,日本的北方四島叫喚了幾十年最後也是一塊地盤也沒要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