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一帶一路」相向而行 詮釋新型大國「義利觀」

中歐“一帶一路”相向而行 詮釋新型大國“義利觀”

7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出席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中宏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王鏡榕)7月16日,作為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重要成果,中歐“聯合聲明”的發佈舉世矚目。

中歐“一帶一路”相向而行 詮釋新型大國“義利觀”

這個聲明在美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橫行無忌之時發佈,看點多多。作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提供給世界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將在中歐關係行穩致遠進程中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亦備受關注。 

相向而行,致力歐亞可持續聯通與多元共贏

“要挖掘中歐經貿合作潛力,促進雙向投資,加強創新領域合作,豐富‘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包括探索行之有效的三方合作。”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所強調,雙方應當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加強戰略溝通和協作,攜手維護多邊主義、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體系,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治理、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

圖斯克和容克表示,歐盟和中國都致力於多邊主義,都主張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在相互尊重基礎上處理國家間關係,通過多邊協商完善多邊貿易體系。

無疑,“聯合聲明”不僅見證了中歐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共同決心與行動,也將這份共同理念貫徹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與推進。

雙方將繼續推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倡議對接,雙方強調該領域合作應改善亞歐互聯互通在經濟、社會、財政、金融和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性,並基於市場規則、透明原則,遵循現有國際準則和標準、各自的國際責任和項目受益國的法律,同時要考慮受益國的政策和國別情況。

“我們將推動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自身促進歐亞可持續聯通的措施之間的對接。”正如歐盟駐華大使史偉日前在《人民日報》撰文強調,“我們同意在這一領域探索互補性與協同性,這對中國和歐盟都至關重要。”

史偉還披露,歐盟目前正在制定關於聯通歐洲與亞洲的一項戰略,並將在未來幾個月中發佈。

 雙向開放,為世界經濟穩定前行提供正能量

3月以來,儘管中美經貿摩擦的陰雲始終高掛,但以中歐“一帶一路”相向而行為標誌,中國與世界在開放合作與共贏中穩定世界經貿大格局的膽識與魄力依舊,彰顯了一個負責任大國鮮明的國際“義利觀”。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61萬億元,增長11.5%。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市場對中國改革開放堅定意志的正向回應。也是中國堅定推進對外貿易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提高”砥礪前行,在穩規模同時,抓緊結構調整優化的建設性成果。

“我國上半年出口仍保持了較快增長,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正如渣打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申嵐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所強調,一方面,全球復甦的動能依然存在,幾大經濟體的PMI增速都處於較高水平,這表明全球總需求仍較為穩固;另一方面,不排除部分出口提前至7月加徵關稅之前的操作,和人民幣的走弱對出口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從外部形勢來看,隨著美對華部分商品加徵關稅的落地和經貿摩擦的升級,下半年我國出口的平穩增長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中歐鞏固和強化戰略合作的意義凸顯。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所指出,中國致力於同歐盟發展更加平衡的經貿關係。中國政府最近下調了汽車、消費品、藥品等進口關稅,公佈了新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為中外企業提供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希望歐洲企業抓住商機,也希望歐方保持雙向開放,為中國企業對歐貿易投資創造公平、透明、良好的環境。”

義利相彰,把握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轉型之"機"

“秉持正確義利觀是‘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建設的基本要求和判定其建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向陽強調指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沒有‘義’,‘一帶一路’建設將失去存在的價值;沒有‘利’,‘一帶一路’建設將失去可持續性。”李向陽強調,只有兼顧“義”和“利”這兩個目標,“一帶一路”建設才能順利推進。

這也是中歐雙方的共同責任使然。正如歐盟駐華大使史偉指出,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和資源方面的挑戰,中國和歐盟認識到了向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轉型的必要性及其伴隨的機遇。中歐通過氣候行動來發揮領導作用,將語言轉化為如碳定價和碳排放交易等政策措施來兌現各自的巴黎協定承諾,以此削減當下和未來的排放。

以“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為契機,李向陽建議,要以彰顯負責任大國正確“義利觀”為標誌,一是協調好予與取的關係。通常情況下,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予與取應該維持大致平衡,但對有些特別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多予少取。二是協調好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關係。利的目標通常具有短期特徵,而義的目標則具有長期特徵。只有堅持先義後利,才能實現義利並舉,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協調。三是協調好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的關係。政府和企業所追求的目標並不完全吻合,要使企業在獲利的前提下實現義的目標,就需要做好對企業的督促和引導,如督促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履行社會責任,運用跨國財稅、融資、環保等機制引導企業的行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