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以線條為表現手段的書法藝術,幾乎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所有的精神品格和美學因子。雖然它只以線條為簡單的語言符號,但書法線條的運行節奏和流變之妙,卻渾然天成美不勝收。所以說,書法是我國的國粹。總結四十餘載的書法創作,我打算從一下幾個方面來談我對書法藝術的的認識。

“德、識、技”三位一體的書法思想

什麼是書法?重概念上很好解釋,也不難理解。從概念上講,“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換句話說,書法就是通過書寫漢字來表達人們情感的藝術。很簡單,看來不難理解。但是,它為什麼被稱之為國粹,它的內涵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很值得我們思考。我認為應該從三個層面上來解讀書法的概念:

  • 首先,書法是一種技能。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必須在書法實踐中有足夠深入的錘鍊,熟練掌握歷史上經典作品中已經創造出來的各種高明的書寫方法,把它們繼承下來,真正化為已有。做到這些,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經過長期的實踐,能夠做到心手相應,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可以說是具備了良好的基本功了。就是我們常說的“字內功”。當然,對於一個書法學習者來說,但是要達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學習有關的書法史、書法理論、實踐理論等,缺乏這些知識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些,也屬於“字內功”。沒有“字內功”,信筆塗鴉,就是“野狐禪”。
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張濟海先生作品“厚德載物”

  • 其次,書法是一門學問,是一位書法家學養、閱歷、見識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表現。知識,也可以叫做“字外功”。知識水平高低,是區分“書法家”與“匠人”的分水嶺。技能雖好而知識貧乏,不過是個“寫字匠”而已。人類積累的知識浩如煙海,而且還在迅猛發展,誰也不可能全部精通。但是,最主要的知識比如文學、文字學、歷史、地理,中國文化的“儒”、“道”、“釋”;與之相近的姊妹藝術如音樂、舞蹈等方面的知識,都應有所涉獵。比如文學修養。書法作品書寫的內容,往往具有文學性,通常還有一定的應用針對性。這就要求作者不能拿過一本唐詩、宋詞,或古今楹聯集錦之類的書籍,簡單地做一個“文抄公”,那樣不僅會大煞風景,有時還可能出現不應有的錯誤。歐陽中石先生曾經見過有人為餐飲店題寫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殊不知這是一首擬出徵者酬答送別者的詩,意思是可能戰死沙場,行前理當豪飲,何妨一醉,放在餐飲店裡,實在是非常的不合適。又有人為新婚夫婦題贈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長裡共嬋娟”表示祝福,而這個內容,實際上是表達兩人相思之意的,這豈非詛咒人家兩地分居嗎?!還有人為賓館題寫了“歸去來兮”四字,猜測其意思是說“歡迎再來”,而陶淵明的原意是說“不如回家去”,真可謂南轅北轍!現在有許多展覽會,其中的一些作品是用對聯形式書寫的,可是有些內容卻不符合對聯的基本格律,往往造成“硬傷”,有其形而無其實。可見,必要的文學修養,是不可少的。
    • 再比如文字學修養。現代漢字與古代漢字有著血脈相連的關係,但因為多種原因,又與古代漢字有許多不同,特別是所謂“簡化字”。簡化字中有一些是用同音假借的辦法實現的,而書法作品較多采用所謂“繁體字”。因為假借的關係,簡化字與繁體字並不一一對應,如果不能瞭解其差異,就會出錯誤。比如,有人把“萬里長城”寫作“萬裡長城”,實際兩字並不相同,前者是量詞,後者是方位詞;又有人把頭髪的“髪”與發展的“發”,等等,都是不同的,不能互換。如果書寫的是古文字,那就更加需要文字學知識了。
    • 再比如哲學修養。哲學是人的意識經過客觀的邏輯思維後規劃出的多種意識形態。對書法藝術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我打個比方:書法為什麼強調險絕與平正的統一?如果懂得哲學,就不難解釋這是哲學中的對立與統一規律的要求。所以,一個書法家如果不懂些哲學,就很難寫出高格調的作品。書法家只有不斷吸取諸多方面知識的營養,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創作出形神兼備的好作品。當然,還有必要指出的是,學識、修養、見識和閱歷這些因素要在書法實踐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最終必須落實到實踐上。換句話說,“字外功”不能自動地轉化為“字內功”。有許多著名學者,可謂學富五車,但缺乏嚴格的書法訓練,其書法水準也並不高明。因此,我們說,兩者還必須相互促進,才能渾融無間,共同提高一個人的書法境界。
    • 其三,是作者人品的體現,這是書法藝術對作者“德”的要求。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其精神必然是高遠、華美,遠離了低級趣味的。往往不期而然地使自己的藝術風格逐漸地向高的境界邁進,而不會被五色所眩、五音所迷。書法是心靈的藝術,劉熙載說,書法如其人而已。
    • 我不贊成現在有人提出的“人品與藝術分開”觀點。書法家的作品與其人品本身就有天然的聯繫,不可分割。歷史上有很多大奸臣如秦檜、嚴嵩等都習得一筆好字,但是其作品卻不能流芳百世,原因很簡單,誰也不想在家中掛上一幅奸臣的作品。也正是因為通過研習書法,可以增強人的知識、能夠修煉人的品德,書法藝術才被稱之為國粹;書法家才為人們所尊重。

    總之,只有“德、識、技”三者俱佳,才能構成一個完整、有價值的“書法”概念。“無技不能為藝”, “無識眇知良莠”, “無德心蒙塵垢”,這三者,缺一不可。“德、識、技”三位一體的書法概念的內涵,也是對書法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繼承與創新統一的書法發展觀

    傳統與創新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沒有繼承就談不上創新;沒有創新就不是很好地繼承。長久以來,這兩個方面此消彼長,各領風騷。但是,我認為,當前書壇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繼承的問題。你想,古人從開始上學就使用毛筆寫字,能夠成為書法家的都是少數,何況當今很多人連硬筆字都寫不好的情況下,繼承與創新那個更加重要不是很清楚嗎?許多朋友的失誤恰恰在於,罔知古人創作思維和藝術理念,在沒有下苦功夫練好基本功的情況下急於“突破”、“創新”。於是,“醜書”、“怪書”來也,未上大道,先迷失於小路。

    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張濟海先生作品

    另外,傳統也有好壞之分,有精華,也有糟粕。我認為,應當繼承那些被歷代大多數人認可的優良傳統,而不是那些糟粕。當然,我不反對對民間書法的發掘與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對經過大浪淘沙留存下來的、為大眾所認可的經典作品的研究,應當成為主流。另外,必須真正地深入傳統,而不是淺嘗輒止。比如,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基本的途徑,有的人看似臨帖,其實沒有深入進去,根本就寫不像,還美名其曰“意臨”。其實,意臨是在臨像的基礎上出帖的過程,是創作的初級階段。所以,繼承不是輕而易得的,是很吃功夫的事。不捨的下大氣力,是難以做到的。還有,現在書法界很重視對個人風格的張揚。我認為,個人風格是在實踐中自然形成而不是刻意追求得來的。只有對古人作字悉心體會,不斷汲取其精髓,一步步理解其用筆之妙、結體之功和章法佈局之神韻,加上自己的學識修養,久而久之便會自然形成自己書法中的筋骨、血肉與精神氣質。只有嚴守法度而又不滯於物,才能達到心手相應,登峰造極之境界。

    “因義賦形”的創作方法

    “以義賦形”,是我近年來在書法創作實踐中逐漸認識並提練出來的創作指導思想,也是創作方法。書法藝術的高下之分,就在於書法家的個人創作。中國漢字具有象形、指事、會意等文化因子,我提出的 “以義賦形”的創作理念,就是要求書法創作根據書寫的內容而產生創作的激情,由創作的激情而賦予書法作品不同的形態。“以義賦形”的創作理念,並非我的創造,古代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我把它概括一下、強化一下而已。


    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張濟海先生作品“空”

    日本有個書法家叫手島右卿,他寫的一幅“崩壞”作品在巴西聖保羅美術館陳列時,不識漢字的彼德羅薩認為“這是物體崩壞的景象”;但當時並未交流,日後彼德羅薩訪日時詢問手島右卿,回答是“一點不錯,寫的就是‘崩壞’兩字”,使他大為驚訝;並讚歎字義與藝術效果配合如此妥貼。而手島右卿創作此作的衝動也是得力於他在大戰時目睹日本被轟炸、建築物倒塌崩潰的感受。這幅作品也成為涵義與形式完美的統一的典範。

    這種理念對書法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單單掌握一種字體、一種風格。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所以,我的書法風格,永遠不會真正的定型,變,就是我的風格。因義賦形,要根據內容需要來決定字體風格!書法本是充滿了節奏感和韻律感的藝術活動;如果總以一幅面孔出現,如何能演奏出書法藝術的交響樂章?正如我們不能用一種曲譜演唱所有歌詞一樣,焉能以一種風格來書寫所有的內容?比如,“滾滾長江東逝水“與“春江花月夜”,其思想情感有很大區別,用一種書風來表現恐怕與詩的本意相去甚遠矣。

    四、雅俗共賞的評判標準

    對於書法藝術的評判標準,歷來是人們所關注的重點之一。我認為,不同的書法流派和風格不可能用一種標準來評判其好壞,“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尤其是在當代文明社會,各種不同流派和風格的藝術品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能用孰好孰壞,孰優孰劣的標準來評判。但是,在共性上還是應有一個統一的思想認識的,這就是“雅俗共賞”。

    古人早就明確告誡世人:“字無所謂山林、臺閣也,古來書家,類多置身廊廟之上,若終身隱淪者,恐亦不少。而其書之傳與不傳,或傳之遠與近,雖各因名位為顯晦,而諸之所至,不可磨滅。”(清·周星蓮《臨池管見》)用現代話就是說:書法藝術的標準無非有兩個,即“圈內”與“圈外”。在“圈內”,不孤芳自賞,不畫地為牢,要採眾家之長補己之短,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可;在“圈外”,面對受眾,不恃才傲世,不離經叛道,要為大眾所認可,這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賞。

    有人或許會問雅與俗何以共賞?我認為一切藝術都應該是雅的,所謂“俗”,是通俗而不是庸俗。試看公認的古今傑出的書法大師,雖然流派不同,風格各異,但哪一個不是雅俗共賞的典範呢?如王羲之、顏真卿、啟功等,他們的藝術雖然達到很高的境界,但“高山流水有知音”,永遠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讚賞,永遠放射出藝術的光芒!

    我很贊成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倡導的“文藝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欣賞的群體是誰?必須弄清楚。我覺得主流還是廣大人民群眾,因此,書法藝術要為更多的群眾所接受,不能在小圈子裡孤芳自賞。

    “義”“利”並舉,以“義”為主的社會責任感

    書法作品走入市場,是時代的必然,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杜甫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到了鄭板橋時,就比較聰明。當時,向他求字畫的人很多,他就寫了一段很有趣的潤格單貼在門口:

    大幅五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

    條幅、對聯一兩;

    扇子、斗方五錢。

    凡送禮、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

    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

    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禮物即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

    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畫竹多於買竹錢,

    紙高六尺價三*千。

    任渠話舊論交接,

    只當秋風過耳邊。

    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張濟海先生作品“論語摘要”

    當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對書法家來說,其書法作品轉換成商品走向市場,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它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書法家的價值。但是,這決不意味著“一切向錢看”。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書法家,應把服務社會作為第一要務,力爭拿出最美好的藝術品來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繁榮,來淨化美化人的心靈,來昇華人的理想、情操和精神境界。

    最後,我想借黑格爾一句話結束我的講演。黑格爾說:“一個藝術家的地位越高,他也就愈深刻地表現出心情和靈魂的深度,而這種心情和靈魂的深度卻不是一望而知,而是要靠藝術家沉浸在內外世界裡去深入探索,才能認識到。”(黑格爾《美學》一卷)


    書法家張濟海先生的書法思想、創作觀、創作方法、評判觀、義利觀

    張濟海先生

    作者簡介:張濟海,字迅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幼承庭訓,因書畫特長十五歲被特招從戎,凡四十餘年,痴情於翰墨。恪守“德、識、技”三位一體之書法觀念;創建“能量書法”之書法理論;倡導“以義賦形”之創作方法;形成“刀劈斧鑿”之書法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