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這道坎兒,該如何過?

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敏感時期,小學三年級,初中二年級

,高中一年級,這些都是學生時期的重要轉折階段,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順利轉變,以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很重要。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口中廣為流傳。而邁入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家長也發現,與輕鬆愉快的低年級相比,三年級功課變多了,試卷變難了,孩子成績開始起伏了,情緒和主觀意識也有了變化……

“三年級,小學第一個分水嶺,跨得過,擠進班級前列,跨不過就成班級墊底。”

“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

“小主意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

都說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這個轉折期,具體又“轉”在哪裡呢?

三年級這道坎兒,該如何過?

三年級的四項轉變

1、“轉”在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2、“轉”在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3、“轉”在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4、“轉”在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瞭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後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聊聊知心話,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某位有多年帶班主任的老師曾表示,很多孩子進入三年級後,心智、學習能力和思考的深度,都有提升。

而且到了三年級,對學生的考核不再像低年級的遊園嘉年華,而是實打實的綜合能力測試。除了基礎知識關必過以外,學生的閱讀希望堅持每日15分鐘,寫作訓練上平日也要多積累、多練筆。

三年級學科內容的變化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在學科上有這些變化:

[ 語文 ]

三年級的語文課本,文字量比二年級大大增加,除了生字,其他不再有拼音標註,對孩子的閱讀能力要求大大增加。

語文學科進入大量積累詞彙的時期,除了課文中需要默寫的詞語,還需要孩子在課外閱讀上積累詞彙,這也是體現孩子個性差異的表現。

也有家長反饋,“三年級了,要體會文字的嚴謹,表達不到位,意思差一點就不給分。”這位家長說,有一題成語解釋“欲言又止”,孩子寫的答案是“想說又沒有說”,老師沒有批全對,要求的答案是“想說又停止沒有說”。

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三年級開始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抓中心、中心句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能力。這也為四年級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老師在課堂上會對文章,進行精讀、品讀重點句段,引領孩子逐步體會理解文章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慢慢領悟消化。

詞句向篇章過渡,作文也由原先的四格看圖說話,逐漸開始接觸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比如《我最喜歡……》《難忘的一天》。一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如魚得水,語文能力突飛猛進;而一些閱讀量少,閱讀能力弱,基礎沒打牢的孩子卻很有可能在三年級走下坡路。

[ 數學 ]

某公辦學校的數學教研組長,曾在二年級末的家長會上就提醒,三年級的數學學科主要就是計算關,孩子們開始學豎式計算,除法計算對孩子們來說是個新領域,需要一定時間消化,同時大量的遞等式計算,以及應用題中有“轉彎”和“障礙”的題目越來越多,需要孩子們有一定的構想能力,以及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有些學校的試卷中,會有10%左右思維題,對於孩子們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都是考驗,所以低年級時出現的100分,在三年級卻沒有那麼容易了。

[ 英語 ]

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從“Learn to Read”過渡到“Read to Learn”的一個關鍵時間點。除了每課需要掌握的詞語、詞彙、句子增多以外,考試中還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題目和段落聽力,對於孩子綜合能力的考察增多。

老師提醒,啟蒙階段閱讀能力越強,孩子隨後的學習能力越強;到小學三年級或四年級之前還沒有打下良好閱讀基礎的孩子,在學習其他技能方面會面臨挑戰和困擾。

三年級這道坎兒,該如何過?

三年級易出現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學生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說: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佈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對策:給孩子確立明確具體的目標

這裡的目標有兩個:

一是遠期目標,即理想。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週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後,再製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學習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學生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學生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問題二: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

目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算是閱讀理解。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對策: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問題三:讀書的質量不高

從一年級,有些甚至在幼兒園開始,大多數家長就已經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應該說很多家庭對孩子的閱讀啟蒙還是比較早的。

但是,我最近發現兩個情況:

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第二,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疑惑:“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讀書質量不高,應該就是原因了。此時,家長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對策: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

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看完之後還可以通過互相講故事、提問題,這樣對於看過的知識點總結、鞏固很有幫助。

再有精力的家長不妨來個閱讀比賽,看看這一月中誰的讀書量更大,誰的收穫更多,用自己的語言去複述故事,再由家中其他成員給予評判,對獲勝者給予物質獎勵。(當然,這個階段對孩子的評判標準和大人肯定是不同的,鼓勵是第一要素,但是也不能每次評選都孩子第一名,評判標準,家長要適度掌控。)

結語:

小啟看來,三年級的確是個分水嶺。分就分在,“要我學”還是“我要學”這個命題,磨蹭的娃,歸根結底,不一定是習慣問題,而是他有沒有主動參與。而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只有順暢溝通,孩子才有學習才會更有效。

三年級這道坎兒,該如何過?

1-6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最後,啟達整理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分享與諸位家長。

【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徵: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法: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法: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法: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撓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徵: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撓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溝通方法: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心理特徵: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法:鼓勵做事情的堅持性,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小學六年級】

心理特徵: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穩定。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法: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關注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逐步為升初中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